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讲解45: 你有所悟加持力道就大;若不悟也会感应但是力道小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2-09 23:02 点击 790 次


https://mp.weixin.qq.com/s/Rtx7jYq93Uv5UfY0MuoedQ

(点击链接视频同步讲解)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怎么样能够顿入呢?怎么样能够顿悟呢?只要几个字:坚持放下,这个人就立刻入如来地!坚持放下,就是顿入。怎么样能够顿证呢?坚持无所住,就顿入如来的境界。简单讲:你以前发生什么事情,愉快不愉快,恩恩怨怨一扫而光,统统放下,就立刻顿入,立刻顿悟、顿证。但是,是真正的放下,不是嘴巴说一说,安慰自己,真的放下,烦恼就不再起来,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的东西。放下几天,再过几天、一个礼拜,烦恼又起来,那个是暂时性的,不叫做顿入,还没入,在门外。


    顿入、顿悟此不思议之本体。为什么讲本体?体就是不生不灭,究竟如虚空,本不可得。在这个体,有很重要一个:无自性和自性,这个要很注意听!我们常常讲: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又常讲:如来藏性有其自性,这到底是有自性还是无自性呢?这个在这里要厘清的非常清楚!所谓缘起无自性,是站在缘起的角度追求、分析,求其本体不可得,是站在这个角度叫做无自性,站在万法不可得的角度,叫无自性。可是站在存在的智慧心,是有其自性;如来藏性有其自性,就是作得了主,有时候用这个名词。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有其自性,是说我们的清争自性自己作得了主,可以在生命当中,自己情绪控制得住。但是,问题就来了,它是一颗智慧的心,智慧的心遍导不着,要用就清清楚楚!所以,说有其自性,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一种超越的般若的智慧,但是这种智慧,它无形相,看不到、摸不到、闻不到、嗅不到。可是不离看、不离嗅、不离闻,要用就用得出来;但是要拿,拿不出来。把全身都解剖拿不出般若智慧来!所以,当我们讲缘起无自性的时候,是站在相上说;也可以站在本体上说,是破除你对自性见。


    譬如:体无自性;相无自性;因无自性;缘无自性;事无自性;理无自性。这个在在处处都告诉你:体、相、用、因、缘、果、事跟理,任何一种法都不可以着,万法总着不得,是站在这个角度。如果是站在万法有其自性,是说它确实有缘起,这就是花嘛!有其自性,它可以支持一阵子,姑且说它有其自性。如果以人的最究竟的佛性来讲,佛性说无自性,是站在佛性不可得,智慧心,遍寻、觅心了不可得。说有其自性,是说存在这个智慧,要用他就有,即他作得了主。所以,有时候一下子讲空无自性,有时候讲自性,这个摸不着门!有的人学佛学了一阵子,有其自性、无自性统统摸不着门,就是看不懂,不知道佛意是什么。师父现在告诉你深奥的关键:讲无自性,是在彻底的破除;讲有其自性,二个角度。有自性,是站在相上,是短暂、它存在的,方便说它有自性。站在体、站在智慧来讲,它是有智慧心可以起作用,存在,但是看不到、摸不到,要用就清清楚楚,这一颗般若的智慧心,所以叫有自性。


    师父怎么懂这么多?要不然,哪堪叫做最上乘?要了解佛的用心良苦。所以,列于密教部就是这样子。要顿主、要顿证,大家要显说、要密咒,都不能离开此不思议之本体。此即本经由禅入密之处。(3)外禅内密——亦即外修首楞严定,内持心咒,如是即是禅密一体,禅就是密,密就是禅,持咒就是本体的显现,咒就是用。什么叫密?就是佛语嘛!什么叫律?就是佛身。什么叫禅?就是佛心。统统跟佛有关系。外禅内密,也就是外修首楞严定,内持心咒,如是即是禅密一体。因此可知,本经之法门,殊胜无比。又,以本经之教法而言,可说是:[非禅不得密,非密不证禅]。非禅不得密就是靠自力,靠自己的力量顿悟。非密不证禅,没有靠佛力,没办法证到究竟,就是佛一定要加持你才有办法,十方诸佛一定要加持我们。所以,非禅不得密,非密不得禅,第一段,这个就靠自力了。非禅不得密就是说:如果你不能了解佛的心,就是没有明心见性,你念密咒力量不大,你加持别人也没力量。为什么大彻大悟的人,加持一下就那么感应?你在那边念了老半天,都没什么动静呢?就是没悟。为什么大悟的人加持力大?因为一即一切,宇宙就这一颗心,这一颗心就全力集中在开悟人的身上。


    所以我在木屋也发生一件事情,一个弟弟的老公带他去扫墓,扫墓以后,哇,回来晚上睡觉就大吼大叫,一直叫惊吓不已。刚好来木屋,他奶奶、爷爷就说,麻烦师父!告诉弟弟,你叫大师父给你加持啊!好,我给你加持,我一加持,整个手都凉的,就知道,哎呀,这个频率不一样!确实有卡到阴了。人家去扫墓,那到处是死人,带一个五、六岁的小朋友去,我认为不适合,就卡到阴了,晚上睡觉啊大吼大叫,他爷爷奶奶就叫来,叫大师父给加持。好,来来来,这个简单啦,简单摩个顶,念个咒,大悲咒水拿去喝,一次回去就OK了!你们不要介绍别人来喔,听到这里就好,我不是收惊的师父,是碰到那个因缘,顺手这样加持。就告诉你:修行就在这个地方。你有所悟,力道就大,加持力就大;如果不悟,也会感应,但是力道小!


    非禅不得密,非密不证禅。密当然是靠佛的念力来加持我们,所以,我们要持咒也难以证到究竟的禅的佛心。因为若光修密,而毫不习禅,意思就是:如果你光持咒,而且不知道什么叫做明心见性,也不知道佛的那颗心是什么,则于无上理,无从信解、悟入,没有办法悟入。如是迳修三密,则不知所云,就是身语意,因为你显教不通啊,哪来的密呢?以前有个徒弟出去四处去参,我这个人很有雅量,好好去参,出去前我告诉你,参到你不能再参,参到你发现:你就是上师,上师就是你,原处就是佛!你就找到了,不用找。现在还在找表示你没开悟。拼命找没有关系,希望找一个大善知识没错,但大善知识对无明的众生没辙,重点还是要开启自己的悟性。所以,要遍寻大善知识,说实在话,你的心性自己就是善知识,要把它开发出来,开展出来。


    如是即修三密者不知所云,即使遍学、遍修种种密法,也不知在修什么,这个确实如此。不听经、不闻法,念佛、持咒,不知所云。所以师父劝你,信、解、行、证,是少一样都不行,不能说只光念佛、诵一部经就可以解决,没办法的!经教要通,心经要明,念佛才能念出味道来,不可以盲修瞎练。因为无信、无解、无悟,无信、无解就是经教不通,他就没有信心。无悟就是心性不明,就无悟。


    现在的人碰到的是邪师就是这样,经教不通,心性不明,乱说法义,坏佛正法,而且也都是披比丘衣。上台讲经说法,有时候不一定在做功德。看你怎么讲,你是引导众生入佛的知见,那你功德无量;如果你引导众生入于无明坑道,或者自己的知见,把佛摆在一边,叫大家信你,而你本身也没有佛的知见,雕塑自己就是无上师,比佛更佛大!叫大家信你,不要信佛语,你罪过无量,下十八层地狱,求出无期!所以讲经说法,你是要把众生引导到解脱的路线?还是束缚的路线?还是堕入坑洞,继续六道轮回?这个就看讲经说法的人了!讲的好令众生起信、解、悟,那么你功德无量!摧毁了众生的信心,无解、不悟,罪过无量!


    则所修何事?所谓[悟而后修,不悟复何修?],就是先悟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而后所修皆是性,皆是不生不灭的体。不悟复何修?悟就是重点,你没抓到重点,怎么修呢?所以,太多人念佛念得没有味道,诵经诵了十年,没味道,为什么?没悟嘛!念不出那一种禅味、佛味!大悟以后不一样,为什么?就在本处嘛!不悟复何修?你不开悟,怎么能够修呢?而欲悟,则须先信解。因此古德说修密须先有十年的显教基础者,以此,就是如此。


    其次,[非密不证禅],如果没有密咒、佛力的加持、靠佛力,想要证得究竟禅,也没有办法。以无上禅乃如来不可思议的[秘语秘意]境界,故非言思可得。言是讨论,思是想。不是你用拼命讨论能够获得,要亲悟那种境界。是故不能以[思议法]而求于[不思议法],因为思议法是生灭心,所有教育,从小学到博士,统统叫做思议法。因此,把佛法拿来作学术的研究,只能造就几个学者,不能成就祖师,因为是统统把佛法拿来讨论,当作学问来研讨,不能解脱生死,那个叫做学问、学者。要进入不思议法,必须要大悟的禅师,就入于不思议法。像六祖,众所皆知,是金刚不坏,我们以他为榜样。


    是故不能以[思议法]生灭心,而求于[不思议法],这个是不可思议的涅槃妙心,讨论不来、理解不来,因为它不是用理解来的,它是悟入的。须得迳以,必须以直接[不思议法]而证入[不思议法]。就是以不生不灭的因,才能证入不生不灭的果。所以,悟必须要顿,直接单刀契入,悟则刹那间,迷则尘点劫。是故,于禅得悟之后,即顿舍一切凡夫言说思议之法,而迳以如来所开示之不思议之[三密]法门为所依,以此而顿入如来三密不思议、万德庄严之境。


    其次,于经教中,像本经这样圆摄禅净密律、显密性相诸法者,实不多见,其中以《华严经》最为明显,《华严经》我们用国语讲了四十卷,还没有整理出来,将来要整理出来流通。不过《华严经》虽圆摄显密性相诸法,但较偏于理。《华严经》有十玄门嘛!至于本经,则不但圆摄显密一切诸法,且理事均等。所以,这本《楞严经》是无上大法,听了一次《楞严经》,等同一部小部的大藏经,等于看过一遍大藏经一样。


    又,本经圆摄显密性相诸法,含有两层深义(即所谓[如来密义]):一、成就众生之具足信、决定信——何谓[具足信]?即具足信受如来所说一切显密性相诸法,等心修学。具足信用现在的语言叫做全盘接收,没有疑问!佛是一个大圣人,讲的法我们就绝对的信赖!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连信都信不来,那后面修行免谈,对佛没信心,你会解如来意吗?会行吗?会证吗?那不可能啊!这[等心]就是平等,没有分别,也不会说我弘扬显教,攻击密宗;我弘扬密宗,攻击显教。我讲性空,攻击唯识相宗;弘扬唯识,批评性宗。叫做等心修学。所以一个修学佛道的人,八大宗派都不能离开佛的心,不应当互相攻击,不要斗的你死我活,这个不是佛陀的作为,不是佛陀所教导弟子应该这样如此做的。我们修我们的,然后尊重其它的宗派,这个是最基本的涵养。对其它的宗派,我们可以说我们不能理解,不敢下断言,不敢批评。念我们的佛;参我们的禅;修我们的密,对其它的宗派一律尊重。


    不以自妄想心而妄生分别、计著。这个是重点,这是一种修养。现在有的人赞叹净土,赞叹到贬低了其他的七大宗派,我认为这个不应该。我们讲堂从头到尾都是坚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自始至终,这个宗旨没有改变!但是我们对于其它的宗派,喇嘛、上师都尊重,哪个上师、大法师、比丘、比丘尼、护法居士,你修什么法,师父都赞叹,因为都是佛弟子嘛!曹植的七步诗要背一背: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八大宗派都不能离开佛的心,为什么要互相攻击呢?自己显现自己没有修养。所以,明天有仁波切来,我们也欢迎!


    何谓[决定信]?即决定谛信一切佛语:佛语谛实,实实在在,决定不虚。不是象世间人撒谎,佛语决定不虚!不为一切凡外邪小所动。凡夫、外道、邪见,或者小乘所动。行者以得[具足信]及[决定信]故,满足信根,速入菩萨正位,而得十信满心,于佛法中住。所以,修学佛道贵在具足信、决定信,没有任何的疑问,就是信佛!


    二、速断法执——以如法、等心修行一切法故,于诸法门,远离妄想分别、爱憎取舍。了解佛法其实是不二法门,没有取舍。禅到最究竟,心净就国土净;净土念到最后就是禅;禅修到最后就心净,它是不二的东西。


    远离妄想分别、爱憎取舍,于初发心时,即顿断法执、法爱。法执是什么意思?对自己所拥有的修持觉得很殊胜,叫做法执。自己修的法门爱取不舍,同时贬低别人,有法执、有法爱,就会排斥别人,对法上的执着,对法上的爱。法执断故,我见、我慢、我执亦断。因为没有自己的知见,站在尊重、平等的角度,都应该包容。哪怕哪一个人知见、看法跟我们一样、不一样,我们都包容、宽恕。所以,徒弟如果意见跟师父不一样,我都会告诉自己:你有权利看法跟师父不一样,我尊重你,因为我解脱。


    所以我见、我慢、我执亦断,我执断、法执,二执都断,顿了本具清净法体(所谓[不历僧祇获法身]),顿与如来萨婆若一切智海相应,萨婆若海翻译中文叫做一切种智,[萨婆若]就是一切智海,它这个重复。相应,翻译成中文叫做一切种智。堪修无量无上不可思议大行,所以,在座诸位都是大根器,坐在这里不走的,都不得了了!我以前上课时候说:我上第一个礼拜,会一、二、三楼;上一个月以后会剩下一楼;上二个月后会剩下一半。结果刚好相反,从第一堂课,一、二、三楼都满;到今天上了三个月,还是满!可见诸位功力不得了!有这种听经闻法的功夫不得了!成缠烂缠,打死不退转,这种功夫一定成佛!一个法师讲经说法,要保持长年累月这样三百多个人听经闻法,这种场面非常非常困难!实在难能可贵,师父赞叹诸位!


    顿与如来萨婆若海相应,堪修无量无上不可思议大行,入普贤行,我们说大行普贤菩萨嘛!是故当知,此法门者,即是熏习,熏习如来藏性。长养,长养清净圣胎。成熟,成熟一切种智。这个熏习、长养、成熟都站在不同的角度讲的。成就[菩萨种性]、[如来种性],令佛种不断。是为[如来真实义]也。何以故?为什么一切法皆为一佛乘故,一切法究竟空,就是一佛乘。非若二,没有二、二乘;若三、没有三乘,何况若五,哪来的五乘。没有的!统统没有。是皆化城,化城就是不究竟,只是方便让你了解一下,方便说。小乘断见思惑,世尊说:那就是化城,暂时停留在一个阶段。而非宝所,而非如来宝所。这个不是如来的究竟处。所以一切法皆为一佛乘,就是见一切相都是毕竟空,清净自性自然显现,不落入是非善恶。世间的是非长短,统统放下,一佛乘,清净自性就显现,这个就是涅槃妙心。非若二,二乘,二乘是指大乘跟小乘;若三,三乘,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小乘就是声闻乘;中乘就是缘觉乘;大乘就是菩萨乘。如果是讲五乘就再加一个人乘和天乘。这些统统是化城,就是不究竟,只是方便说。不象首楞严一下子就悟入明心见性、如来藏性,这个直接就取得如来宝所。因此诸位福报就大了。(未完)






(文章转自微信 梵音极乐  2019-04-26)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讲解45: 你有所悟加持力道就大;若不悟也会感应但是力道小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