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佛缘人生
佛学心语
龙泉学堂 |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33天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6-27 13:55 点击 713 次


第5讲 
心法的道义-2  


二.心法的通义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百个法,过去有一个偈颂,“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这四句把它概括了,“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下面的注解,心法者总有六义,那我们那个投影仪上面,不是法的通义,是心法的通义,还是掉了一个字,上面还要加一个字,“心法通义”。心法的通义。就是五位百法么,那第一位就是心法,五种种类第一心法,那么心法从它的通义来讲,它有六个通义,从它别义上面来讲,那么就八识。通义也就是说什么叫心法?第二个就是什么叫心所法?第三个什么叫色法?什么叫心不相应行法?什么叫无为法?通义就是共通的,共通八识的,那么它是怎么定义呢,有六种。


       1.集起名心
     “心法者,总有六义:一、集起名心,”窥基大师的注解,“唯属第八”,那么如果从集起义来说,那么唯属第八,只有属于第八识,那么也就是第八识,可以称为集起义,那什么叫集起?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也就是我们,种种现行的出现,都是有种子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种子,那么它就没有现行;也就是说我们看的种种的相,都是跟我们内在有种子有关系的,有种子它才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才能够有果实。那么在部派佛教的时候,它所谈到的是说我们人身语意造了种种的业,它这个业都能够结合起来,最后感果,到我们大乘佛教唯识宗的说法,就是这个业它就会变成种子,所以叫业种,业的种子,就成了种子。它这样的话就是说,更加确切,更加好理解,部派佛教它只谈六识,大乘佛教唯识宗谈八识,其中就谈到种子、现行,这业,我们造了种种业,业它过去的就成为种子,就成了业种,那这个种子以后再感果,它种子实际上面也是因,起了现行实际上就是果,所以“此义为说第八心王阿赖耶识,其他心法没有这种功能”,“若就现行集起,则通其余诸识”,那么如果从现行集起,前面是种子集起,“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那从现行集起,那么通其余的诸识,就其他的识也可以这么,“名为集起”,那也就是其它识的现行的这些特点,现行的这些状态也都是有种子,和种子也是有关的,那么这是第一义。

      2.属前七转识
     那第二义呢,“集起名心,属前七转识”,前面七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那么能熏是指的是前七识,所熏指的是第八识,积集这个是能集起,能集起属于前七识,所积集属于第八阿赖耶识,“诸法种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第八识被前七识所熏,前七识能够熏第八识,第八识翻译成我们汉语叫“藏识”,也叫含藏识,就是它像一个仓库一样,前面七识造了种种的业,构成了种子,都全部保留在第八阿赖耶识当中,所以前面七识就变成能熏,前面七识就变成能积集了,第八阿赖耶识就变成所熏,第八阿赖耶识就变成所积集了,故集起属前面七个种子的现行,“共集熏起种故”,“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那么,第二义主要是从能熏、能集这么来讲的,所以积集义也是我们这个心的一个涵义,就是它的通义。
 




(文章转自龙泉学堂 2018-06-09)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龙泉学堂 |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33天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