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佛缘人生
佛学心语
龙泉学堂 |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29天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6-23 06:01 点击 658 次


第4讲
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7


五.问有五种问


    所以,此设疑问,意在欲人了悟。我们这个白板上面,欲人了悟,知一切法,本自无我。知道一切法,本来就是没有我,以问有五种。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那世亲菩萨,自己提问,下面自己回答,问有五种问:


    第一种问——利乐有情问,菩萨知一切法无我,而众生不知,为欲利乐,故问于佛,使其了悟革凡成圣也。那么也就是古往今来的菩萨、大德、还有佛陀,下面的很多的大菩萨,他们问问题都是为了要利益众生,所谓利益众生就是他替众生来问问题,那这问题呢,凡人他问不出来,所以他需要要有人出来代表来问。那我们现在这个时候,一般人都没有这种兴趣、也没这种耐心,说我问一个问题,要替一切众生来问,对不对?我们要问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是从自己来考虑,自己有什么疑惑、想不通的、想不开的、想不明白,我们去问哪位法师,他不会说我问的问题是为大家问,就如我们要求世界和平、人民安乐,他做的事情是为了大家,问的问题也是为了大家,这个出发点就是不同。


    第二种问——不解问,谓自己于一切事理不明,而问于人也,那么自己对这些事理不明白,向人家请教。那实际上面我们不明的问题太多了,不明的事理太多太多,多到什么程度?多到我们不知道要问什么问题,就是会有这么严重,就是认不清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他就提不出我们真正有什么问题,因为自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就由如我们这个电脑上面有病毒,当然知道这有病毒,但不知道什么毒,搞不清楚,就这个道理。


    第三种问——愚痴问,谓于愚暗痴迷于理事不分,而问于人也,理跟事不分,就糊里糊涂,到底我们是理不明还是事不明?也有理不明的,也有事不明的,会做事的人大部分理不明,会说理的人大部分事不明,这是普遍的,因为它就是偏理跟偏事。所以这种华严宗它就事理圆满、事事圆满,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理好说,这个事就难做,理我们可以讲,我们要盖一个楼应该怎么盖怎么盖?盖成什么模样?它有什么功能?你真正去盖一个楼就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有地、要有人设计、要有材料、要有很多的工人去做,等等……那复杂得很。你写一幅字也好,画一幅画也好,你说这个应该要写成什么程度,但是可能我们一辈子都做不到,你字写不了那么好,你画也画不了那么好。所以我们学佛法也是如此,不能认为说我们听了某某法师说了法以后,我们自己就有,没有那回事,你也一样没有,就如你听了一个书法老师给你讲说这个字,王羲之的字,谁的字,写得有多好,那你有吗?你写得出来吗?不可能,你一辈子做不到。


    这个也就是真正我们自己要证到了,这个法才是我们真正的成就!如果没有证到,我们听到最多只是种善根。


    我们内心有这个印象了,说这个法好、这个字好、这个画好、这个东西好,它不断熏习,然后不断对这个东西有希求,不断有这个鉴别的能力,不断知道我们这个生命的层次感在什么地方?他只能是慢慢慢慢去进步了,而不是说你一下子或者说你很短的时间就能够达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好多人就觉得自己为什么没有成就啊、没有大成就啊,这是一个原因。


    那总觉得我们自己去磕个几个大头,念个几遍咒就大彻大悟,真正哪个人敢讲说自己大彻大悟?哪个人敢出来说我们自己大彻大悟了?那个肯定不敢讲、不敢讲这个话,我们汉传的也好、藏传的也好,哪一个人敢讲?他越是成就的人,他越是虚心,自己不懂啊,越是讲大话的人越是怎么样都是不切合实际的讲,都是对“无我”不通达的一个表现,总是要追逐外在的成就,没有认识到说真正意义上内心的成就,内心上面的成就,就是要把种种的问题去掉。


    第四种问——试验问,谓以己所知问于他人,以验他知不知也?这个我们常常会犯的毛病,我们就喜欢去考别人,问问看你懂不懂,那这个就很不好。当别人不懂你就给他讲了,就很简单了,你说你自己知道又装作不知道、然后又问他,别人答不好,你内心里面又暗暗嘲笑他,这个都不懂,这个心态就不好。就是你去熏习这种心态就麻烦,那以后你就会同样遇到这种境界,和他一样,如是因如是果,这真的会这样的。这都是人的一种毛病,常常都是这样,去问一问这位法师,这位他到底功夫有多高,这个问题提一提看他怎么回答?是不是?他很多人都是这样子的一种心态,这个心态不对的,不能以一种试验的、考验的一种心去问别人,这个心态本身都不对。


    第五种问——轻触问,谓我慢无状,而戏问于人也。就是漫不经心,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那这种问的话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是常常会遇到的,就是说对我们要请教的这个对方、这个法师、老师很没有礼貌、就是很不用心,那么这个也是我们常犯的一个毛病。“此菩萨设此一问。即五问中利乐有情问。”那世亲菩萨在这里所问的是利乐有情问。那这个我们学这段的目的就是说,我们心里想的也好、我们提的问题也好,都是考虑到众生、一切有情、利乐一切有情,这个目标就不同、发心不同、起心动念不同,我们感果也就不同。







(文章转自龙泉学堂  2018-06-05)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龙泉学堂 |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29天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