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讲解102:男女欲望、饮食都没办法看淡,你连欲界都脱离不了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4-30 12:48 点击 358 次


点击链接同步视频讲解:https://mp.weixin.qq.com/s/8TcNteAl92vb81k4ZW8_8w


楞严经 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43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义贯》151页,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我们为了利益更多的众生,不厌其烦的,再一次的用白话文来解释,也就是希望上、中、下的根器,都能契入楞严大法,得首楞严大定,得究竟解脱。151页,《义贯》2.破计心在身外。经文:【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注释:“稽首”:是九拜中的至敬之礼,为头至地之礼,略同于佛教的顶礼,所以借用以为顶礼之义。但是,事实上,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只有蹲一脚;我们佛教来到中国,都像大臣向皇上的礼拜,以表恭敬。因此,我们中国的顶礼,已经不同于佛陀在世的顶礼,因为佛陀在世只有跪一脚;我们中国跪两脚,所以,不一样。九拜出于《周礼》,兹条释于后:一、稽首——为九拜中最敬之拜;拜的时候头至地,多时方起,多时就是要停留一点时间。所以,顶礼上人或者是自己的恩师,拜下去,稍微停一下下,然后再起来,这个就是一个礼貌;有的人不晓得在赶什么,趴下去马上又站起来,这个就是不懂得顶礼的礼节。(稽就是稽留之义)。要稍微一点点时间;但是,也不要说像小朋友拜下去,咦?睡着了!妈妈:来!小朋友来,拜一下师父!拜下去,睡着了!此为臣拜君之礼。


    二、叫做顿首——为九拜中次重之礼。拜时也是头至地,但是头一触地就起来,所以称为“顿”(顿就是顿时),俗称为叩头者就是这个礼貌、礼节。三、叫做空首——空首就是跪而拜,头只有到手,头不触到地。四、叫做振动——也就是鞠躬加拱手,也就是所谓“打躬作揖”。中国人最多的礼节就是这个,稍微弯个腰,手作个揖,拱手:你好,你好,大家好!就是这样子。五、吉拜——丧礼中,服齐zī衰cuī者(孝服的一种),向宾客礼拜的时候,拜而后稽颡sǎng,稽颡就是(额头到地面),以其拜与顿首相近,所以称为吉拜。六、叫做凶拜——就是丧礼当中,稽颡而后拜,是服三年丧服者之礼。我们现在没有人在实施这个凶拜了,很少了。七、叫做奇拜——单腿跪拜。只有一只脚。


    八、叫做襃拜——“襃”bāo也就是“褒”的其俗字,襃是正字。襃者报也,襃者就是报也,襃拜也就是报拜,向某人报告,报拜就是报告的拜,也就是说再拜,亦是持节而拜。这个“节”就是使臣所持的信物,你看这个电视剧,都是手中持着那个信物:臣启禀大王!所以,看这个连续剧也有好处,才知道古时候人的生活、皇宫或者是礼节,有时候,这个也有好处;要不然,我们真的没看过,皇宫里面到底礼节是什么。所以,也是持节而拜。第九、叫做肃拜——跪而身直立不动,只是举手或者是下手。把手举起来,放下,身体都一直跪在那边。


     “然于室中”:这个“然”,跟燃料的燃一样。燃就是点燃,以前当然没有电灯啦!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义”,就是道理。“明”,就是明白,明确,或者是明显。“将”,就是当。此言,这个道理是很明确的,应当没有甚么可疑惑的了。 “同佛了义”:“了”,就是通达、究竟。“了义”,就是通达究竟的道理。承上句,阿难言:我这个看法,是与佛的了义之说相同的。 “得无妄耶”:“得”,就是能。“妄”,就是错误。能没有错吗?语气就缓和一点。意思就是说:我这样的说法,是不是不错呢?


    154页,义贯:于是“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一“闻如来如是”微妙“法音”,即“悟知我”的“心实”在是“居”住在“身外”的。“所以者何?譬如”一盏“灯光”若其灯为“然于室中,”则“是灯必”定“能先照”亮“室内,”这个就是有灯则亮。次“从其室”之“门,”然“后及”于外面的“庭际”——这就是为什么“一切众生”之所以“不”能“见”自“身中”的腑脏,而“独”能“见身外”事物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心在身外呀!这正“亦如”同“灯光”若“居在室外”,那么光一定“不能照”到“室”内,是一样的道理。“是义”理“必”然是很“明”确的,“将无所”疑“惑”(没有甚么可以疑惑的了。)我这样的见解,应是“同”于“佛”之“了义”之说的——这样说没有错吧?叫做(“得无妄耶?”)


     诠论:在此,阿难首先说他“悟知我心实居身外”。这里他所说的“悟”,当然不是见性的悟,见性的悟是内证,而在这里的悟呢?而只当作“了解”的意思用。这个也是初发心学佛的人,常常容易犯的毛病:“以解作悟”,只是了解了说我悟了,悟了。所以说:我们要了解,这个悟是叫做悟到了诸法本空,契入了无诤的本体,无诤的本体。所以,我们应当要小心行事,为什么呢?一个真正悟道的,从他的行为举止就可以看出,他从来不攻击任何人,也不排挤任何人;不过,知见错误是例外,这个知见错误,会误导无量无边的众生,伤害众生的法身慧命,这个是例外的!


    当他说:“我悟了xx经的那一句话”的时候,事实上他只是“看懂了”那句话文字上的意义。所以此处阿难真正的意思是说:“哦!我了解了!我知道了。”但他这知道,事实上也只是一种“推测”,佛法上称为虚妄分别;为什么叫做虚妄分别?因为不知道凡所有相,当体即空,看到了相,以为是真实的、以为是永恒的,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地方,一切问题,统统出在一个执着。你到路上随便问,说:你叫做什么名字?你是谁?他一定说:我是某某人、我是男众、我是女众!他这个“我”的观念,应该讲:是从无量劫就建立的观念;而佛法能透视这个色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生灭无常;是缘起缘灭,它一定会败坏的!所以,这个叫做虚妄分别。因为这是又一次的虚妄分别,所以称为“转计”。前面是计(虚妄分别)“心在身内”不成,被佛所破。这次便转计“心在身外”。


    读者看经文以及注解的书、或者是科判,看到这里说阿难“转计”,便以为阿难见风转舵,见风驶舵。看到此路不通,便走他路。不是这样的,阿难不是这么差劲的。在此传统的科文虽说“阿难转计”,而其实阿难是“重新推断”,“重新推理”。阿难在此所犯的,只不过是:他依世俗或者是凡夫的思考与推理来看待这件事;因为是依于世俗的思考与推理,来处理这个甚深的问题,为什么讲甚深?因为是超越层次的、超越次第的、超越意识型态的、超越观念的,要见性,统统必须放下语言、文字、观念,放下对立相;没有放下这一些能所,是没有办法契入甚深的如来藏性的。于是就变成了“妄想分别”,或者是“分别计着”。


    凡夫或者是世俗的思考,通常是二分法的:不是对,就是错;不是“是”,就是“非”;尤其是西洋形式逻辑,逻辑学。硬邦邦的,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阿难在此所用的,就是这样的“逻辑推理”:既然不在内,那一定是在外——错不了的!经文里面“将无疑惑”,将无所惑,是不是?就是这个语气。就是运用这个逻辑推理的方式,怪不得阿难一听到佛破斥他的“心在身内说”,马上就说:我一听到如来这样的法音,就“悟”到了我的心其实是在我的身外——原来如此!喔!我懂了。这就是世俗二分法思惟之过。


    不是内就是外,叫做二分法,在佛法中称为“二法”,这个二法也就是依于自心妄想分别,而勉强将世间一切法都弄成是“对立”之法,为什么会弄成对立呢?不能体会空无自性;要体达了诸法体性毕竟不可得,那么,就叫做绝对。所谓对立就是敌对,进入了敌对的状态,很难体会绝对的心灵。世人将世间法判为一组一组的敌对之法,譬如说阴阳、水火、是非、黑白、男女,其实都是一样的,天地,都是一对一对的,等等,并想像他们互相在争斗,乃至唯物辨证的“正反合”等等,都是类似的相生相克、互相斗争、互相并吞的理论。这些种种二法的理论,都是源于众生自心中的“有诤”,为什么有诤?就是定位,定位有一个内,就我;定位有一个外的你、他,那么,一切是非就起来。如果也体会了一切法无我,因为无自性,连我都没有了,诤什么呢?所以,佛陀要我们回归当下,体会自性本空;要不然,就是眼光放远一点,眼光要放远一点。


    为什么诸佛菩萨都劝我们要结善缘呢?为什么?因为一切的成功者,都必须要有善的因缘具足,才能够成就世间或出世间任何的事情。所以,这个结善缘,就显得特别特别的重要!今天结了善缘,明天又结了善缘;这个人结善缘,后天又结了善缘,所到之处都能赞叹你、支持你、安慰你,你的成功的条件统统具足!因此,我们要了解,丛林无诤就是福,学佛的一定要了解,什么叫做恒顺众生?什么叫做随喜功德?恒顺众生,这个“众生”就是烦恼,从理上来讲就是:内心里面的众生——烦恼一直生,不要跟它抗拒,叫做恒顺众生,这个从理上来讲的。因为我们起心动念都会跟本性抗拒,我们起贪嗔痴,本性叫我们不要啊;我们恒顺众生,本性就发展出来。所以,他也不会跟命运争吵;也不会跟内心里面敌对,摆平了所有内心世界,全世界都无诤,全世界就无诤。所以,这个叫做恒顺众生。


    为什么叫做随喜功德?一切的功德,都在我们喜悦的心里面才能够完成。换句话说:你布施要有喜悦的心;你供养三宝要有喜悦的心;你今天听经闻法,也要有喜悦的心。所以,一切功德,要从喜悦的心来完成,这个喜悦的心是怎么来的呢?也是恒顺众生来的,不跟自己内心世界抗拒。清净心起作用,这个就是恒顺众生,也就是随喜功德,这是从理上来说。从事相来讲的话,恒顺众生就是不跟一切众生敌对,其实,摆平内心就是摆平外面,我内心本身无诤,那跟众生诤什么呢?是不是?你要赢就让你赢,我也没有输啊,输赢是一种观念、是一种错觉。所以,真正悟道的人,他才不会跟你争什么、一较长短、辨别是非,或者是争,一较高下,


    底下说:故与诤法相应,因为都源自于众生自心中有诤,所以,跟诤法相应。所以,佛弟子这里要千万不可以发生底下这四种情形,故一好争、二好斗、三好辩,与其能辩,不如能忍。是不是?第四、在一切处争强斗胜,这个都是凡夫自心相的显现:而且在佛门里面,处处都可以看得到,没有体悟如来藏性的众生,他就会好争、好斗、好辩,而且在一切处争强斗胜,这个都是凡夫自心相的显现,以自心中有“争”,所以见外的一切皆有争。


    阿难此时虽已经达到初果,然未证圣果,所以其所思所见,仍依凡夫的思惟方式而来。在第一处征心的时候,阿难之所以计“心在身内”,主要所犯的,是只见表相。在此“第二计”中所犯的,主要就是“二分法推理”之过。在此段论说的末了时,阿难加上了一句“得无妄耶?”就表示已经不敢那么确定,不像第一计中所说的:“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祇’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你看:“祇在我面”的“祇”字;“实居身内”的“实”字:语气多么的坚定、多么的自信!也可能因为前面太自信,却吃了滑铁卢,滑铁卢是比利时的一个小村庄,1815年,法国皇帝叫做拿破仑,他们叫做Napoleon,1815年,在比利时的一个小村庄,因为拿破仑很有自信打败联军;这个联军就是英国、德国还有荷兰,英、德、荷兰三国联军,跟法国的皇帝拿破仑战争,结果拿破仑被打败了!所以,从此以后,只要说:吃了、遭了滑铁卢,就表示太自信而失败,叫做滑铁卢。于是现在就学谦虚一点了,谦虚一点,对大家有好处的。


    有一个居士来,说:哎呀!我们很感谢慧律法师您这样讲《楞严经》!我说:你这样讲是赞叹我了;我现在也要赞叹大家了:也因为讲《楞严经》,所以,给师父再一次的复习一遍,还没有利益大家之前,就先利益到我自己。所以,在这里,我也要感谢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坐在那边很辛苦的听《楞严经》,感谢大家!所以,与其说我成就大家;不如说大家来成就我!为什么?学谦虚一点了!是不是?日子比较好过一点。而附加一句“得无妄耶?”就有请示以及探探口气的味道,也是给自己预留一个台阶。所以,记得!话不能说得太绝;事不能做得太尽,也有的人说:话不能说得太尽;事不能做得太绝,其实,表达的都是一样。意思就是说:我们讲话不能把它讲到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有一个台大的,小时候,看他爸爸娶二个老婆,非常的不满,常常跟他妈妈痛批他的爸爸娶二个老婆;后来,这个台大毕业了,很有成就了,结果娶多少?娶四个,他爸爸的二倍!


    底下是,经文:【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身心相外,这“相外”就是相离的意思。则心所知,身不能觉,因为已经分开来了。158页,“是诸比丘”:这些比丘。“适来”:就是方才。就是刚刚。“循乞抟食”:“循”,就是顺。“循乞”,顺着所行道路之次第而乞,不作拣择。“抟”,也就是团,西域就是印度,以手团食而食,现在也是,用抓的,我是看了影片的,印度我没去过。又称段食。


    经云,一切众生依食而住,而食有四种:一、段食——此为欲界众生食,这个欲界的定义,就是男女还有饮食。换句话说:你的男女的欲望很强;或者是饮食;或者睡眠过重,你连欲界都脱离不了,脱离不了喔!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不要讲到超三界那么遥远的,连这个男女的欲望都没有办法看淡;连这个饮食都没有办法看淡,一天到晚只想享受山珍海味;或者是说到处拈花惹草,我告诉你:修行的第一关,饮食、男女,没有办法看淡泊,就很难超越!不要讲到后面说超三界。为什么?因为这个色界;欲界、色界,它全部都禅定的功夫,禅定的功夫,因为没有佛般若的智慧,所以,没有办法超三界。你看,连外道都要断欲,男女的欲、饮食都看得很淡。所以,你看印度的那些yoga,瑜珈的修行人,他们几乎都没有欲望,而且吃得很少;但是,不是不吃就叫做修行。


    好!我现在告诉你:为什么不是不吃就叫做修行?我现在问你:你晓不晓得阿拉斯加有一种鲑鱼,鲑鱼,你们听过吗?它从小的时候放出去,到了长大的时候,它会回流回来,知道吗?产卵的时候,在原产地吃什么?吃它父母亲的尸体,鲑鱼喔!鲑鱼是吃它父母亲的尸体长大的,养分。出去以后,随着海流漂流出去以后,到成长变成成鱼,完成这条鱼,它要游回原产地去产卵的时候,你知不知道,鲑鱼几个月没有吃东西?猜猜看,鲑鱼几个月没有吃东西?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四个月?猜猜看,以上皆非,错!五个月、六个月、七个月、八个月,没有吃东西?八个月,错!以上皆非,标准答案:九个月没有吃东西,九个月没有吃东西。鲑鱼为了游回去原产地产卵,九个月没有吃东西,一心一意想繁殖后代。


    这个还不是全世界最能够挨饿受冻的;全世界最能够挨饿受冻的是什么呢?叫做蜱,这个念作蜱pí,这种昆虫,第一餐吃饱了,它是吸众生温热的血长大的,它一吃的时候,把身体膨胀到六百倍,六百倍喔!它这一餐吃完了,第一餐吃完了,隔第二餐,最久的,诸位!猜猜看经过多久?猜一下,半年?一年?二年?三年?错!四、五、六?五、六、七、八?错!九、十、十一、十二年?错!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年?错!标准答案:十八年!前面一餐吃完,接下去第二餐,它可以维持十八年不必吃东西!所以,不是不吃东西就可以成佛,若是如此,蜱早就作佛祖了!十八年,你有没有想像到?(未完)


楞严经 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44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所以,不是不吃东西就可以成佛,若是如此,蜱早就作佛祖了!十八年,你有没有想像到?incredible,不可思议!一只昆虫吃前一餐跟后一餐,可以相隔十八年!对不对?等一下我们听经听完了,咕噜咕噜。。。恩!去吃个宵夜!这样就想成佛?(笑)差这一只蜱差太多了!所以,下一餐,你们是十八年以后才吃的,喔!十八年,不敢想像!全世界最能挨饿的就是蜱,蜱有多大呢?蜱像我们一般的小指头的指甲;还不是小指头喔,像我们小指头的指甲,还要小,蜱,在森林里面,在泥土当中,蛰伏在泥土当中,慢慢等。。。等人、牛、羊温血动物,它一下子靠近你,就吸,开始吸你的血,它的身体膨胀六百倍!所以,多看Discovery增长知识,不错!好!诸位看底下,此为欲界众生食,欲界众生将食物分段(用刀切以及用牙齿嚼)而饮啖,所以称为段食。一段一段的食。


    第二、触食——此为鬼神食,诸鬼神触取食物精华之气味,而得饱满,称为触食。接触而饱。第三、叫做思食——色界天人,依“禅思”为食,诸位!这个就是给我们修行人很重要的一个警惕,就是你一个修行人,连基本上的三界的禅的修行,他都要离欲。所以,以禅定,以禅思食而依于第六识者。第四更高,识食——无色界天人入于空定,其寿命依于第八识而住,得以维持不断,所以犹以第八识为食,称为识食;又地狱众生之命,也依其本识(第八识)而得延续不断,所以也是识食。《成唯识论》说:“此四食能持有情身命,令不断坏,故名为食。”所以,人类有饮食才能活。又,《楞严经正脉》云,如来此次入城乞食,为提奖归来的次日之事。 “宿斋”:“宿”,就是止。宿斋就是斋毕。“若汝觉了知见之心”:你能觉了、能知见之心。“身心相外”:“外”,就是分离。身体跟心分开来。“觉在身际,心不能知”:“觉”,就是感觉。“身际”,就是身上。如果感觉发生在身体上,心也不能知,因为身心互相分离故。


    义贯:“佛告阿难:是诸”大“比丘”众,“适来”随“从我”入“室羅筏城”去“循”次第“乞抟食”,然后回“归祇陀林”来用斋,如今“我已宿斋”(斋讫)。“汝”今且“观”这些“比丘,”其中若“一人食时,”其他“诸人”能觉得“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大“比丘”僧,“虽”皆是已证法性,法性就是毕竟空,诸法的共同性就是空,叫做法性。证法性的“阿罗汉”圣人,然每个人的身“躯”与性“命”还是各个“不同,”虽然诸法毕竟空,但是,业感缘起,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躯壳。“云何一人”吃饭,而“能令”其他“众”人皆“饱?佛告阿难:若汝”能“觉了”能“知见之心”确“实”是“在”你的“身外”,如是则变成你的“身”与“心相外”就(相离)了;若身心分离,“自”然互“不相干”;如果你身心互不相干,“则心所”觉“知”者,“身”便“不能”感“觉”到;反之,若感“觉”是发生“在身际”,则“心”也同样“不能”有所了“知”。“身际”就是身上。


    诠论:若说“心在外”,便有一个不可避免的严重结果,那就是:身心就分离了!如果身心是分离的,便有很多混乱的状况发生,例如:(1)心既离开了身体,中间并没有一个连系的媒介,那么身体如果发生甚么状况,心如何能知?(2)若大家的心都在身体外,岂不是分不清彼此了?——到底哪一个是你的心,哪一个是我的呢?因为自他的分际;“分际”就是界限、范围,已经没有一个范围。第(3)若心在外,身体在吃饭,心怎能觉得自己有吃没吃,或者是吃饱了没有?第(4)若心在外,由于自他已经没有分际,因此别人吃饭,我也可能觉得饱了;我吃饭,别人也可能觉得饱——但事实并非如是。由于以上的推论、推理,以及“心在身外”这个命题造成与事实相违的种种混乱现象,是故可以知道“心在身外”这个命题是不能成立的。


    经文:【“我今示汝兜罗棉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佛手一举起来,阿难眼见,心就分别了,表示身心是不二,不可以分开,马上验证了,心、身是没有分离的,心绝对没有在身外的。


    注释:“兜罗棉手”:佛三十二相之一。“兜罗棉”,义为细香棉。西域有这种棉,非常的柔软,色白如霜。佛的手柔软有如兜罗棉。柔软心就感得柔软手,所以,我们要慈悲、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众生,柔软心一定感得柔软的果报。诸位!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在经典这样写的,说极乐世界脚一踏下去的时候,雨天曼陀罗华,这个花掉下来,我们的脚一踩下去的时候,下陷四寸,比我们的地毯更柔软;看来是黄金,脚踩下去都是柔软的。极乐世界怎么样能够感得呢?就是柔软心,就是对人一定要慈悲,这个不是对方要求我们,而是我们一定要要求自己,严格的慈悲心对待众生。慈悲是诸佛之母;般若是诸佛之母,慈悲跟智慧是诸佛之母。因此,真正修行人,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因此,我们要念佛,要修正自己的身口意,柔软语、慈悲心、平等心。


    底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分别”,在此当了别、了知之义。此言,当你用眼睛看我的手的时候,你的心能了知吗?“如是,世尊”:是这样没有错的;也就是说,我用眼睛看世尊的手的时候,心中就能了知那是世尊的手。“若相知者,云何在外”:如果心与眼相知,怎么还能说心是在身体外边?


    义贯:“我今示汝”我的“兜罗棉手”,此时,“汝”以“眼见”我的手“时”,你的“心”能“分别”了知这是如来的手“不?阿难答言:如是,”不错,“世尊,”当我以眼见世尊的手时,心即能了知那是世尊的手。“佛告阿难:若”心与眼互“相”能“知”觉对方的活动或者是状况“者,云何”尚能说心是“在”身之“外?是故应知,汝”所“言”能“觉了”且“能知之心”是“住在身外”,这个立论“无有是处”,不得成立。


    诠论:世尊破除阿难的大前提“心在身外”,主要的论点为:心在身外就是“身心分离”,再由“身心分离”这个小前提推出两个分论:一、身心互不相知(身心互不相干);二、自他混乱。在前面一段,世尊先破“自他混乱”这个分论,用的举证是“一人食,不令众饱”,由此可知自他的分际并无混乱,因此可以证明:心并非在身外。在次一段中,世尊才破第一个分论“身心互不相知”,所用的举证为“眼见手时,心即能了知”,故知“身心互不相知”是错的,因此,“心在身外”的立论也是错的。


    3.破计心潜在根里。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瑠璃椀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注释:“我今思惟,知在一处”:“思惟”,就是如来常说的“善思念之”,或者是正思惟,为依正理而思惟,非依自心、或者是凡情凡见之妄想分别。然阿难在此所说的思惟,其实都是依照凡俗的逻辑推理,也就是第六意识的妄想分别,转第六意识,就会变成妙观察智。 所以,智跟识虽是不二;但是,迷了,就是第六意识的妄想分别;悟了,就是妙观察智。所以,空就是转化心灵的妙药,体悟了绝对的空性,就是彻底的解脱的圣者,就不再有妄想,不再有颠倒,不再有执着,也不再攀缘附会,并非真正离于六识心的正思惟。佛在经中说,以依正思惟,方有正念正智。是故若依不正思惟,则知见就不正。


    “知在一处”,知心在某一处。阿难此知即非正知,“不正知”在唯识百法中,是二十随烦恼的一种。又,阿难在此还用了一个小技巧:悬疑——如来问他,再说出他所推论的新的心之所在。“思忖”:忖度,“忖”,就是忖度,推测的意思。“犹如有人取瑠璃椀合其两眼”:“瑠璃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眼镜。“合”,就是覆合,也就是戴在两眼上的眼镜。 “彼根随见,随即分别”:“随”,就是马上。“根”,就是眼根。也就是说,虽戴了眼镜,但是眼根还是照样,马上看到东西,马上就能分别了知其为某物。“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内”,就是内脏。谓我的心之所以不能见到我的内脏,那是因为它并不是在内脏当中,而是藏在比较外边的眼根里。所以,因为眼根跟内脏还有一点距离,所以,看不到内脏,他是这个意思。因为是在比较外边一点,当然就看不到里边的五脏六腑了。 “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而我的心之所以又能很清楚地看到外边的景象,没有任何的障碍,那是因为它是潜藏在眼根里边;阿难之意也就是说,此心有如在眼根门口边,背内面向外,所以只能见外不能见内。


    义贯:“阿难白佛言:世尊,”正“如佛”先前“所言:”以心“不”能自“见”身“内”五脏“故”,故知心“不居”在“身内”;又由于“身”与“心”确实是“相知”而且“不相”分“离故”,而证心“不在身外;”这么说来,“我今思惟”推断,“知”道心确实“在”某“一处。佛言:”那个“处”所现“今何在?阿难言:此”能“了”能“知”之“心,既”然“不”能“知”见“内”身五脏六腑,“而”却“能见外”境,“如我思忖”推论所得,一定是“潜伏”在眼“根里。”边,这正“犹如有人取瑠璃椀”就是(眼镜),覆“合”在“其两眼”上一样,“虽”然“有”一“物合”在眼上,“而”却“不”会于视觉有所“留碍:”也就是说,“彼”眼“根”照样“随”时看“见”任何一件东西,“随即”(马上)能“分别”了知那是甚么东西。“然”而“我”能“觉了能知”见“之心”,之所以“不”能“见内者,为”藏“在”眼“根”里边,而非在身体内部“故”;反之,我之所以能“分明瞩”视“外”境,而“无障碍者,”也是由于心“潜”在“根内”之“故”。


    诠论:此第三计心潜藏在眼根里边,其实就是“心在两间”(或者是中间)的变体。因为前面第一处计“心在身内”被破,于是推论:非在内,应是在外,而成了第二计。接着第二计又被破,又再推论:既不在内、又不在外,那应该是在中间了。而阿难很聪明;我看世界上很难找到像阿难这么聪明的,那么会辩的,只有他,找七个地方;我们找二个,大概就说不下去了,他可以找到七个,也就是全世界众生要找的,阿难都找到、找过了,就是找不到!你怎么找,不可能超过阿难,没办法的!这个世界级的聪明人,就是阿难!而阿难很聪明,他还把这个中间给“定位”下来了,还挺聪明的!给它一个确定的位置:潜在根里,否则如来如果问说:你所说的中间到底在哪里?如果答不出来,或说不一定,那佛一定会说:“既然没有一个确定的处所,等于没有,因此你所说的心在两间不能成立。”为了避免此后果,因此非找个确定可以指陈的处所不可,否则这个立论马上就会遭到被破的命运。在此,阿难说“如带眼镜”,以比喻心潜藏在眼根里面,就好像眼睛躲在眼镜后边一样:虽然躲在后边,但是对外物照样看得清清楚楚。这个比喻为以眼比喻作心,而以眼镜比喻作眼。其论证方法仍是以比“喻”为基础。


    经文:【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瑠璃。彼人当以瑠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瑠璃否?”“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瑠璃笼眼,实见瑠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瑠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瑠璃合’?”】


    注释:“犹如瑠璃”:就是犹如人带瑠璃椀,就像有人戴(眼镜)。“彼人当以瑠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瑠璃否?”:“笼”,就是罩。此言,当那个人把眼镜罩在他的眼睛上,然后当他向远处看见山河的时候,在近处能看到他这一副眼镜吗?远能看山河,近是不是也能看到眼镜呢?所以,佛陀就他的比喻来破。“汝心若同瑠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合”,就是合眼。照你的譬喻,你的心如果好像有人以瑠璃合眼(汝心即藏在眼根后——如那个人的眼藏在眼镜后边一样;你说:虽然眼睛藏在镜片后边,但还是看得清清楚楚。)当此人于远处见山河时,近处何不能自见他自己的眼?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境”就是外的意思。如果你的心看到你自己的眼,眼就变成跟外境一样了。“若见眼者”,也就是退一步说,姑且承认那个人真能自见其眼。“境”,就是外境。“成随”,“成”是成就;“随”也就是上边所说的“随见随即分别”之事。此言,如果那个人真的能自见其眼,则他的眼睛便变成了外境,因为外境是“被看到的东西”(“所见”),眼睛变成被看到了。所见的外物、外境应当是无情物,而人的眼睛应是“能见者”,而非“所见物”,然而“能见者”应是有情,非无情物。如果眼睛变成了“被看到的”所见之物,则成了无情之外境,眼睛既成为外境,便不应再有能见之功,因此便不再能成就“随见随即能分别”了知的功能。


    义贯:(这个文字都很简单,我们在文言文,这《讲义》里面都讲过了,所以,浏览一下就行。)“佛告阿难:如汝所言,”你的心“潜”藏在“根内”所根据的道理“者,”为“犹如”有人戴“瑠璃”椀一般。那么我问你,“彼人当以瑠璃”椀“笼”罩在他的“眼”上,次“当”他远“见山河”之时,近者能“见”他眼睛面前的“瑠璃”眼镜“否?”阿难回答:“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瑠璃笼”其“眼”之时,确“实”近者能“见”其眼睛前边的“瑠璃”眼镜。“佛告阿难:汝心若”如“同瑠璃合”眼“者,当”你远“见山河”之时,于近处“何不”能自“见”你自己的“眼?”退一步说,姑且承认你真能自见己眼(这当然是与事实不符的),如果“若”你真能自“见”己“眼者,”你的“眼”根“即同”外“境”之无情物,由能见者变成所见者,而失去能见的功能,因此也就是“不得成”就“随”见随即能分别了知之事(——然而事实上,你的眼睛确实一直都能随见随即分别了知一切外境,因此逆而言之,你的眼睛并没有变成“所见”的;因你的眼睛没有变成所见的,所以它并没有被看到;);因此你“若不能”自“见”己眼,“云何”能“说言此”觉“了”能“知”之“心”为“潜”藏“在”眼“根内,”犹“如”有人以“瑠璃”眼镜“合”眼一般?


    诠论:戴眼镜的人确实能看到自己的眼镜,所以世尊破斥的方法,图示如下:这成观法师还很可爱,还画了一个图,第一个用比喻的,由左边看到右边来,眼睛戴眼镜,会看到外边的山河大地,对不对?这个是一般都能接受的。佛就破斥他,你的眼睛戴着眼镜,看了山河大地,阿难说:如同心潜藏在眼根里面;诸位看底下,然后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佛陀就问了,心潜藏在眼根后面,心这样看过去,一定会同时看到眼睛,还有看到山河大地嘛!上面那个比喻,眼睛看出去,就一定会看到眼镜,还有山河大地,二个都看到;用法来比喻,心如果潜藏在眼根里面,那么,心看出去,一定会同时看到眼睛,还有看到山河大地。


    所以,这个成观法师还很可爱,还画一个图,就更好解释了!既然眼睛躲在眼镜后面,既然眼躲在眼镜后,能见眼镜与山河;同样的,心若躲在眼根里边,也应当能见山河并见自己的眼睛——但事实不然,人不能自见其眼,故所用的譬喻不能支持、证明所立之前提;也就是,“如人戴眼镜”的譬喻,不能用来证明“心潜在根里”,因为比喻本身的推论,与立论(所立之宗)不一致,这称为“法喻不齐”(“不齐”就是不一致),以不齐,所以喻不能与“法合”。


     172页,第二行,又,因明的论证之学中,有一点与西洋的形式逻辑极不相同,习因明者,习因明就是学习因明。必须注意,此即:西洋的逻辑将事情的推理分为两种“可能性”:一、事实上的可能性(Possibility),也就是经验上,这个推论在现在、过去、未来,都有存在的可能,这个推论称为Possibility。可能的。第二、纯理论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纯粹是在公式上的推演中达成,完全可以不必顾及经验或事实上能否实现的问题,只要在公式上或形式上的推演过程无误,不管所推论出来的结果是甚么,即使再怎么荒谬可笑,只要推演无误,便被认为是可以成立的。近代西洋学术中的逻辑推论,多属于第二种。纯粹论的可能性。


    反之,佛法的因明学,不仅在理论的形式十分严谨,若于论辩稍有违犯,便会落败;除了形式上的推论外,佛法因明学还兼顾事实或者是经验上的可能性,乃至价值哲学(伦理哲学、道德哲学、美学哲学、知识哲学等等)就是伦理、道德、美学、知识等,这些价值哲学上的正与误,都必须考虑到,如果有违背世间、社会、伦理、风俗的言论,便不能成为立论之佐证就是(因),或者是譬喻,否则即成落败,其所立之宗即不得成立。“宗”就是宗旨,所谓“因”就是证据,依靠什么而立出来的,叫做因。“宗”就是宗旨,你这一次的重点要谈论什么?谈论心在内;或者心在外;或者心潜藏在眼根,这个宗是什么。


    底下,(拙意以为,佛法的因明学,较之西洋的论理学就是(逻辑),似乎较“人性化”,较能涵容人类的全体经验。而西洋的论理学,则似乎颇为生硬、偏狭:因为西洋的论理学,可以理论上是一回事,而事实上又是另外一回事。而佛法因明学则理论与各种事实必须兼顾,此似乎比较圆满。)


    世尊在第二部分的驳斥当中,用了一个技巧:就是“让步”,也就是退一步说,也就是姑且承认对方所作某种论证成立,中文称为“纵”。话虽说是让步,其实刚好相反,这正好是“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策略。表面上看像是让步,其实是在让步当中将对方可能反驳或者是改口(所谓“转计”)的机会,全部先提出来加以驳斥,所以是将对方所有逃生的路全部封死,所以是“很绝”、很彻底、一网打尽、“先发制人”的一招。世尊在往后的论证当中,这个策略用得很多,所以很精彩。也就是说:世尊先把所有的狡辩的通路全部封死,让你没有办法狡辩。这里所说的“让步”,是指世尊说:如果我们姑且承认说你能自见其眼(乃至以防止你强辩说:我是能看到自己的眼睛!)这一节而说的。于是世尊在退此一步以后,(未完)





(文章转自  梵音视频  2019-06-16)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讲解102:男女欲望、饮食都没办法看淡,你连欲界都脱离不了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