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教教育 >> 教理文章
佛教教育
夏天来了,一文带你了解佛门重要节日:结夏安居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6-01 22:44 点击 962 次




    什么是结夏安居?


    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五日至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的日子。在此期间,出家众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又叫僧自恣日。而由于僧众精进修行,十方诸佛心生欢喜,所以七月十五这天还被称为佛欢喜日。佛陀曾指导目犍连于此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僧众,以此功德救拔其母堕落饿鬼道之苦,此即为盂兰盆法会的由来。佛陀所有系统的说法,大都在夏安居的时候,期间集合各方弟子于一处,讲述修行法门及宇宙人生的真理。后来大乘经典的结集,大都是佛陀夏安居时所说的言教。


    结夏安居的缘起


    地处亚热带的印度,气候热多雨,夏天的雨季长达三个月,虫蚁繁殖迅速,草木生长繁茂,出家人为避免出外托钵行化时踩伤虫蚁与草木之新芽,招引世人讥嫌,于是规定在雨季里避免外出,聚居一处,安心修道,称为“结夏安居”。


  而佛陀在世最初时,并没有夏安居。全年内僧人只要觉得时机合适就外出化度、讲法。如果发现一个地方安静,会去那个地方修习禅定。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僧众都得长途行脚。这些地方远离都市,处于边远的农村、山区或沙漠。


  印度雨季长达三个月,瀑雨水涨,僧众往往在大水里漂失佛陀规定要携带的法衣、僧钵、卧具、针筒等资具。此时新出的稻苗看上去像草一样,僧人就常常误踩倒了新出的稻苗,使农民很痛心。


  有居士见而诽谤:“沙门释子不羞愧,一年到头行走却不看季节气候,漂失衣具,踏杀生草。外道尚且有三月安居,连虫鸟也有巢窟安住,沙门释子为何这样做?”僧众听了很惭愧,其中有乐持比丘,以此请示佛给个办法。佛陀教诫:“雨季时连鸟都不出巢。为什么僧人不可以聚居一处呢?”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佛陀治制僧人雨季须结夏安居。僧众安居一处,不得外出打坐、讲法,要聚居一处精进修行。在家人想听僧人讲法,需要到寺院里来。佛陀设此戒缘起就是为了避免在家大众对出家弟子的诽谤。


  从此,出家五众皆遵制安居。安居时候,比丘与沙弥可在一起安居;比丘尼与沙弥尼、式叉摩罗在一起安居。


结夏安居与戒腊


  最殊胜的具足戒比丘僧团内部,唯一用来排定身份的标准就是戒腊。 戒腊指僧侣受具足戒后结夏安居之年数,每年参加夏安居为一腊。


  《毗尼母经?卷六》就戒腊之多少而立下座、中座、上座、耆旧四阶。以无腊至九腊,称为下座;十腊至十九腊,称为中座;二十腊至四十九腊,称为上座。五十腊以上而受国王、长者、出家人所敬重者,称为耆旧。按照制度,如果出家10年,却只参加过2次结夏安居那么只能算2腊而已,只称下座;结夏从20次(也就是20年)——49次以上才可以称为上座和尚。


结夏安居的仪轨


  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在安居之始,得举行一定的法会仪式,以公告安居开始。元代以来,安居仪式都在安居开始前一天举办,由长老大德讲解各项礼仪,以令僧众于安居期内能专心精进修道。近代安居仪式大多订在四月十五日当天举行,安居时必须划定区域以为活动范围,称为“结界”,除为父母、师长、三宝之事,不得出界;而后行“受筹法”,集合大众,统计结夏人数。受筹法圆满后,第二天安居正式开始。僧侣受具足戒后经过一个夏安居,出家又多了一岁,这是出家人计算戒腊,以定长幼次序之法。


  1、“受筹法”其程序为:一、洒扫敷座;二、晨斋预白;三、鸣钟集僧;四、入堂恭摄;五、受筹羯磨;六、行筹白数。


  2、受筹法圆满后,第二天为安居正式开始(四月十六日),也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如受筹法一样,要洒扫敷座、鸣钟集僧、行筹白数等,然后大众依序入座。首先由二位上座到别屋,互为答问,叙说安居事宜,其余人等再依序到二位上座处说安居之事;说毕返回大殿,等所有僧众作法圆满,共同礼佛回寮,如此安居正式开始。


  安居圆满则称为解夏、解制或安居竟。据《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犍度》载,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解界、结界、受功德衣等四事。即安居九十日的最后一晚,大家仍齐聚一堂,检讨各人在三个月期间,言行有无违反戒律,也可互相指出对方的错失。若有犯戒者,则要当众忏悔,称为自恣,这一天就称为僧自恣日。此时大众人人身心清净,甚至有人因此证悟,佛陀感到欣悦欢喜,故又称佛欢喜日。


  一、界相
  东以百岁为标,南以天台为标,西以小天台为标,北以塔林为标。


  二、受筹仪规


  1、准备
  (1) 悬牌一面云:今日受筹,明日安居
  (2)供两牌位:南无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佛。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3)一筹盘一空盘。(筹盘上可放些香花)


  2、打板集众,迎请主法,唱炉香赞


  3、礼拜说法,(指主法和尚)
  (1)至诚作观礼拜,求诸菩萨慈悲加被,九旬之中,精进办道,无诸魔障。三拜。
  (2)至诚问讯愿为拥护,使我等内魔无娆,外障潜消。三问讯。向上。
  (3)顶礼和尚三拜。和尚云:礼佛一拜。拜已,和尚云各序坐。
  (4)行筹至诚顶礼三拜,问讯,长跪。


  ① 行香水手巾云:八功德水净诸尘,盥掌去垢心无染,执持持戒无缺犯,一切众生亦如是。
  ② 受者胡跪取筹,偈云:金刚无碍解脱筹,难得难遇如今果,我今顶戴欢喜受,一切众生亦如是。
  ③ 放空盘内偈云:具足清净受此筹,具足清净还此筹,坚固喜舍无缺犯,一切众生亦如是。
  ④ 行香水时,俱至佛前,以筹盘放在空盘上,顶礼问讯,长跪,取一大筹,双手横棒,高声明报云:岁次戊寅年,夏三月,安居会上,娑婆教主本量师释迦牟尼佛,受第一筹,后一拜,再行和尚筹等。
  ⑤ 结束时,行筹收筹后,俱往韦驮前,顶礼如前叹手,执大筹,高声报云:岁次戊寅年,夏三月,安居会上,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受最后筹,一拜后,全结束。
  ⑥ 全结束,行筹收筹到屏处数明,为首收筹者,高声报云:岁次戊寅年,夏三月,安居座中,比丘几十人,沙弥若干人。
  ⑦ 和尚报云:同居大众,合人共收摄身心,九旬之中,努力为道,受筹已完,念偈回向。


  (八)大回向 受筹功德殊胜行。


  三、安居仪轨


  (一)准备
  1、客堂前,悬牌一面,上书“安居”二大字
  2、打板集众,迎请主法法师
  3、唱炉香赞


  (二)和尚表法
  1、至诚礼拜,恳祷诸佛,愿慈光加被,夏中精进修行。三拜
  2、至诚礼拜,仰祈护佑,使我等九旬修道,魔障潜消。三拜
  3、至诚礼拜,解惑释疑,顶礼依止和尚三拜


  (三)安居者随具三拜,长跪、合掌、作如是白:大德一心念,我某某比丘,今依某某某寺僧伽蓝,前、中或后三月夏安居(三说)。师云:知莫放逸。答:受持。再云:依谁持律。答:依谁谁大和尚。又云:有疑当往问。答:尔


  (四) 回向:结夏功德殊胜行


  四、自恣解夏


  何谓自恣
  1、夫九旬修道,精练身心,人多迷已,不自见过。理宜仰凭清众,垂慈诲示。纵宣已罪,恣僧治举;内彰无私隐,外现有纯净,故曰自恣


  2、自者自已有过,自不自非;恣他举明。令改过从新也


  3、自各自也,恣任意也。谓各自任意,随人举过。又名随意;谓随他人之意,而恣举其所犯也


  自恣缘由
  原以佛制比丘,当互相规谏,故六群比丘,即妄举清净比丘罪。佛言:应先求听。六群嫌清净比丘求听故,妄从清净比丘求听。佛言,具五德者,方可求听。六群不受五德求听。佛言,安居竟应自恣,自恣即是听故。不应一时自恣,听一一自恣,不应随意自恣,应次第自恣,应差具五德人受自恣


  五德有二种:
  (一)第一五德。1、不爱。2、不恚。3、不怖。4、不痴。5、知自恣不自恣
  (二)第二五德。1、知时不以非时。2、真实不以虚妄。3、利益不以损减。4、柔软不以粗犷。5、慈心不以嗔恚。


  自恣程序
  (一)尼众差使法
  大德一心念。某寺比丘尼僧和合,僧差我某甲比丘尼,来请自恣。


  (二)问缘索欲法
  大德(娣)僧听,今白月十五日,众僧集某处自恣。


  (论云:有五种与欲自恣法。一者,今日僧自恣,我与僧自恣。二者,我白自恣。三者,为我故自恣。四者,口不能言者,手作说相,亦得与自恣。五者,语虽不了,亦是与自恣。应对受者,作如是言。)


  大德(娣)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比丘尼),如法僧事,与欲自恣。


  (三)敷坐请师法
  闻钟声,大众齐集作法处。由首领引执香、引磬随后,请方丈和尚。礼佛后,至韦驮前一问讯,后拈香又三问讯。然后,大众齐向韦驮三问讯。顶礼和尚三拜。


  (四)集僧作办法
  大德(娣)僧听,众多比丘比丘尼,我受彼欲,彼如法僧事,与欲自恣。一说。尚云:善。答:尔。一叩而起。和尚问云:谁遣比丘尼,来请见闻疑三事自恣。(若无者答)此处无尼,来请见闻疑三事自恣。


  (五)和尚略宣教诫
  汝等比丘尼谛听:今乃九旬夏罢之期,说罪除愆之际。五篇禁制,八敬森严。凡比丘尼,应当依随大僧安居,半月乞求教诫。岁终比丘随意,应须来请自恣,方不负登坛受具,阿难请度。不然,则乖违佛制,徒有其名,尔等当束敛身心,精修善法,以戒为师。谨慎莫放逸。答:依教奉行。一拜而起。大德僧听,比丘僧夏安居竟。某寺比丘尼僧夏安居竟,僧差我某甲比丘尼,说三事自恣见闻疑。大德僧慈悯故语我,我若见罪,当如法忏悔。三说。良久,然,如是,汝传教敕,敕诸尼众,如法自恣,谨慎莫放逸。尼答:依教奉行。礼谢而退,还寺中。


  岁次某某年,自恣会上,座中比丘比丘尼,几百几十几人,沙弥沙弥尼几人。首行云:为僧行舍罗竟。尚埋头苦干:善。众齐答:尔。


  (五)白僧随意法
  大德(娣)众僧今日自恣,我某甲比丘比丘尼亦自恣,若见闻疑罪,愿大德(娣)哀愍故,语我,我若见罪,当如法忏悔。三说。彼云:善。答:尔。一叩而起。


  (六)对首自恣法
  二长老忆念,今日众僧自恣,我某甲比丘比丘尼亦自恣。云:善。答:尔。


  (七)心念自恣法(尼无)
  今日众僧自恣,我某甲比丘清净。三说。


  (八)遵制结示法
  和尚云:今日如法,如律,自恣已竟,名为解夏。准安居犍度云:四月十六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夜分尽讫,方名解夏已竟。回向:自恣功德殊胜行。


结夏安居的中国化


  中国安居制度虽承袭于印度,但并非完全沿用全部内容,而有部分变通之处。古德按气候及风俗民情的实际状况,一般以每年农历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而此时期正值中国的夏季,故称夏安居。


  中国行安居的制度是开始于姚秦时代,其时由于《十诵律》、《广律》等的传译,都详细解说安居的作法,中国僧人乃依之而行结夏。唐宋以降,安居制度逐渐成为禅宗丛林道场的清规之一。


  根据中国佛教的特色,以及中国气候冬天寒冷,僧尼也不宜外出等原因,我国汉地佛教丛林又按照夏安居制度制定了冬安居制度。冬安居的时间从阴历十月十五日开始,到次年正月十五日结束,也是三个月。十月十五日叫做结冬,又叫结制;正月十五日叫做解冬,又叫解制。


  近代有些寺院道场更进一步实行“两解两结”、“结夏讲经”、“结冬参禅”、“冬参夏讲”的常规制度。


  夏安居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佛教的礼仪。阴历四月初十,新戒们己受完“三坛大戒”,功德圆满。有的回到本庙,有的则自愿留在丛林,准备进入禅堂继续学习3本丛林的常任僧人,也可以进一步深造。学习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聆听方丈、“四大班首”等的开导,聆听本堂法师或外地高僧讲经,加强学佛信念和佛学水平。二是学习戒律和日常礼仪,懂得佛门规矩,便于弘法利生。三是学习参禅打坐,讽经持咒,敲打唱诵及念普佛、放焰口等各种佛事,作一名如法的僧人。夏安居期间,每天五堂功课,上殿、过堂、念佛、拜仟等,十分忙碌。


  禅宗冬安居的主要内容是参禅打坐。这是修习禅定功夫,求得开悟证道的重要门径。这时,各大丛林,特别是全国著名的禅林,有许多各地的云水僧前来专修禅法。加上原有的僧人,丛林显得更忙碌,但从表面上既看不见也听不见。因为僧人们都集中在禅堂内静修,外面没有丝毫声响。其修行的仪式称为“打禅七”。“打七”是以七日为一个周期,在七日之中,专心参究,称为“一七”,直到第七个七日,称为“七七”。从阴历十月十五日起,到腊月八日止,要包括“七七”四十九天。每打“一七”的开始和结束,称为起七和解七,各有规定的仪式。


  净土宗在冬安居中也举行“打七”仪式。净土宗以专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祈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的。所以,他们的修行仪式是在七日之中,以念佛、拜佛为主,伴以引碧、木鱼之声。净土宗“打七”叫做“打净七”或“打佛七”,平时也可以举行。在冬安居中,“净七”通常也是打“七七”四十九天。


羯摩出界法与破夏


  安居期间出家人“形心摄静为安,要期在住为居”,一般情况下在界定的安居范围内精进修道。如遇下列情形,始可迁移,否则犯戒。即:一、起火燃烧;二、毒蛇骚扰;三、水淹;四、国土不准处;五、盗贼;六、眷属骚扰处;七、有女难处等。
  但有事需要外出且能即日归回者,可准许外出;或有特殊事宜,获得僧伽之认可,以七日、十五日等为期限者,亦可准许外出,此种方法称为七日法、受日法。若有违规者,即为“破夏”。


  相应仪轨被称为“羯摩出界法”:“律中佛言:安居比丘,若有佛、法僧事等。七日不及还,听受半月法去;再不及还,当受一月法去”。


  一、对首受日法


  (一)先启大和尚,称量见可


  (二)至一比丘所,陈白其情。云:大德一心念,我某某比丘,今受七日法,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白长老知(三说)。问云:善。答:尔


  二、警示出界法


  和尚云:虽然受得七日半一月假,身虽出界外,而心中常常要忆念在界内,莫要放逸。日课照常做,事讫即还界,不许定要等日期完放回,若事完故意在外不还,虚废时光者,即名破夏,不成安居


  三、心念受日法


  我某甲比丘,今受七日法出界,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


  破夏有十种过失:


  1、为诸佛所呵。2、为诸天世人所呵。3、破夏。4、得罪。5、不得功德。6、不得五事利。7、不得摄施。8、不得安居衣。9、恶名流布。10、后堕入地狱。




    问:居士如何护持安居期间的师父们?


    若非特殊因缘需要邀请弘法或提供修学机会,尽可能不要邀约出家人外出。


    乘僧众云集丛林的好机会,多去寺庙请教佛法。


    提供充足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护持出家人安心修道。


    问:我是在家佛弟子,也要安居吗?


    佛制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等出家五众应行安居,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则可不行安居。


    但是作为佛弟子,在家居士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生活的情况下学习安居所包含的慈悲、精进精神。




(文章转自 禅文化网 2018-05-10)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夏天来了,一文带你了解佛门重要节日:结夏安居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