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讲解37:当我们听到佛法,和要落实到真正的境界现前,要去超越过它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2-07 22:41 点击 748 次


https://mp.weixin.qq.com/s/0p48XpyjPK36mLh5yz1slw

(点击链接视频同步讲解)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4)行阴之生因---幽隐之妄想。这个[幽隐]就是微细生灭,用我们现在的名词叫做深层意识,就是难以觉察的意识。或者是用[潜移默化],大家听得懂的名词。经文[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这行阴就更微细了。


    注释:[化理不住]:[化理],迁化之理,指行阴。此谓行阴迁化之理,念念不住。[运运密移]:[运运],运行与运动。[密移],秘密推移。这就是我们现代人讲的叫做微细的新陈代谢,没有办法去觉悟。头发每天长一点点,秘密的在进行。指甲长了一点点,要经过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以后,才剪这个指甲,不容易觉察到。[曾无觉悟]:[曾],乃,却。谓自古至今却无一凡人能觉悟到此行阴的密移之相,所以佛陀是什么呢?佛陀就是观照人生和宇宙,彻底的觉悟的一个大圣人。所以一切的好话,佛都说尽了,什么是佛法?就是彻底解脱之法。什么是佛法?就是断烦恼之法。什么是佛法?就是得大自在之法。什么是佛法?超越轮回的大法,这是佛所证悟的,不再被这个生灭的缘起假相所迷惑。但是凡夫一个都没有办法觉悟。盖此乃圣人所证之境界,非凡夫能知能受。[此若非汝]:[此]指行阴。[汝]指汝心。谓此行阴若不是你的心的话。[云何体迁]:[体],身体。[迁],变迁。此谓,那么为何你的身体竟会随着它而变迁呢?[如必是真]:如果说这个身体是你的真心,谓如果说此行阴真正是你的心的一部分。[则汝诸行]:那么你现前的行阴相。[幽隐]:其生灭相,十分幽深隐微,甚难觉察。所以众生都不觉察,众生喜欢相的东西、名的东西,不喜欢内心解脱的东西,因为太难、太深!


    义贯:行阴迁[化]之[理]念念[不住],就是身心都是生灭变化无常,其生住异灭四相之[运]行与[运]动乃如秘[密]一般而推[移]。如人在少壮时,我们的指长、发]之[生]。如年老时,[气]渐[销、我们这个容]、面貌就渐渐的起皱纹。五十五岁,能够保持像我这样皮肤的,算很不错的成绩了!因为我象我妈妈的皮肤,先天性带来的,我妈妈以前就是个大美女了!你看她现在八十八,也长得很好看啊,只要不要去注意到皱纹,你只要看轮廓就好,不要看皮肤。是谁使之然的呢?是谁让它这样生灭无常?指甲长、头发也长、皱纹也越来越多,抹什么都没有办法呢?我们为这个就很苦恼了!殆行阴之所为也。这个就是相生、相住、相灭,这个相本身它就是会迁流的,生住异灭的。


    此诸相之生住异灭[日夜]互[相]嬗[代](就是天天都在不断轮流发生),每天都不曾停留过,所以不管你用什么化妆品,要让它停住这个岁月,那个叫做impossible,这个叫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只能暂时的保养一下,不要出来太难看!那这样就行。说我要永保青春!像秦始皇说要求这个不死之药,这个统统叫做妄想,这个色身是一定会败坏的。然而从古至今[曾无]一凡人能[觉悟]之。[阿难,此]迁流不息之行阴[若]果[非汝]心,[云何]汝之身[体]竟会随之而变[迁]呢?表示身体也是心影现的一部分。(可见此行阴并非不是你的真心。)意思就是不离真心。然而[如]果此行阴[必是真]汝心,那么[汝]云[何]于一生中,念念从来没有去觉悟、去觉知呢?(可见此行阴非即汝之真心。因为真心是如如不动的,不受迁移的。如此,是汝真心,或非汝真心,两者皆不可定。行阴之体既无有定实,即可知行阴本自虚妄。)[则汝]现前[诸行]阴相[念念]迁流[不停],且其生灭相幽深隐微,是故行阴[名为幽隐]之[第四妄想]。


    这个幽隐这样叫不够精彩,我要用一个例子来讲,这个为什么会这么样子的?佛陀告诉我们万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以前有一个主治医生,有学历,也很风趣,对待员工、护士都很好。有一个护士已经结过婚,人也长得不错,也很尽心尽力的在为这个医院打拼。两个人都各自有家庭,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常接触。但是二人都很了不起,都能够把持的住,只是彼此之间欣赏而已,并没有发生婚外情。两个这样朝夕相处十多年,医生突然暴毙,死亡以后,护士没有工作,暂时回到家,一个晚上她的头发全部都变白色。白天魂不守舍,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觉得很忧郁的样子,后来发现她爱上了这个医生。在世的时候,二人相处没什么感觉,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和欣赏。死了以后她忽然发现原来她爱的不是自己的丈夫,却是这个医生。结果她魂不守舍,饭也吃不下,很快就老化,因为她的心受到重大的打击。她先生不知道,一直告诉她,没关系,医生死了我们就另外找一个医院上班嘛!可是这个护士不敢讲!这个就是告诉诸位说这种近水楼台、潜移默化的这种力道,大到你没有办法觉察。


    所以佛陀说:比丘!欲来须避,如避火坑。所以法师我们就要互相勉励,还有这些庄严的比丘尼,一个身高175公分的比丘,有才干,又很有能力,又长得很帅的,这个法师,这一件衣服很难穿到临命终,因为欣赏他的人太多!你会看到一堆的仰慕者、粉丝,就一直围绕着,众星拱月,到最后如果触动他的欲望的时候,他把持不住就还俗!庄严的比丘尼也是这样子,以前也有长得很庄严的比丘尼,然后在家男居士就照顾她,后来这个比丘尼还俗,二人结婚!在在处处都在告诉我们念念迁流不停,这种行阴的微细生灭相,很难去把持住,非常困难!你不要看说这个法师长得很丑,也有一个长得实在是很丑的比丘,后来一看啊!还俗结婚了!我说喔!这么丑也有人要?他说看久了缘就浮,看久缘就来了。


    法师们,记得跟护法居士保持一个距离。虽然说高高或者是矮矮的,不过这个因缘就很难讲。我们的念念生灭的行阴是非常微细的。因此用这个医生跟护士的例子来告诉你,就是说当你的心已经被掉入陷阱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爱上了对方,都没有办法觉察,这个就是佛陀所讲的。因此佛陀对治的方法,就是说因为它很困难,无量亿劫来男女的欲望和感情的执着,本来就是很困难,所以,佛陀只有讲欲来须避,如避火坑,没有其它的办法!如果有人统领百万大军去攻打敌国,说打胜仗这个你要相信。如果有一个英雄好汉碰到大美女能够克制得住,你千万不要相信,天下只有柳下惠,没有柳上惠,只有潘安,大部分的人都是潘不安,困难!在佛教的角度来讲叫做业力,也叫做习气,难以观察的业力和习气。那么这个就是解释到行阴,就够精彩的!


    (5)识阴之生因---罔象之妄想。经文[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妄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你看看,后面还加个[微细])就是你不是二乘人,连阿罗汉都没有办法)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注释:[又汝精明]:[精明],精纯妙明,指第八识。[湛不摇处]:湛然不动摇之处。[名恒常者]:[者],语尾助词,表假定。谓如果即称这就是恒常不变性之本体的话。[于身不出见、闻、觉、知]:对众生身而言,则不出于见、闻、觉、知分别之用。可见此实为[六和合],这个是六和合。并非恒常如一的[一精明]。已经分开变成见、闻、觉、知了。[若实精真,不容习妄]:如果是真如自性,那不容许有恶习染污了,因为它如如不动。[精真],一精无杂,真实不虚妄。谓若此实是一精真实之体,则不应该会串习种种染妄。因为它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不受薰习。[奇物]:奇异之物。[忆妄俱无]:连忆忘都没有;谓虽没有专门去记住它,也没有故意去忘掉它。[前异]:先前所见之异物。[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其记忆却又能浮现,宛然如昔,就象从来没有忘失过一般。此为由前六识熏习之力,熏成种子,纳在八识田中。诸位,有了种子,将来有因缘就会开花结果。所以,你要在这个地方很注意你的起心动念,你是下什么种子!所以记得!发好心、讲好话、做好事,你这个种子要完全清净,纯一无杂,你的八识田中,将来就会开发成善的种子、智慧的种子。


    就像在座诸位,今天你这样来听经闻法,这个种下种子叫什么?叫做金刚种子。在座诸位!你今天来听楞严大法,用一句贴切的话就是说:你将来不得不成佛,你的善业一直在推动着你,不要小看这样来听一堂课、两堂课喔,听课就像磨刀,刀表示什么?表示智慧,每天你都在磨这一支刀,智慧做什么?就是要砍断烦恼。我们每天来听经闻法,虽然得到一点点的启示,哪一个例子、哪一句话、佛怎么说,那一句咬得进去(能入心),能够消化、吸收,一下子智慧现前就砍断了!我们以前觉得很痛苦的事情,现在觉得很好笑。


    有一位来听过《六祖坛经》的女居士,回去听了一、两年以后有所心得,她的老公在外面有女人,因为她这个事情发生后来我们才知道,八关斋戒,先生也不能碰,佛七说要持戒清净七天,说今天观世音菩萨圣诞,明天弥陀圣诞,后天生理期。她先生说那就没剩下几天了!算一算一个月没有两天,她学佛太投入了,没有照顾到这个家庭。先生外面有女人。结果虽然听过《六祖坛经》,也是自杀,没有办法,突不破那种感情,死了!所以说,当我们听到佛法,和要落实到真正的境界现前,要去超越过它,这个就叫做真的功夫!所以听经闻法有什么好处呢?二十年前,争的面红耳赤,二十年后,你会觉得那是一场笑话!如果说我今天是那个自杀的女众,我的老公这样子做,我要问她身上有没有一点钱?日子过得去吗?过得去,有汽车、有房子都是我的名字。好!老公叫做怎么样,叫做出租,因为汽车也有出租嘛!然后来听经闻法,每天躲在门缝里面偷笑,还笑到很有气质。如果说很有智慧的,刚好现在我五、六十了,刚好要学佛了,发生这种事情,好!就出租了。反正名下财产都登记我的,管他去做什么,钱比较重要,往生极乐世界比较重要了,哪管你那么多!放下!观念一转变过来,反而更好!也不要算每天心惊胆跳,喔!我今天八关斋戒、九关斋戒,你不要碰我,都不需要。他到外面对方代替你的任务,还不错呢!所以看你怎么样转这个念头。


    因此这个薰习力很重要的,所以今天你来听经闻法,听一句也好、听一个典故也好、讲一个故事也好,听得进去,会运用。记得佛法它的可贵之处,不是在听,要会用。智慧用得出来,境界现前,能转识成智,这个才是重要的!不是猛听,境界现前了,迷惑颠倒。要有骨气、有志气,又不常常生气,这个就是学佛的人。《楞严经正脉》云:[理实(依理而言)此识尚能忆持多劫(中)无量种习,就是种子习气,而令之)次第成熟,岂止(忆持)现生之多年乎?][有何筹算]:[筹算]就是筹量计算。有何可筹量计算的?也就是说记忆储藏的能力是没办法去计算的。例如此心中到底能忆持多少年,或多少事。[非是无流]:不是没有流动。[若非想元]:[想元]就是妄想之根元。谓此识阴若非前四阴的妄想根元。第八意识作为前七识的依据,为根本叫做根元。[宁受妄习]:[宁],怎么。谓识阴怎么会受前七识之妄习所熏?故可知第八识本身亦有极细的妄想性。因此唯识学上称第八识为[真妄和合]。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然此第八识极微细妄想性之消灭,若非你的六根(身心),已经达到能开合互用、体用圆通的地步,故能化[六和合]复归于[一精明]之境。[此之妄想无时得灭]:这妄想就没有能消灭的一天。《楞严经正脉》云:[A五阴始从妄想而生,虽(现)有而恒无,终依(颠)倒(妄)计而住。这个五阴,刚开始从妄想而生,虽然现有,就是你看的色、受、想、行、识,看的清清楚楚,而究竟其本体恒无,就是推究到本体,实在是本来无一物。就是彻底的分析,实在是恒无,色、受、想、行、识,一蕴都没有,照见五蕴皆空。B(因此变成)虽(实)无(而)恒有,五蕴本来实在是空,但是你现在迷惑颠倒,执,因为坚固妄想、因为虚明妄想、因为融通妄想、因为幽隐妄想、因为虚无妄想。(即)所谓‘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是故(若)二计不亡,二计就是二种执着(A跟B)不亡,则阴牢不可破矣。][故汝现在见、闻、觉、知]:[现在]就是现前存在的。[见闻觉知],此系含尝与嗅在内,共为六精。[中串习几]:[串],贯、惯。[几],微,微细。其中除了串习微细之妄想外。[则湛了内,罔象虚无]:[湛了],湛然明彻之体。[罔象],无像、无相。谓则于此湛然明了之体内,只是罔象虚无,若无不无,实在是无,但是看起来好象真的有。似有非有,看起来是有,但是你好好分析,真的没有,四大本空,无蕴无我。因此这第八识之体,凡夫便计之为命根,外道即认作是涅槃之体。所以众生很可怜的,这一辈子如果没有听到佛法,哪个人知道一切法无我呢?谁会知道呢?


    义贯:阿难,[又汝]识阴之[精]纯妙[明、湛]然[不]动[摇处],汝若[名]此即为[恒常]不变之性[者,如果你把这个当作是永恒。于]众生[身]而言,则[不]超[出见、闻、觉、知] 等分别之用,故知此识阴实为六和合,而非一精明,因为已经分开了。以[若]彼[实]是[精]一无杂、[真]实不虚者,则它必[不容]串[习]种种染[妄](譬如纯金不应混杂泥沙)。以[何因]缘[汝等]若[曾于昔年睹一奇]异之[物],虽[经历]深[年岁]久,连[忆妄俱无],你[于后]来[忽然覆睹]先[前]所见[异]物,却又能令[记忆]浮现,[宛然]如昔,[曾不遗失?则]可知,[此]八识[精了]于其[湛]然[不摇]之体[中],系[念念受]六识之见、闻、觉、知及七识所[熏],无有停息,其数无计,难以计算。[有何]可[筹]量计[算]的?所以,第八意识就是大仓库,善的种子、恶的种子、是的种子、非的种子,统统种进去了。


    众生就是种不到佛的种子。在座诸位,师父赞叹诸位,就是你们现在在种什么?在种成佛的种子,未来你们一定会成佛![阿难,当知,此] 第八识[湛]然不摇者,并[非真]常不可动摇之性。[如]深沉[急流]之河[水,望]之[如恬静],正因其[流急]而深故[不见]其动,[非是]真[无流]动。此识阴[若非]前四阴妄[想]之根[元,宁](怎么会)[受]前七识之[妄习]所熏?故可知第八识亦有极微细之妄想性。然此极微细妄想性之消灭,若[非汝]之身心[六根]已达到[互用开合],体用圆通,化六和合复归于一精明者,[此之妄想]即[无时]而[得灭]。把六归一,其实都是在同一个心性,眼见是那个心,眼见心打结,其实还是同一个心。耳朵听声音心打结还是那个心。所以一条毛巾打六个结,都是同一条毛巾,佛的比喻就是这样。眼耳鼻舌身意所打的结,其实都是同一个心,[结]就是烦恼。[故汝现]前存[在]之[见、闻、觉、知]、尝、嗅六精,其[中]除了[串习几]微之妄相外,[则]于此[湛了]之体[内],但是[罔象],罔象就是无象,就是[虚无],若无而不无,似有而非有,是故识阴即是[第五颠倒]之[微细精想]。[阿难,是五受阴]即是由以上所说的[五妄想]所[成]。


    诠论:《楞严经宝镜疏》云:[良以众生自迷如来藏性,而有妄色妄心。身心统统是妄,因为它不是永恒的东西。(复)依此色心,而成五阴,[色]就是色阴,[心]就是受、想、行、识,纳归于心,识阴。所以五阴就是色心二法。(因此)故有世间凡、圣(之)差别也。若以众生知见,执此五阴为实有者,如果你拼死命的坚固妄想,执着这个色身以为是真的有,那么即(成)世间法,牢不可破。若以二乘知见,执此五阴为空寂者,即(成)出世法。若在诸佛菩萨,善得中道,了色即(是)空,达空即(是)色,即为出世上上法。就是用透视的办法,见一切相就知道它是空,空没有关系,不坏缘起,食衣住行、行住坐卧都可以动作。五阴当体即空,色、受、想、行、识,无一法不是空。行住坐卧也是空,但是行住坐卧不离缘起。色受想行识也不离缘起。所以,所有的千差万别的缘起,回归一个如如不动的心性。


    一个如如不动的心性,可以展现在无量千差万别的缘起,所以这个就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此)乃第一义谛,不思议境界也。设若离此五阴之法,则五乘圣教亦无安立之处也。你不讲这个五阴,五乘圣教就是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则五乘圣教亦无安立之处也。以(此之)故,(此五阴)迷之则凡,悟之则圣,皆不出此。简单讲就是把身心看得破,放得下,生活愈简单愈好,不要奢侈,不要豪华,不要贪求享受。知道此身必坏、此身必死,把我们这个小我,牺牲奉献成大我。把这个小我的执着心放开来像宇宙,你尽管舍,佛不亏待你,释迦牟尼佛的用心就是这样子。(未完)





(文章转自微信 梵音极乐  2019-04-17)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讲解37:当我们听到佛法,和要落实到真正的境界现前,要去超越过它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