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经讲解248:生活在二元对立的观念里面,你的苦就永远没有尽头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8-28 15:53 点击 139 次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说三摩修法 令从耳根一门深入 解六结 越三空-21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请翻《开义贯》,1032页,这一段是讲交芦中性,空有俱非,解因次第,六解一亡,1032页。在这个《楞严经义贯》,要是有一点艰涩的人,那么,就再给一次的机会。许多初学佛法,或者是文学程度不够的人,都说这一本《义贯》白话,他们很受用!那么,只要众生受用,我们都不放弃任何一位众生。所以,我们这个白话文,虽然简单的浏览一遍,也给我们非常深的印象,同时也弥补我们《讲义》里面不足的资料。


    经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注释】“真性有为空”:真如自性所现之有为法,其根元为是空。“无为无起灭”:无为法本来就没有起灭,以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境界;又,以无为法是依有为法而有故:有为法既然是缘生如幻,而无为法又是依有为而说的,所以知道无为法实不生。所以,真正的无为法,是心契入毕竟空,如如不动,没有能所,还不能着一个有为、不可以立一个无为,统统不行,叫做真无为。“言妄显诸真”:之所以说有为诸法是虚妄者,是为了突显无为法之真。譬如说:你为什么是男人?因为他不是女人。你为什么是女人?因为她不是男人。所以,讲女,为了衬托男;讲男,又为了衬托女,这个都是一种名相。那么契入了真无为的解脱真实境,就没有妄和真的东西,统统没有!所以,“妄真同二妄”:若说实有妄与真,则妄与真二者,统统叫做虚妄的。


    “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真性是绝待,犹非可说是真,或者是非真,如何还有能见之根,以及所见之尘?“中间无实性”:既然内根、外尘皆不可得,所以在根尘相接、中间所产生的识,就更加无实体性可得。就像昨天师父用这个拍手来表达,左手是六根,我的右手就像六尘,一拍,产生声音,这个声音表示识心分别。那么,很明显的,六根是依他起,六尘也是依他起。而六识心呢?仍然是借着根跟尘产生的,也是依他起。一拍,产生一个声音,就比喻说识心分别的一念,继续拍,就继续有念头。简单讲:根尘的念头就从来没有停止过。那么,根尘从来没有停止,简单讲:就是从来不了解真,不了悟真实性的东西。


    “结解同所因”:“结解”,结缚与解脱。“所因”,就是所依。凡夫之所结所缚、跟圣人之得解脱诸缚,同是依于六根。现在就是会不会用功?打结也是根跟尘所产生的问题;解开来也是根跟尘彻底的放下。简单讲:万法回归当下,就看你有没有智慧?所以,我们从无量劫来,被捆绑得死死的,正因为我们没有听到佛法。说佛法很难,也对;但是悟了,说佛法很简单,也对,因为悟了就没有什么难跟易了。所以,这一辈子的解脱,就看大家给不给一次机会?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交”,就是交芦。你观察交芦中之性,则知空与有二者是都不对的。如果说有,那么中空没有实体;如果说空,但是不能坏相,则芦相宛然而有。所以,佛法就是要合乎理,也要合乎事相,合乎事相。譬如说师父要上来讲经,我一定先整容(整理仪容),再来,一定洗澡沐浴,我重法,表示对佛陀的正法一个恭敬,我先沐浴。所以,虽然悟到诸法不可得,没有能所;但是,做起事情来,发自内心对佛的恭敬,因为这个《楞严经》是佛陀所说,那么,我又是一个弘法者、说法者,理当至诚恭敬的祈求佛陀加被我,好好的把《楞严经》完成!所以,我每一次讲经,一定统统是沐浴,不会没有沐浴就上台,这个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


    若言其空,则芦相宛然而有。简单讲:佛、法、僧三宝,这三宝的相是不可以坏的,理不可得,事不能坏。所以知道空与有俱说不得。(交芦用以比喻根与尘相依。)所以师父已经重复的用拍手来解释,根尘相依,中间所产生的识心分别,是刹那生刹那灭。所以说:识心分别,是浮现在如来藏性上面的一种表层,如果是习气,就变成深层,无量劫来的习气,就是尘的最深的地方,他一出生,他就夹带无量劫来的业力跟习气,就很难去改过!纵然受到后天的教育,也只能扭转一些些,根本深处触及不到。所有的世间学问,大部分都是表相、观念、符号、知识;但深入生命的里层,也只有佛法,最彻底的也是佛法。所以,讲佛法是理性的宗教,这个表达,还不足以表达佛法的伟大,应该说:佛法是生命的终极圆满,这个才是真正的佛法的精髓。说:佛法是理性的宗教,有一点说:嗯!来推荐、来赞叹。但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是正法?佛法是让我们生命的终极圆满,我们之所以生命不圆满,是因为我们无明习气卡得太重,虽然有一个色身,包住了这个真心,可是用不出来,用不出来。所以,我们色身内在深层的,才是真实的生命、永恒的生命。这个肉身会烂、会坏;可是法身不会跟着烂、不会跟着坏,这个才是我们要的。


    “迷晦即无明”:迷其为有、或晦其为空,二者皆是无明。也就是:若立空有二种知见,也就是迷与晦,所以,迷是指有,迷有;晦是指晦空,那么这二个字如果再加下去就更清楚:迷“有”晦“空”,那一看就知道,着有,还有着空。也就是结缚,是为凡夫,即堕生死法。又,此义也就是“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立知就头上安头。所以,知见,前面二个“知见”是指清净心,清净心本来就具足有体用不二的功能,叫做知见,清净心的知见。立知,就不可以再安任何的执着、烦恼、分别、颠倒,或者是观念,就不可以!让清净心发挥,就知见无见。


    所以,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就不会头上安头。简单讲:我们看到一件事情,我们自己给它下一个观念跟定义,好坏、是非,这个统统叫做头上安头。我们不懂得生命的本质是喜悦的,而把这个喜悦的本质搞得乌烟瘴气,好像一件事情一定要把它搞得很清楚,又觉得自己是对,硬要改变别人的观念,那这样子的话,完全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这样想一想,你怎么可能会解脱?这永远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世间最难的、最可怕的,就是观念变成一种强大的执着,而这个执着,背后又是一种霸道,就是:我叫你这样,你就是这样子!那么,这个世间就会很辛苦,就会过得非常辛苦!所以你想过着痛苦的日子吗?很简单!你每天想要去改变别人,我就保证你活得痛不欲生!你把你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别人的身上,你就一定会活得非常非常的累!如果你碰到一件事情,你很能够了解说:我并不想改变你,也没有必要去改变你,你活得辛苦,你自己去承担。所以有时候师父一直讲说:有时候学佛的人,还是要学:守本真心,自私一点,你就明明没有这个能力,就应当要守住这一颗本心、真心。


    所以这个知见立知,就是无明本,简单讲:不困难!如果你把绝待的东西化成能所,或者是是啊、非啊,对待的;有啊、无啊,对待的;好啊、坏啊,对待的;相的男啊、女啊,对待的,那么,你的苦就没有尽,永远是生活在二元对立的观念里面。那么,听到了佛法以后,猛然一醒,彻底放下,你的生命就会变成无量的喜悦的心,无量喜悦的心。那有的人,有时候碰到非常无知的人,就是精神病的,那就没办法了,这个道理不是讲得通的!所以,有时候你看e-mail来,或者是信件来,讲得很过火,我都跟他括弧:“这个人需要先看一下医生。”要先看一下医生!那个佛法已经没有办法解决他现在的问题,佛法解决正常人的问题,正常人的问题;那么你这个已经病得很严重了,要先看一下医生。


    那么最难过、业力最强的,就叫做遗传,这个遗传就非常麻烦!遗传就是我们的DNA的键破坏了,也就是父母亲的键重新排列组合,这个键破坏了!譬如说你有隔代遗传,或者是这一辈子,家里有严重的精神失常,严重的,不是后天引起的,是有遗传,那这个会非常麻烦!这个孩子一出生,看起来完全正常,到十五岁、到二十岁、二十五岁,就完全病发,那个DNA的键破坏,完全没办法修复,那么这个就叫做非常悲哀的业力的问题,业力。所以如果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应该感谢你的爸爸、妈妈,同时感谢你自己无量劫来,算是善事还做得不少,做得不少,给你一个健康的身体。


    底下说:“发明便解脱”:开发本明,离于空有,便得到解脱。诸位!空是观念,有还是概念,如果实证的空,就是不可得;如果真正的有,也是不可得,体性不可得,便得解脱。“六解一亦亡”:“六”,六结,比喻六根。“一”,是一中,喻一真。六妄之结如果解开来,那么一真之名亦亡。以既无妄,何必立真?所以说:我们六跟一,数目字是相对的,有一才有六,有六才显一,所以当六没有了、不存在了,一当然也不存在。“入流成正觉”:“入流”,就是入闻性之流。(这里不是指初果阿罗汉须陀洹的“入流”。)


    1035页,【义贯】“真”如自“性”所现之“有为”法其体本“空”,以其因“缘”而“生故”有“如幻”化。“无为”法本“无起”无“灭”,以依有为而有故,(如果没有有为,无为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无为法也“不实如”虚“空华”,(故于无为法中,亦无实法可得;如果见无少法可得,这个就是真无为。)诸位!无有少法可得,就是诸法毕竟空。什么叫做无有少法可得?这一句话,你不要看了,囫囵吞的就过去。就是你心中听经闻法,记得!那个法是要让我们解脱的,不是让我们变成一种学问的执着,来自负、骄傲,变成:我是佛学的大通家,你是无知,你什么都不懂!那这个就叫做有法可得。所以,记得!真的入无有少法可得,就是赤裸裸的如来藏性、真如法里面,绝对不动到一念的高低,也就是真正的体悟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既然无有少法可得,那么,里面哪有日月星辰?哪有山河大地?哪有鸟兽虫鱼?哪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佛法可以集中在少许的字句里面,便解决、便打开如来那个大门。无有少法可得;有少法可得,没办法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心记得!放空,再放空,彻底的放空;这一句也是多余的,因为本来就空。


    底下,之所以“言”有为是“妄”者,是为了托“显”无为“诸”法是“真”,所以若说实有“妄”、或实有“真”,则此妄与真即“同”为“二妄”。真性本来绝待,没有能所,“犹非”可说“真”或者是“非真”,更“云何”实有能“见”之根与“所见”之尘可得?根尘交接的“中间”所生之识本来就“无实”体“性,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动念就刹那生刹那灭。是故”知道根尘二法有“若交芦”,不能各自独立而存在,所以无自体;以无自体,所以虽现有二相,无实二体。凡夫之“结”缚与圣人之“解”脱,“同”于“所因”,成“圣”成“凡”并“无二路”,俱依六根;如果六根结缚,那么就是凡夫,六根解脱,那么就成圣人。因此就看我们有没有志气?剩下的就是我们的志气。“汝观交”芦“中性”,即知“空”与“有二”者“俱非”可得。“迷”其为有与“晦”其为空,皆“即”是“无明”;开“发”本“明”,离于空有,“便”得“解脱”。


    欲“解”缠“结”要“因次第”(就是要按照次第来),诸位!最后一念必需要顿悟,十方三世一切佛,只有顿悟佛,没有渐次佛。诸位!为什么叫做顿?就叫做没有次第。顿最重要的要显什么?显示圆满的生命,就像虚空,虚空,你把它分东、南、西、北方的虚空,这个是人为所定的方向;但是,真正的虚空是绝待的。我们的真如本性没有能所,犹如虚空一样,没有东、南、西、北。所以永恒的真理是没有标签的,没有任何的时空的。因此我们说:要因次第来解,是从凡夫到成佛;但是,禅宗有的一悟即入如来地,为什么?他就进入绝对了。所以禅宗的心法,就是最好的清凉药,一剂打得进去,契入我们的真如本性,这一辈子,其他的结统统解开。所以,欲解缠结,要因次第,要照次第。“六”妄之结既“解”,则“一”真之名“亦亡”;以既已无妄,何须立真?所修之“根”须“选择圆通”之根,循此根而“入”于闻性之“流”即得见性“成正觉”。


    底下是开示圆修之门,经文:【“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此阿毘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注释】“陀那微细识”:“陀那”,全名叫做阿陀那,翻译成执、或者是执持、或者是执我。我们的色身之所以有这个暖气一直存在,没有变成冰冷,诸位!就是第八意识。所以,一个人重度的昏迷,或植物人,前六识几乎没有在作用了,为什么还躺在那边?因为还有第八意识没有走,因为它执持最后的寿命。所以,全身都冰冷了,那么,第八意识就不存在了,所以,在座诸位!当你去助念的时候,你去助念的时候,全身都冰冷了,有某些地方,他手啊、脚啊还热热的,有微温,所以,这个时候还不要盖棺。所以为什么师父一直坚持说:一定要,至少至少要助念到二十四小时?最好是四十八个小时,要看当时情况,冬天或者是夏天。有时候我们会产生错觉,冬天的时候,全身都冰冷了,是因为外在的天气,其实他的色身,某些地方还没有走,是因为外面太凉了,所以,他那边热不起来,手啊、脚啊显得很冰冷;但事实上,神识还没有走,这个时候你就把他盖棺,就变成很可怕的梦魇了!在国外有发生这种情形,也就是说:棺材埋进去了,埋进去了,结果呢?它那个盖子还没有封,后来这个人又活起来,又活起来,活起来的时候就出来了,大家看到他都吓一跳!所以,现在国外那个棺材,棺材,旁边都有一个按钮,按钮,也就是说:万一你在棺材再活起来的时候,可以按那个按钮,可以按那个按钮,怕会再复活,有的人会变成这样。所以,如果你土葬下去,有的人,我们把他用这样子躺着(师父拟手心向上为脸向上躺);我们的祖先,有一个高祖母,她是这样子,结果捡骨头的时候,她骨头翻过来(师父手心向下),就表示还没有往生,在里面还在挣扎,就又翻过来,这当然是好几代的。这样子不是....我们后代的人常常注重这个慎终追远,这变成了罪过的子孙了,她神识还没有走,你就把她盖起来!


    所以,这个是讲到第八意识。所以夏天体温,跟冬天的体温是不一样的!因此你助念到四十八个小时,当然会很辛苦,是比较保险啦,比较保险。但是一般人助念到四十八个小时,几乎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能耐,或者是福报;除非你说你今天在文殊讲堂,又是参加助念团的,或者是你对常住贡献良多,大家都认识你,那你也没有话讲。而且你平常跟人家都结善缘,没有结恶缘,那么,你的临命终二个字:“妥当”了!因为有讲堂在。所以有的人,居士很聪明,在讲堂的旁边买了房子,这样才死得安心,妥当了!为什么?他知道啊,这一条路一定要走的,每一个人临命终,而且要走得增上缘强大的力量,那么,所以很聪明,很聪明。他平常就是很护法的。有的人来,说:请慧律法师帮我助念!你是谁?我又不认识你。你这二十年来,有没有参加过文殊讲堂的活动啊怎么样?他说:没有!喔!那没有就没办法了!是不是?你也没有参加助念团、义工,什么统统没有发心,突然来叫,讲堂没办法的,这个是真的,这很现实的,法师只有几个啊!是不是?这要出动法师,是多么谨慎、庄严的事情。我们没办法应付全高雄市的人,说来助念,我们就助念的,没有办法!所以就跟他讲:门没锁!(I'm sorry.)每个都去助念,这哪有办法?没办法!对不对?


    有时候我们讲这个英文,老一辈的,英文跟中文差有一点。有一个阿婆,到美国去,她也是这样,说:喔!我到哪里喔,他们都跟我要一瓶老虎油!人家问她:为什么要老虎油?她说:我们台湾都用万金油,哪有在用老虎油?她说:大家都跟我要啊:“要老虎油。”都跟我要。我说:我们都用万金油、白花油,哪有在用老虎油?人家说:你念快一点,我听听看。要老虎油(I love you.)讲得很清楚,说要老虎油嘛,我哪有老虎油给他用?每个人都跟我要一罐,我哪有那么多?(笑)这语言意思就差很多了!不过音翻译得还真像;要老虎油,不要万金油啦!所以这个语言上要沟通一下。


底下,因为阿陀那识能持有情之身体,所以这个执持识,就是第八识的别名。执我,因为阿陀那识能持有情之身体,令之不坏,又能执持善恶业之势力,令不坏失,所以以之为第八识之别名。以此识之行相甚为深细,乃众生之本识,所以称之为“微细识”。翻过来,1038页,“习气成暴流”:“习气”,是指无明习气。以众生的习气种子,熏成业力,业力的势力流注不断,所以能令众生的生死不断,而且其势力强大,有如海洋底下的潮流,其力强大,不可遏止。诸位!你就知道,那个年轻人一谈恋爱,其力强大,不可遏止,没有得到,就杀掉她!你看,最近发生多少次,都是因为女的要求分手,男的不分手,你看,就杀掉她!到目前为止,尤其是最近几天。所以,人感情一发挥,没有理性,拉不回来,不可遏止,就变成伤人。亦犹如悬崖之飞瀑,力量强大,如万马奔腾,莫之能御。所以修学佛道,是需要一股强大的克制力。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真”,是指阿陀那识之体全真;“非真”,是指阿陀那识所现之相实非真,并非真相,而是循业妄现。诸位!循业妄现,就是无量劫来,简单讲就是:你银行存多少钱,你这一辈子要享受多少的福德,就是叫做循业发现。你投胎成蚂蚁,你的活动空间就是蚂蚁的范畴。你今天投胎成一只猴子,循猴子的业力,去发现你生活的空间跟时间。如果你是一只鳄鱼,那么,你就有鳄鱼的生活。如果你是一只老虎,那么一出生;你没看过老虎吃菜的,没有的,牠一出生,牠就是这样。循业妄现,而且是妄现,为什么叫妄现?因为都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就是空无自性。所以,这个循业妄现,用一句最简单就是:你上辈子无量劫来,你的银行剩下多少钱,你这一辈子一出世,如果你欠债,你就来还债;你欠命,你就必需还命;欠钱,就必需还钱!所以,八识田中,叫做无量无边种种业的银行,统统存在里面,看你要放什么进去?杀人、放火,没关系,你这一辈子搞得轰轰烈烈,你下辈子循业妄现;或者是十辈子;或者是一百辈子,那不一定。


    所以,阿陀那识的“真非真”,也就是所谓的“真妄和合”(但此“真妄和合”一词,依本经而言,实是假名、方便之词。因为以第一义谛来说,真与妄实不和合;不但真与妄实不和合,连“和合”一法也不是真,亦非实际,实无和合----所谓和合者,只是因缘妄现。故若以第一义言,阿陀那识,乃至阿赖耶识的所谓“真妄和合”,应当是:“相妄性真”----其相虚妄,其性是真。这一句才是佛讲的,真妄和合是中国的祖师讲的,相妄性真是佛讲的。是故莫为其假相所迷惑,应直观、透视、照见其真性。此也就是所谓“自见本性”,也是《金刚经》所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恐迷”,指如来恐怕凡小权乘之众,以无深智,所以生迷惑,而执此阿陀那识为“我”,而计实有“我”,如此则与如来的“二无我法”(人无我以及法无我)相违背,反而不能见真性,且有因此将“阿陀那识”混同外道邪计的神我(所谓灵魂或者是魂魄)之虞。“虞”就是顾虑。由于此等因缘,所以佛对浅机无智者,并不轻易开示微细的阿陀那识的道理。因为它太深了!“自心取自心”:众生以愚迷颠倒,而以自心之“见分”取自心之“相分”。(此处之“心”是指第八识心)。


    “非幻成幻法”:以有此迷惑妄取,妄取就是说:以为有东西可以执取。你看那个“铁达尼号”就是这样子,那个罗丝跟那个男主角李奥纳多,哇!这个男主角了不起,到最后那个板子给他女朋友用,给他女朋友用,他自己太冷了,铁达尼破掉以后,他就沉入深海里面,僵硬了!再来,中国的话,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死了,这祝英台要结婚的那一天,人家要来娶亲了,她就穿那个忌服,类似孝服,准备这一些礼品,来就祭祀。后来;当然,这是电影啦,那个坟墓就裂开来了,她就冲进去了,二个人就化成蝴蝶,成双,成双。我说:我们就晓得,那一种人类没有听到佛法,对那个感情的一种执着、男女的一种执着,或者是分离,心中那一种痛,还不是一个大彻悟解脱的人能理解的。他几乎没有方法可以解开,因为心中那个是无形的绳子,也不是说靠安慰就有办法的。


    所以,你从各个电影上来看,就知道那个有多么的难!那个痛入心扉,说:春蚕至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那种感情上的一种执着,痛,旁边的人没办法理解的,旁边的人没办法理解的。所以,当你的家人、你的小朋友长大成人了,在感情重创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因为他已经走不出来了,当爸爸、妈妈的不要跟他讲:不然你去死好了!他就借此结束他的生命。不要这样子,爸爸、妈妈也应该客观,因为你自己已经走过来了,孩子走不出来的时候,要告诉他:没有关系,孩子!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我能理解你的痛苦。但是,你冷静一下,只要你不结束生命,你就会有希望。慢慢的一步一步引导,这个就是很重要的!但是,通常很难,等你还没有引导完,他已经跑到顶楼要往下跳了,来不及了!所以碰到这个男女的感情,没有一点理性的人,一定会做出疯狂的举动,疯狂的举动。致令本来“非幻”之法也变成“幻化不实”之法。


    “不取无非幻”:“不取”,就是不取著。若自心不取著,则见一切没有“幻”与“非幻”之二法差别,本是一真所现。然于实修当中,欲“不取”须先“不缘”。又,“不取”即“不得”。此“不取”就是十二有支当中“取”支的还灭门。而于圆顿法门当中,古德皆说是紧要的下手工夫,也就是解脱之本,盖不起能取之心,不取内外根尘,则真、妄偕忘。“无非幻”,意思是无幻与非幻。以不取故,则幻与非幻皆不立,幻与非幻便成名言,而没有实体,皆不相干。“是名妙莲华”:“莲华”,喻真性,能出于污泥而不受染,如众生虽受长劫的沦溺;1040页,然真性不失,所以一切众生毕竟成佛,乃至“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这是《圆觉经》里面讲的)。是故“莲华”就是代表众生的本具、本自清净,不可污染、不可破坏的金刚佛性。(也因此佛法以莲花为表徵;也因此,诸佛菩萨之相皆坐(或者是立)大宝莲花之上。所以,那个也是表法的。表示诸佛菩萨皆以此本具金刚佛性为立足点,皆从此金刚佛性出生,皆住于此金刚佛性等义。)“妙”,不可思议之义,以真性长劫不动、不灭,似染而实不染,故名为妙。“金刚王宝觉”:“金刚”,就是坚固、不可破坏、能破一切,以此而代表般若之智或者是佛性。以般若之智能破一切无明、烦恼、一切诸障,犹如金刚;以佛性不动、坚固、不可破坏,故如金刚。“王”,就是至高,最上、至大之义。世间当然是国王最大了。“宝觉”,就是真性。


    “如幻三摩提”:“三摩提”,就是三昧,义为正定或者是定慧等持。所谓定慧等持,其实是来自同一个本性,才有办法定慧等持。意思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是均等的。其实这一句话更贴切应该讲:定如,慧亦如。这样答案就出来了。你要讲定慧等持,那怎么样才叫做等持呢?行者以般若智眼,如实观了一切法皆悉如幻。观一切法皆悉如幻,有什么好处?诸位!你要让他很痛苦的去执着,都不太可能,因为如幻嘛!所以失去的东西,你也不会觉得很可惜;拥有的东西,你也不会想要去占有它。为什么?都是如幻的东西,不实在的,这样子的话,你的日子就会完全彻底解脱。如是了悟已,其心不动,入于三昧,得无漏智,即名此三昧为如幻三昧。“弹指超无学”:“弹指”,是一弹指顷,就是极短的时间内。“超无学”,其境界也就是超越阿罗汉之所证;又,“无学”在此代表二乘。此言,于极短时间内,就超越了二乘所行境界。


    所以,佛常常开示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就是如幻三摩提。“阿毘达磨”:“阿毘”,就是无比。“达磨”,就是法。合言:无比法,以此法为从如来顶出生,所以这个法是最尊、最贵,是名“大佛顶法”,也就是最胜顶法。所以我们楞严法又叫做阿毘达磨法,是无上法!“薄伽梵”:翻译成有德、能破(能破无明)、世尊、尊贵。《佛地经论》说:薄伽梵具有自在义、炽盛(光明)、端严、名称(闻名称赞)、吉祥、尊贵等六义。以多义故译音而不译义。“一路涅槃门”:此为十方如来所共由的妙庄严路,所以由此而直通无上大涅槃之门。此经前四卷为大开圆解,是“悟门”;而我们这里所讲的是修门,而且是圆修,圆修就能开采圆满的清净自性,要圆修。圆是对偏讲的,偏有、偏空叫做偏;而这里是圆,圆就是不偏空、不偏有,称为圆。此处开示圆修,是“修门”;第八卷成就圆证,就是“证门”。所以,现在我们还在修门,前面解门讲过了、悟门讲过了,我们现在是修。


    【义贯】阿“陀那”乃行相幽“微”深“细”之“识”,由于此识中所含的无明“习气”种子熏转本识,因而“成”就了众生的生死业力的“暴流”;此识其体全“真”,而其无明习气之相乃“非真”,“恐”无智之人“迷”其妄相为真,或者是迷真作妄;1042页,故“我”于权小教中“常不开演”。众生以愚迷颠倒而以“自心”之见分“取自心”之相分,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整个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整个宇宙,其实统统是你的心的宝库,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如来藏性的东西,那么,我们能取、所取不断,就落入了凡夫的妄见。致令本“非幻”之法,亦“成幻”妄之“法”;若于一切法皆“不取”,则一切法皆“无”幻与“非幻”,幻与非幻皆悉不立,以“非幻”之法“尚”且“不生”,无有起灭,何况“幻法云何”而得“立”耶?如是顿了一切幻与非幻,“是名”为不可思议之“妙莲华金刚王宝觉”真心妙门,成就“如幻三摩提”;观一切法如幻、而其心不动,如是即得于“弹指”顷而“超”越二乘“无学”之境。“此”为如来之“阿毘达磨”(无比法),乃“十方”之“薄伽梵”(佛世尊)所共由之纯“一”直道妙修行“路”、通达无上大“涅槃”(一切法本不生不灭)之“门”。


    【诠论】关于阿陀那识,法相宗以之为第八识之别名;而地论宗、摄论宗以及天台宗皆以之为第七末那识之别名,彼论以为第七末那识执持阿赖耶为自我,就是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这称为第七意识。简单讲:就是第八意识加一个我执,加一个法执,这个就是第七意识。第七末那执阿赖耶为自我,就是以第八识的见分为自我,看到的东西就加上一个“我”,这个就是第七意识。故以之为末那识之别名。然据宗门之《楞伽经》、本经(《楞严经》)以及《解深密经》,则知阿陀那识实在是指阿赖耶识而言。阿赖耶之义为:“我、爱、执、藏”,此则与阿陀那识之执持义是相同的。至于末那识之行相则为“恒、审、思、量”,这个我们有讲过唯识学,统统讲过了。恒、审、思、量,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种烦恼相应,


    所以,师父为什么说:你要研读《楞严经》,要有唯识的基础、百法的基础、《大乘起信论》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楞严经》听起来,很累、也很吃力!而此“恒审思量”与“见、爱、慢、痴”之烦恼已是属于比较表面的心相,乃至属于心所有法的范畴,所以并不与阿陀那“极深细”之行相相应。是故应依了义经而理解,不应依不了义。所以依经而言,且以经证经,阿陀那识应是指第八识,而非其他。又,以阿陀那识即是“本识”,行相深细,凡愚不易正解,所以如来才常不开演;而这句话在本经当中,以及在《楞伽经》,以及《解深密经》当中,佛皆作如是说。如果将阿陀那当作是第七识,则有二种矛盾:一、第七识并非甚深微细、甚深细,没有!二、关于第七意识,佛于权教中并没有“常不开演”。故可以知道阿陀那识不是末那识的别名。而是指第八意识的微细识,我、爱、执、藏。


    底下讲:绾巾示解结次第,经文:【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沉垢。”】


    【注释】“祇夜伽陀杂糅精莹”:“祇夜”,就是重颂,也就是经文的长行文(散文)之后,再以韵文把前面长行的要义重述一遍,这重颂有两个作用:一、便于记诵、受持,因为颂体字数一定,梵文的原文又有押韵,有押韵,就像我们: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就是这个。我们以前念的诗啊、词啊、赋啊,有些还是要押韵。读来音调铿锵易诵;二、让听法者再把如来所开演的经义重点,复习一次。而“伽陀”,是孤起颂,也就是颂文之前,并无长行文来相应。又,有些颂文中所开演的意义,是在前面经文长行文中所没有的,这种颂文,其形式上虽是重颂(祇夜),而实质上却是孤起颂(伽陀),所以下文说的“杂糅”,其义就是指此而言;以佛在上面的颂文中所开演的,虽大部分是前面长行文中已说,但还有很多重点是长行文当中没有的,例如“六解一亦亡”那一段,或者是“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等皆是。这个都是孤起颂,前面长行文是没有的。


    1045页,“精莹”:剔透,犹如水晶,指如来的妙法偈,其形式杂揉了祇夜与伽陀,毫不死板,但其性质却都是一体精莹剔透。“心目开明”:“心目”,就是心眼,也就是道眼。心眼开明,就是见法清明,得到正解,乃至胜解。诸位!这个正解跟胜解,就是修学佛道的起步。换句话说:宁可百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走错路。就是这个道理!你第一一起步,走错路,就愈走愈偏....你发射太空船,要达到另外一个星球,差那个0.01的角度,你都到不了那个星球!所以,发心一定要....虽然发菩提心,就一定要发正等正觉的心,殊胜的佛陀的正解,一点都不能偏,这样子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按照如实佛所讲的、诸大菩萨所理解的正解、胜解去做。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


    “无遮”:“遮”,就是遮限。无遮限,就是无分别、无限制,指于布施会中,对一切圣凡、道俗、贵贱等一切人,平等同施,不论于财施、或者是法施皆然,这种布施法会即称为“无遮法会”。“六解一亡舒结伦次”:“六”,就是六结,喻六根。“一”,就是一巾,喻一真之名。“亡”,就是无,在此是指无用,不需要。若六结已解,则一真之名也是无用。“舒”,就是解。“伦”,就是类,这个法门之种类。此谓解开结缚的法门之种类以及修行的次第。“洗涤沉垢”:“沉”,就是沉淀。“沉垢”,沉淀在本识中的微细无明业垢。为什么要讲垢呢?我们说:暗藏在角落,很久没有清除叫做垢。一样的,我们内心的深处,从来就没有晒一晒,见光晒一晒!所以,我们那个棉被,久了放在阴暗处,要拿出来太阳晒一晒,打一打、拍一拍,比较不会有尘螨。


    在座诸位!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的人,就是把内心里面的尘螨拿出来晒,晒一晒!你愈掩饰自己的缺点,愈隐瞒自己的无明,你愈没有办法解脱!所以,如果有人说你坏话,或者是指引你、指导你、呵叱你,这个有时候反而是好事!因为自己的缺点看不清楚,讲太多的好话来赞扬我们,而我们又没有那个实力,就变成腐蚀我们,让我们产生错觉,以为我们真的有那么好。所以,万法唯心所造,就看你怎么样转这个念头?所以,真正有功夫的人,顺境、逆境,统统是善境。记得师父这一句话:有智慧的人,顺境、逆境,统统叫做善境;没有智慧的人,顺境会腐蚀,逆境会发怒,统统叫做恶境,就看我们有没有智慧?所以,应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这个垢,有时候我们要面对我们的心底的深层的污垢,就是要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缺点。


    沉淀在本识中的微细无明业垢。因为至此,与会大众多数表面上的浮垢或者是已经除灭,而沉淀在心底的,是故心相表面上已得清明,才能达到“心目开明”;但这只是“心表”的清明而已,而“心底”的沉垢犹正厚实未除,仍待以无上般若大智,方能照彻。所以古德说:修行是点滴的功夫;但圆满的佛道、究竟的佛道,却在最后那一刹那。换句话说:你今天所累积的善根、福德,就是为了那一念大悟前,做储备的资粮,做筹备的资粮,所有的福德、所有的善根,都集中在那一刹那,哇!原来我们的生命是如此的圆满,没有缺陷。所以,圆满绝对不可能在相,这相一定是有对立的、有能所的、有遗憾的。所以,简单讲:在相上追求的人,到最后就会落得非常悲惨,非常悲惨!


    经文:【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黎,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詶佛:“此名为结。”】


    【注释】“涅槃僧”:音译为泥缚些那,或者是泥洹僧;译为裙。十三资具衣之一,这个是戒律里面的,就是比丘有哪一些坐具、卧具、衣、钵,讲这一些的,这是十三资具衣之一。似尼众五衣中之下裙而稍异。义净之《南海寄归传内法傅》卷二载云:四部之殊,以著裙表异。这就是出家众的差别,四众就是在这个著裙的差别。那么,在汉传就完全没有了,我们出去,穿的是短褂、长褂,这个是中国的出家人,经过了改革;但是,一看就知道是出家众,与佛在世也就完全不同了,服装也不同。“敛僧伽黎”:“敛”,就是收。“僧伽黎”,大衣,也就是二十五条衣。此为如来整理内外衣。以前是一条一条,现在不是,现在我们那个红色的边边,几条几条的红边,框着红边的祖师衣,其实就是一个线一个线。以前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布不容易得到,所以一块一块,一块一块这样补起来....跟我们现在的北传所披的红祖师衣,是完全不一样了。(未完)







(文章转自  正见录  2019-10-28)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经讲解248:生活在二元对立的观念里面,你的苦就永远没有尽头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