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经讲解250:因为根器、时空不一样,佛所讲的法都有差别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8-30 16:10 点击 136 次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前24圣)-01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诸位翻开764页,今天我们进入第十一套。 [壬四冥授以选本根(分四)]诸位!764页中间,[癸初   阿难述悟礼谢  二  请示圆通本根]  [三  佛勅诸圣各说四  更勅文殊选择  今初]  


    经文:【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这个文句简单。中间这个慧觉就是妙智的意思。那么圆通呢?就是妙理。妙智照这个妙理,一切法无生;也因为证得一切法无生,妙智就现前。[ 阿难及在会大众,承蒙我佛,开导指示,选根逆流,]  这个逆流,我们无始劫来,都是顺生死流,那么我们现在修行要逆生死流。这二天刚好有二个知识分子准备来出家,我跟他面谈,第一个是中央大学的硕士,第二个是中国医药学院的,医科毕业的。现在出家的水平升高了,都是高学历的,也知道要了生死,也知道要了生死,所以,这个是好现象。因此在座诸位,更应该勉励自我,这一些知识分子,都知道要走出家修行的路线;我们学历不高,但是没关系,诸佛妙理,无关于文字,我们还是有希望的!选根逆流,“六解一亡,”动、静、根、觉、空、灭,六结解开了,那么,一也不存在。


    所以,《维摩诘经》讲:已过量,超数量,我们的本性,没有123456789的概念,大悟的人,身上十块钱跟十亿,心情是一样的,心情是一样的。也没有ABCD这些观念跟符号,没有![舒结伦次],[已得慧觉圆通。][慧觉、即照根性之妙智;][圆通、即证法忍之妙理;]这个“法”就是无生法,一切法无生。在座诸位!讲到这个又更深一层了,这个无生不是对生讲的,是缘生当体即空,叫做无生,不是生以外又有无生;讲到这个,实在又扩大范围。所以,证得无生法、法忍,最主要是当体即空,并没有转圜、寻觅、推论、逻辑,或者是妄想、猜测,都没有,当下就是,这个叫做一切法无生。那么,忍就是“印可”,印可。证法忍之妙理,[虽未真修亲证,][今已决定明了,得无疑惑。]


    【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这皎然,我们常常用这个“皎”字来形容这个明月,本意是光明,现在这里就是指心目开明。那么,这个快得无碍,当然就是畅快,身心得无挂碍。注解,“皎然”[即心目开明,照了无疑。][前佛说破妄显真周,]“周”就是通那个辶字旁的“周”,这个“周”就是那个阶段。前面佛在这个破妄显真的那个阶段,叙悟则曰:叙述,叙,就是叙述,"悟”就是悟境。当时候叙述这个悟境就是说:身心荡然;诸位!身心荡然,这四个字稍微注意一下,这个就是:破妄显真周,叙述悟境,是用“身心荡然”这四个字。另外一段,765页,说无生无碍周,就是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碍,“周”就是那个阶段、那个时候。叙述开悟的时候,这用语是用什么语呢?叙悟则曰:这个时候的用语叫做[身意轻安];身,“意”就是心,身、心就得到轻安。C,第三段,今教从根解结,则曰:你看,身心皎然。


    诸位!这里有必要注意的地方,我刚刚告诉大家四个字、四个字,第一个阶段:身心荡然;第二个阶段:身意轻安;第三个阶段:身心皎然,你看,他这用词完全不一样,就是愈来愈深......愈来愈深,所以,师父告诉大家:经验第一义谛非常重要,经验第一义谛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今天口说无用,一个人要身体力行的去进行修持,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每一次都安慰自己说:我很有修行,我很有修行!他一定会有盲点的,不是佛嘛,还没有达到圆满的地方,不晓得自己的盲点在哪里。所以在这里,当你有经验的第一义谛的时候,这个就是非常难能可贵!但是,这个经验第一义谛,还得一定要亲近大善知识,才不会走偏,否则那个邪知邪见,误认为是第一义谛,就糟糕了!所以,第一个阶段,叙述这个悟境,叫做身心荡然;第二个阶段,叙述这个悟境,就用身意轻安;最后,从根解结,叙述这个悟境是:身心皎然,[快得无碍,][快者畅快,明白通达,故得无碍。]所以我们古时候翻译这个经典,每一个字都非常重要,因为文字就是实相,文字就是般若。文字就是实相,文字当体即空,就是般若,因此我们用语是要非常谨慎的。


    765页,底下是:[癸二   请示圆通本根][(分三)][子初   未达本根二   庆遇如来][三   冀佛冥授  今初] 【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这个文字简单。前面阿难答佛,解结之文,有云:若总解除,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是已悟知,一六亡义。一是对六讲的,六是对一讲的,六不存在,当然一也是不存在了。虽复二字,意以此义虽复悟知,然犹未能了达圆通本根,[无从起修,虽知无益。] 本根有二义:一、对方说:“方”就是指空间。对哪一个空间,我们这里是娑婆世界,药师如来是东方世界,阿弥陀佛是西方世界,看对哪一个空间讲的。对方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此方这个“方”,就是指娑婆世界,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的这个国土,是以音声作佛事。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就是比较容易悟入清净自性的,就是在音闻。则耳根为此方本根;本根就是说:娑婆世界用耳根听法容易,容易成就。用耳根逆流照性的,容易成功。意思就是说:我们用耳根听经闻法,容易开悟,用耳根来修,解六结,越三空,为如来藏,妙性天然,耳根也是最利。二、对人说:阿难多闻,惯用耳根,文殊偈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是耳根又为阿难本根。 [ 如来前云:随汝详择,其可入者,]   [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阿难初果浅智,]  [故不能了达何根是圆通本根。]


     底下是: [子二   庆遇如来]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这一段要解释一下。765页最后一行,说:世尊,我辈,这个“我辈”不是指无学辈,是指有学,无学辈就没有什么疑惑了。“我辈”就是有学之机,“飘”是指漂流生死,“零”是指零落诸趣。漂流生死,因为烦恼不断,漂流生死;“零”就是零落诸趣,六道轮回,一直跑来跑去。积劫孤露,“积劫”就是累劫;孤露,"孤"就是孤儿,如同孤儿无依;“露”就是露宿,我们说:餐风露宿,餐风露宿,没有依靠的人,常常流浪在街头,叫做露宿。何心何虑,这个“何心”就是何敢心思,意思就是:怎么敢如此存心,叫做何心,何敢心思。“何虑”就是何敢念虑,何虑就是:怎么敢这么样想。所以何心何虑连接起来就是:何心,怎么敢如此存心;何虑,怎么敢这么想,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何心何虑。预佛天伦,这个天伦就是兄弟之称,我们说:三纲五伦,兄是先,弟是在后,这是天然的伦次,所以称为:兄弟,兄弟,为天伦;后来泛指一切,父子也叫做天伦,兄弟也叫做天伦。所以,天伦简单讲:就是兄弟次,叫做天伦。那么,现在我们这个天伦,范围就比较大了,父子也叫做天伦,兄弟也叫做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就像失去母乳的婴儿,结果碰到了慈母。




    整段的意思,师父再解释一下,说:世尊!我们这些有学之机,这一辈,一直漂流生死,零落诸趣,累劫就像孤儿的无依,餐风露宿。何心何虑,怎么敢如此存心,又怎么敢这样想,能够跟佛作为兄弟的天伦。现在就像失去乳儿,失去母乳的孤儿,结果正好碰到了慈母,意思就是有救了!766页,[此庆幸遭遇如来。][我辈][是阿难指一类有学之机。][漂流生死,零落诸趣。][积劫孤露:][谓过去历劫之久,][舍父逃逝,][犹如孤儿,无倚无靠,][漂流生死,不得涅槃,][何异露宿,无托无归。][今得人身,未堕恶趣,][已属可幸!][何心何虑,预佛天伦者:][何敢心思,何敢念虑,][与佛为兄弟,][今则参预佛之天伦,][实出望外,][父、子、兄、弟,以天合者,][曰天伦;]简单讲:天伦就是有血缘关系的,用现在的就更清楚了,天伦就是有血缘关系的。


    以前没有“血缘”这个名词,现在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有血缘关系的,那就很清楚了![君、臣、朋、友,以义合者,]义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但是走得很近。以前两千五百年前,没有DNA检定这个名词,也没有DNA检定的这个名相,医学没那么发达;现在你就是流散几十年,DNA一验,立刻就知道你们是不是兄弟,非常清楚。君、臣、朋、友,以义合,这个就是没血缘关系的。[曰人伦。][阿难为佛的堂弟,得预佛之天伦,][此更可庆幸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者:][久在飘零,未沾法乳,][以失乳之儿,命若悬丝,]  哪一个没有长牙齿的,对不对?一个婴儿能够离开他的母亲呢?我这样讲,有的徒弟很笨:用牛奶啊!实在是很笨,这个只是一个比喻,哪有笨成这样子的?以失乳之儿,命若悬丝,[今已从佛出家,][长随不离,饱尝法乳,][则慧命可续,如遇慈母。]


    766页,中间经文:【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这一句,没有几个看得懂的,而且会误会,要慢慢的解释一下。若复因此,如果因此这样子,际会道成,就是因缘际会,凑在一起了,这个道果完成了,则不负所遇,没有辜负到遇到慈母。所得密言,密言就是佛常不开演之法。佛讲法,有对根器、还有时空不一样,时间、空间跟根器不一样,佛所讲的法都有差别,宗旨都是希望他解脱,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根器、时空不一样,所以佛陀对小根器的就讲小法;佛陀对大根器的就讲大法。佛陀刚成道讲《华严》,没人听得懂,后来又到鹿野苑讲四谛法,慢慢四谛、十二因缘、六度,慢慢慢慢开展,大家的根器慢慢的成熟,最后佛入涅槃,又讲《大般涅槃》,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佛。


    所以,这个密言,就是佛常不开演之法,什么法呢?从闻、思、修,由根解结,证三摩地,入无生法忍。就是从耳根解六结,越三空,从闻、思、修,由根来解这个结,证三摩地,入无生法忍。还同本悟,这个还同本悟,很多人都误会,就说:回到本来的妙悟。哇!那就完全错误了,不是这个意思。“还”就是如果,如果跟以前昔日,本悟就是:阿难都是以文字上来体会,以文字上会,徒守知解,不加行证。就是说在文字上来体会,只是徒守知解,而不加行证。简单讲就是没有真实的修行,没有真实的修行。所以,还同本悟就是说:如果跟以前昔日,本来就是用文字来体会、来徒守知解,也不加以修证、行证,则与未闻,无有差别,则与未闻,那么这个跟没有听到,是一样没有什么差别的。所以这一句,佛在告诉你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重点就是:佛法最尊贵的就是心行,六祖讲:愚者口念,智者心行。愚痴的人嘴巴讲,把佛法讲得很好;可是,一碰到境界来,心拿捏不准,作不了主,作不了主,烦恼来,一样烦恼,习气来,一样冲动,所以这个经验第一义谛不足。所以,愚者口念,愚痴的人把佛法挂在嘴巴,讲得头头是道;叫他不贪,他没办法,连一个不贪,他都做不到!所以,佛法贵乎心行,是真的落实到修行的层面,就是心要彻底摆脱无明、烦恼,离一切相。


    766页,倒数第二行,[此文翻译润文时,][文字太略,意义不显。]【上二句之意,意谓:][若复因此,奇逢幸遇,]【师资际会,果能依教修习,]】[菩提道果克成,][可谓无忝所生,]“忝”就是辱,屈辱的辱。不辱所生,[不负所遇耳,]767页,第一行,[所得密言:即常不开演之法,][佛为演说,今亦得闻,][果能从闻、思、修,][由根解结,][则三摩可入,]诸位!这个三摩,重点在定,这个定是本性的定。[法忍可证;] 在座诸位!这个定,就不是用语言可以达到的境界,这个定就是从你的日常生活当中,众生只要一点小事,便苛责对方,自己的心,晚上便气到睡不着觉。可是,大修行人不一样,他能了悟诸法没有能所,三昧就在当下,直下无心便是道。也简单讲,这个定就在当下,如来藏,戒、定、慧本自具足。所以,这个三摩简单讲:就是没有能所的定,完全进入如来藏性的定。法忍可证,[倘若还同昔日,][本以文字会悟,][徒守知解,不加行证,][则徒闻无功,][与未闻者,无有差别也。]


    所以,这个就是告诉大家:今天我们来听经闻法,简单讲:法会,你就是要来参加,佛七,你要参加,三千佛,你要来,这是事修啊!是不是,八关斋戒来参加,乃至这里所有的义工,都在借重这个法会,讲堂的这个活动来事修。诸位!所有的义工要有正知正见、正念,你今天来到这里做义工,不要说你在做义工,你就想:这个就是修行!你会看到各个不一样的根器;你会看到,有的人真的碰到就非常的温文儒雅,佛学的素养就很深;有的人看到了,你就知道,摇头,这没办法的事情。但是,你心里一定要知道,无论僧、无论俗,不管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空间,都没有办法划一道的水平说:大家都这样子,没有办法!所以,这个根器参差不齐,或者是在法会期间,会有一些争论跟不愉快的事情,你必需要把心自己调伏,就是:这个叫做常态,这个永恒的真理,只要是娑婆世界,它是常态。你可以把希望定得很高:我希望这样子。但不一定会满你的愿,因为这里是娑婆世界,每一个众生根器都不一样,对不对?他的个性也不一样,他为什么要听你的?你有这个德行感化他吗?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只能用慈悲心,慢慢的去教化.....慢慢的去教化,.对不对?


    我举个例子来讲,譬如说我们法会期间,公园摆了二摊的流通法宝、法物的,那你想想看,我们这个L型的流通处就开了那么多,是不是?但是我能理解,因为我这一辈子也苦过了,钱不好赚,所以,我到那个流通法物的,我就跟他合掌:居士!辛苦了,你这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日正当中这样晒,夫妻俩等一下吃饭的时候,记得要去打饭,记得!这一摊跟他问候完了,再来就下一摊。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他们很感动:我来这里做生意,你没有赶我走,还叫我吃饭!为什么?法法平等,法法平等。


    所以很多人看了有些出家众的行为举止,就读了,说:不可思不可议,佛说:不可说不可说。大家保持沉默就好,不要再讲下去了,体会就好。你就知道这样子,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所以,这个是很困难处理的,第一个,他是真的假的,你不知道,他又是三宝,对不对?那你说你来我们这个讲堂前面化个缘,我如果度量小,对不对?赶你走,好像有一点说不过去。对不对?我还准备想说:他们那个来站的时候,我还准备想说:法师们以后一下来,二十个法师也站在文殊讲堂外面,要化缘大家一起来啊,看谁比较多啊?信众一出去,不是看到十个,而是三十几个,看他要投哪一个?我也顺便去参一脚好了!那真的是没有办法,没办法处理,就是最头痛的地方,就是没有办法处理,这个最难了!而有的人素质真的是:不可说不可说,没办法讲。这个如果在佛讲的,就是正常,因为所有的出家众,不是说一系列的水平跟教育,都是这样的平等的。


    那么,以论出家众来讲,师父的教育来讲,出家众来讲,算是非常圆满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研究所两年、佛学院三年、阅藏十五年,以一个出家众三十六年的教育来讲,以师父来讲,出家众算是很圆满的教育。所以,到今天为止,都能够把这个度量放得很大很大,不要去有太多的神经,要不然没办法,会伤了自己的心性。所以,在座诸位法师!无论是善境、无论是恶境,或者是逆境,这个对一个修行人来讲,会用心的人、转识成智的人,都是好的境界。


    底下,767页,[子三   冀佛冥授]  中间,【“惟垂大悲,恵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说:惟垂大慈,恵我秘严,秘严就是秘密、庄严清净之法,当然就是指耳根圆通之法,秘密的庄严清净之法,就是耳根圆通之法。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退”就是退归本位,“藏”就是藏着,“密机"就是心中默祷,没有讲出来,叫做密机。冀佛冥授,意思就是:退藏他密求如来加持的动机,而不名言,希望佛陀来加持我;可是,他口没有讲出来。所以隐藏其密求如来加持的动机,而不明言。冀佛冥授,是希望得佛之冥授,简单讲就是暗中来传授。[惟愿如来,垂大悲心,][惠施我等,秘密严净之法,][此即求示圆通本根。][秘严:密指耳根,][如来不肯明言,是秘密。][耳根逆流断惑,了义修正,][非着相之染修,故严净。][佛前但要阿难,心中详择,][阿难无慧详择,求佛开示,][佛肯分明指示,][则成如来最后开示。][最后者,即究竟开示之全功也。][前示选根解结,][六解一亡,舒结伦次,][修证名目,虽皆备悉,][若不知圆通本根,华屋之门,何自得入?][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者;][退即退归本位,][藏者藏诸心,而不形于口,][心中默祷,是谓密机,][望佛冥授,亦不必显说,][此属意请;而佛大智鉴机,]


    768页,[应其密请,故不自说,][遂敕二十五圣,各说法门。]  交光法师所说的:([交师所云:])[大权施设之宜,][师资簧鼓之意,]  这些都是大权施设的,就像演一部电影。师资簧鼓之意,[于兹备见之矣!]  簧鼓的意思就是:用言语劝导,使人入道,叫做簧鼓。簧鼓就是咚咚~~~就是类似一种乐器,乐器,一搭一档的弹,有反应。师资簧鼓之意,所以簧鼓:用言语劝导,使人入道,叫做簧鼓。于兹备见矣。底下二十五圣圆通,非常的精彩,成观法师的这个《义贯》,资料增加了很多,这一段,你看看哪一圣从哪一个因缘,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统统能入圆通。所以这二十五圣圆通是非常精彩!


     [癸三  佛敕诸圣各说(分三)][子初  佛问诸圣二  众说本因][佛现瑞应   今初]【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这个文字简单,就不解释。[尔时,即阿难意请之时,][世尊知其但求冥授,][故不显说。][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已回心大阿罗汉,][非定性声闻之众。]  诸位!定性的意思就是没法改变,小根器的人,就固定在小根器,叫做定性;那么能够转小向大的,叫做非定性。所以这个名词,你一定要弄清楚。定性声闻就是难以改变,简单讲:这个人的个性固定了,你没办法改变他。定性声闻就是:小乘根器的,他就是这样,一辈子这样,很知足了,他不想度众生,也不想发菩提心。但是非定性声闻就是能转小向大,叫做非定性声闻,叫做不一定是定性的声闻,就是能改变的意思,能可以教化。[佛语之曰:][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佛法之中,是谓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在我佛法之中,得成无学之位,][此无学,非独指罗汉,][菩萨亦称无学。][《正脉》云:][“正以地上,既通罗汉之名,菩萨岂避无学之号,][菩萨知真本有,达妄本空,][修即无修。]   正以地上,我们这边从干慧地叫做地上。既通罗汉之名,菩萨当然超过阿罗汉了,岂避无学之号。菩萨知真本有,达妄本空,了解我们的真心本来就具足,知真本有,知道这一颗真心,不生灭的真心,是本来就具足的。达妄本空,了悟一切缘起法,包括心识的依他起,统统是妄。这个妄,简单讲就是身心俱不可得。达妄本空,简单讲就是身心俱不可得,唯存如来藏性,叫做达妄本空。


    修即是无修,一切的修行即体本空,叫做无修;但是一切不造作的无修如来藏性,因为无量劫来存在的这些习气,所以还是要修。断习气叫做修,每一种修,其实是不可得,不可得中,还是如实修,如是修,即是如是行,如是行,就是如是不可得。所以修行,不着一知,不着一见,不着一法,也不着一相,是真修行人。真修行人就是没有修,妙性天然;没有修,本性具足的,不坏方便。在座诸位!如果成佛要怎么说?修跟无修皆是如,如来的如。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修是如,无修亦是如。简单讲:所有的修行,都不能离开这个如字,如字。[永嘉云:“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绝学就是无学,我们对有学来讲的就是无学,无学是对有学来讲的,所以,绝学就是无学。无学的道人,是入于无为的闲道人,无学入于无为的闲道人,他是不会去除掉妄想的,因为除去妄想就重增妄;也不能求真,求真就变成有能所。所以绝对的,妄想本空,真不用求,体不可得。


    所以,在座诸位!前面《楞严经》讲的:我讲的缘起法,不是借重外面粗糙的四大:地水火风,而讲缘起法。这一句话,佛陀的本意,就是包括内心的妄想颠倒、执著心、妄识心,也叫做依他起,借重条件的,借重条件的,见分借重相分,相分也借重见分。简单讲:有主观的意识心,缺少了客观的环境,那么主观的意识心没得攀缘,没有对象。好!  没有对象,没有对象。如果只有外境,没有这个主观的意识去认同,那么,这个外在的相,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如果在座诸位,在座诸位,今天我们全部的人类都毁灭了,所有的动物,昆虫、鸟兽虫鱼都不存在了,所有的植物也不能活了。前天在印度出生的,第七十亿人口出生了。简单讲,这个地球到前天,人口总数满七十亿!人口,人口。


    好!现在要再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所有的人类都死亡,鸟兽虫鱼都死亡,植物也不能成长,这个地球进入一个灭绝时代,也许是天气,温度一直高,一直飙高......一直太接近太阳,或者是太远离太阳,远离太阳就是冰冷,愈接近太阳,那就是愈来愈热了。无论地球在最后的阶段,用什么方式来灭绝,我举的是这个,好!这个地球统统没有动、植物,统统没有了,在座诸位!那么只存在外在的客观环境,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没有人会去说:你这个假象叫做客观的环境。我们有客观环境,是因为我们有主观,人类心思高超、智慧聪明的人类来说:我这里叫主观,你叫做外面可观。如果人统统灭了、灭绝了,只存在这个地球,光秃秃的地球,没有动物、没有植物、没有昆虫,那么,就是一个运转,宇宙当中的一个运转,成、住、坏、空的空,那么,没什么任何意义。所以,简单讲:我们今天显得有意义的,是因为有能所,这是指众生。但是,我们最有意义的,是把能所再放下,那么,这个就是唯是真如。诸位!这个见分、相分,如果你还弄不清楚,那么就是你把手,如果说我的左手举起来,这个叫做见分,这个叫做相分,能所;把它收起来,同一个身体,同一个身体。动念,动念的时候,心取境,动念,能、所清清楚楚;两手举起来,你看,能缘的心、所缘的境,哇!就演布袋戏一样。放下能缘的心,或者是不着于......离一切相,外面的相,离一切相,单单这个没有用,没有对象。所以,一收回来,能、所收回来,其实是同一个人,两只手——能、所,这么分明,收回来,其实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本性。所以主观、客观,这是人类把它定义的。


    简单讲:客观会影响主观,主观也会影响到客观的环境。所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是无明的众生,那么就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鸟兽虫鱼,统统好像是真的,有那么一回事,不晓得诸法如幻。如果是真如,那么,就像六祖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如来藏性,于六根、六尘一十八界,统统展现,没有一法不是真如。大陆有一个天才的徒弟,自己创了一个品牌,他说:师父!如来藏性叫做常,我的体悟,如来藏性叫做常;如来藏性可以展现在六根、六尘一十八界的时候,这个叫做无常。本性是常,可是,能够展现在这个无常。诸位!我跟他讲:不懂佛法不要乱说,要了解,佛法里面,常都不可得,怎么可以安立一个无常?诸位!在相来讲,才有讲无常这个名词,相来讲,才讲这个名词,在心识来讲,才有讲无常这个名词。诸位!无常体性本空,尚不可得,怎么可以安立一个常?无常是对常讲的,常是对无常讲的。所以,世间人了解是这样,他就说;我认为本性就是常。落入常见。对不对? 我们展现在六根、六尘、六识,一十八界,妙用的时候,叫做无常;这个观念是错的,常尚不可以立,何况可以立一个无常?所以,佛性非常非无常,都跟你讲得很清楚了,他因为一直想去理解这个东西,那就开始用猜的,这个是不对的,记得!本性连常都不可以安,岂可以安一个无常?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妄想,除了这个妄,你就重增妄,再求一个真,那么就变成能所,有所求,那么就不是真。


     [此即菩萨无学之明证也。][吾今问汝,最初发心者;][佛不问各人所证,][但闻最初发心者,][以因地心,为起修之根本故。悟十八界,谁为圆通?][而不言七大者,以地、水、火、风、空五大,][合六尘中,]  就把这个地水火风空在六尘。[见大合六根中,]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合在这个见大当中。[识大合六识中,][则问十八界,二十五门,][皆在其中。][问谁为圆通,此是一意;][又问从何法,为最初下手,起修之方便,][然后得入三摩地,][此又是一意。][初问:][二十五门,谁为圆通?][意以二十五门,遍该诸法,][头头是道,法法皆通,][故诸圣依之而修,皆证圆通。][二问:从何方便?][意以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必要诸圣各说,因地依修之法,][亲证实到,并非空谈无验也。]所以,在座诸位!佛法贵乎实修,是真的下功夫,不是搞时尚的。所以底下这二十五圣圆通,可以作我们的楷模,人家是真的下功夫在修的。[足显圣性无不通,非唯通一门也。]只要你对了,到最后圆通,法法相同。[我先要阿难,详择一根者,][因对机故作是说耳。][初佛问诸圣竟。]
 
    底下, [子二  众说本因(分二)][丑初  诸圣略说  二观音广陈(丑初分四)]  那么众说本因有:[寅初  六尘圆通   二   五根圆通][六识圆通   四   七大圆通(寅初分六)]翻过来,第一个:[卯初  陈那声尘][二优波色尘  三  香严香尘 ][四  药王味尘  五跋陀触尘][六  迦叶法尘今初]   就跟大家一样,在听经闻法了。【时乔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


    文字简单。这一段是桥陈那用声尘入于圆通。[陈那五比丘与鹿苑,解见第一卷,显见不动科中。][鸡园《智论》云:][昔因野火烧林,]野火,荒郊野外、森林里面都会这样子,一闪电、一打雷,或者太热了,或经过风的摩擦,树木自然起火。昔因野火烧林,[林中有雉鸡,] 这个雉鸡是鸟名,它的形状像鸡,雄的羽毛很美,而雌鸟的羽毛色比较淡,有黄褐色的,这个尾巴的羽毛,较雄的稍微短一点,雄的这个尾巴比较长,羽毛比较长,雌的这个尾巴比较短。栖在这个平原、草丛当中,食这个谷类,很能够走,善走;但是,不能久飞,不是像一般鸟类飞得起来,没办法!我们称它叫做野鸡,野鸡,野鸡,或者是竹鸡,竹鸡。一般说这个鸡,鸡不像鸡,鸟又不像鸟,所以,我们台湾人骂人,就说:你这只竹鸡!就是也不上不下,叫做竹鸡。林中有雉鸡,[以羽渍水,]  这个“渍”就是侵染,台湾话叫做沾湿,把它沾湿,[以救其焚,因是命名。][其地钟灵,依此而修,道业易成。][或五比丘,有在此修道,][故与鹿苑并举之。][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之后,[说法度生,][为我等三转四谛法轮,]为什么三转?为下根器的转一次四谛;为中根器的转第二次;最后,为上根器的转四谛法轮。所以,三转法轮,就是针对下、中、上三种根器,来转这个四谛法轮,叫做三转四谛法轮。[我于佛音声之中,][悟明四谛之理,]  苦集灭道的道理。[即悟苦是生死苦果,有逼迫性,] 


    我们今天,诸位!佛法很容易你就尝到,你可以去尝到,你的四周围,包括你本身,你看,结婚,结婚苦;不结婚,不结婚的人也辛苦;有钱,有钱人也苦;没有钱,没有钱苦。那一天报导的,有一个台大毕业的,记者问他:你台大刚毕业,一个月多少?二万六!从早上去上班,打拼到晚上回来,台大毕业的,二万六,是不是很苦啊?对不对?这二万六还要健健康康!是不是?所以我们在这个现实的压力之下,生活真的是苦。再来就加上病苦;再来,有一种病叫做忧郁症苦,忧郁症苦。有一种病叫做晚上不能睡觉,就更苦了,晚上不能睡觉,晚上就是时间很长,时间很长。我以前也是,晚上睡觉不好睡,那现在好很多了,改善了,身体彻底改善,晚上现在一粒西药都没吃,完全能休息了,慢慢慢慢的恢复了,东西吃对了,体质就一直改善。


    悟苦就是生死苦果,有逼迫性。[集是烦恼苦因,是招感性;]  招感性。所以我们莫名其妙就烦恼,诸位!这个烦恼是无因的,他那一念无量劫来的冲力很大,你说:烦恼什么原因?没有原因,无明像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无明像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一下子就烦恼了,速度比那个真如清净心更快,真的!转那个ATM的时候,还要一点时间,还要办手续,这个烦恼不会,直接就转了,真如忘记了,烦恼刹那间就出来了,嘎嘎叫!真的!所以这个烦恼苦因,这个需要经验第一义谛的。所以修行它是个点滴的功夫......点滴的功夫,在我二十岁的时候,看起来很生气很生气的,到现在六十岁,都没有火气了,气不起来,你要怎么搞都无所谓,我就保持世尊讲的。所以,修行要抓到诀窍,诀窍就是: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用台湾话讲:不然你想怎么样?无论你怎么样,我都不会怎样,慢慢的学一颗自在的心。学佛是学什么?就是学一个“自在”,二个字都不得了,这个自在就是无价的生活的宝。诸位!内心不自在、不解脱,没有安详,再有钱都没有用!有的人他有钱,有钱到多的不晓得放在哪里,有钱太多,也很苦恼,因为太多钱了;没有钱也很苦恼。


    所以,这个烦恼苦因,是招感性;[灭是涅槃乐果,][为可证性;]   是每一个众生可以达到的。[道是出世的乐因,][为可修性。][佛借音声以作佛事,]   我们今天也是,法会也是音声作佛事。师父今天说法,也是音声作佛事。[我于音声而得开解。]  所以,在座诸位!二十五圣圆通,第一个就告诉你:听经闻法的重要!佛以音声作佛事,今天讲经说法,没有音声,你怎么做佛事?你们的根器真的有那么厉害吗?大家来,两点开始上课了,来!一句话都不说,师父在讲什么?没有声音啊!对不对? 你能了解佛意吗?当然不可能!所以,师父一直劝大家说:讲经说法要有时空,在这里要必需注明,师父不是一辈子,星期六,星期天,都讲经说发给你听的,这一阵子在讲《楞严》,还有《楞伽经》,你一定要珍惜这个因缘,你一定要珍惜这个因缘。当然,我们会制造出这个DVD,还有这个光盘出来,有光盘、DVD出来,还有网站也会放;但是我们现场,这个有互动关系,有知道师父在比什么。对不对?师父的六根都在说法,眼、耳、鼻、舌、身、意,手,一举一动,一瞬目,一投足,都在说法,让你感受很深!所以,现场还是不一样的,真的是不一样。[我于音声而得开解,][六尘应以色尘为首,][今以声尘居先,][后以耳根殿后者,]  以此方娑婆世界,就是要用耳根![以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也。][又别对阿难之机。] 二十五圆通,你看,听经闻法,音声作佛事,竟然列为第一!所以,师父一直强调:你要把听经闻法,列为一生一世的功课,你不听经闻法,我就不相信你那个烦恼能突得破。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佛就问比丘了,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阿若多”就是最初解,第一个了解佛的讲法的,“阿若多”就是最初解佛意的意思,最初解叫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你看,听经闻法就证阿罗汉果!所以在座诸位,我们多幸运,在这个末法,佛灭度二千五百年后,还有一个师父要讲《楞严经》,跟大家互相勉励参考。他得阿罗汉果,对不对?那我们至少也得一点安详、自在、解脱,内心至少也会获得少许的智慧,这一点点智慧就不得了!是不是?


     [此述悟圆得证。][佛问比丘解不?][我初称解。][如来印证我,最初解,][即命名为阿若多,][此云最初解。][我所解非他,即佛微妙法音。][音之所以称妙者,悟声尘乃是缘生之法,][其相虽妄,其性恒真,]   诸位!妄当体即空,就是真,不能着一个真,妄跟真统统放,就是绝对真。[为妙觉明体。][其体秘密,无形无相;][其用周圆,遍照法界。][我于音声,为本修因,][悟明真理,得阿罗汉道。]“佛问圆通,我无所证,音声为上。” [此结答圆通,从声尘得证,][即以音声为上。]   二十五圣列最初第一个,佛的含义是什么?含义就是听经闻法,用音声作佛事的重要,尤其在这个娑婆世界,是最对机的、对味的。那么底下不是说其他法门不好,要看根器。(未完)







(文章转自  正见录  2019-10-30)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经讲解250:因为根器、时空不一样,佛所讲的法都有差别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