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经讲解244:人死时根尘俱舍,而闻性仍是继续再作用下去,助念多么重要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8-24 15:11 点击 153 次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说三摩修法 令从耳根一门深入 解六结 越三空-17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舜若多神叫做虚空神。历劫以无身为苦,佛放光拔其苦,映令暂现有身触,乐不可言,其质如风,然其体元无,故虽无身,也能觉触。“久灭意根”:久灭了、已经灭了第七意识粗分之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心念”,就是指第六以及第七识。因此,大迦叶尊者得以圆明了知,并不因第六以及第七识心之念。所以可以知道,虽无意根,也能了知;因此可以证明了知并不在意根。


    【义贯】“阿难,汝岂不知”现“今”在“此会中”的“阿那律陀”虽“无目而”能“见”?“跋难陀龙”龙王虽“无耳而”能“听”?还有“殑伽神女非”用“鼻”而“闻香”?又,“骄梵钵提”以“异”于常人之“舌”而“知味”?又,“舜若多神”虽“无身”根而能“觉触”?这都是由于“如来”在三昧“光中”加持“映”照“令”其体“暂”时显“现”若有身根,然此身根“既为”如“风”之“质”,所以“其体元”实“无”。尚有,“诸”已证“灭尽定,得寂”谛之“声闻”乘人(阿罗汉),例“如”于“此会中”之“摩诃迦叶”不但第六意识不起,而且“久灭”第七识之粗分“意根”,所以他得以“圆明了知”诸尘,然却“不因”第六或第七识“心”之“念”。


    经文:【“阿难,汝今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注释】“内莹发光”:“内莹”,就是内在的本自光明之性。诸位!那个“光明”不要作光线的解读,那个“光明”是指智慧的意思。千万不要把它说:喔!那里面有像太阳这样的光。那是不对的,那观念是错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怎么把“光明”解读成光线呢?那是指智慧的意思。内在的本自光明之性。“发光”,显发其本有之光,了无障碍。“如汤销冰”:“汤”,就是热水、滚水。“销”,就是销融,融化。“聚见于眼”:聚其能见之性于眼根。“若令急合”:“急”,就是很快,突然。“合”,就是阖眼。如果教他很快地合眼。“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他们眼一闭之后,暗相就现在其前,眼前就是一片黑暗。此时如果有人站在他前面,他对此人的六根就黯然莫别,乃至此人的头和足对他来讲,都是差不多的(是相类似的),因为无法以眼见来分别的缘故。“循体外绕”:如果他以手在那个人的身体绕行一周,也就是触摸,触摸。


    你看看我们这个盲胞,眼盲的人,他在替人家做这个舒缓筋骨的时候,他的头,摸头就知道头,摸脚就知道脚,摸手就知道手,他就不会转错。所以意思就是:觉性是一样的意思。我们现在盲胞在替人家推拿、舒缓,赚一点钱,你看这个盲胞很少说出错,为什么?手的觉性、触觉,跟眼是一样的,眼靠明、暗;可是这个身体的触尘靠合。所以你看,这个盲胞在人家推拿的时候,摸脚知道脚,摸手知道手,摸头就知道头,觉性是一样的。所以,修行人都是一样,觉性都是相同的。(就是触摸全身一遍。)“彼虽不见,头足一辨”:虽然看不到,但头跟脚一摸就能分辨,何者是头,何者是足。“知觉是同”:所以可以知道,用眼看以及用手摸的觉知辨别之性,是相同相通的。“缘见因明”:“缘”,就是能缘。“见”,就是见性。“明”,就是明相。此言,世间人以为见性之缘,必须依靠明相,也就是说,必须有明相才能看得到。“暗成无见”:若暗的时候变成“无见”(就看不到)。“不明自发”:但是合眼人,对彼前立之人黯然不明,欲自然能发其他种类的知觉。“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昏”,就是令能见之性昏黯而无觉。


    【义贯】“阿难,汝今诸根若圆”满“拔”脱“已”,则“内”心一真“莹”耀之性即得显“发”本有的“光”明,“如是浮尘”六根,“及”映在浮尘六根之上的“器世间”如山河大地、万象森罗等“诸变化”影“相”,诸位!变化的东西,它就是无常、就是生灭,到我们心中就变成只是影像而已。而我们现在,记得!你照过相,万象照过来,就是内心的影像,所以,没有一件东西是真实的。说:我对你这个人印象不错!你看,它还是一种象。印象那个象,跟那个外在的相是不一样的字;但是,答案是一样:都是影子。所以我们照相,其实是照到一个影像。因此我们就是执着这个内心所现的影像为真实,因此你有种种的痛苦、挫折、不舍,都是因为着这个假相。诸位看,皆立时“如”滚烫之“汤销”融“冰”块一样,“应念”就皆“化成无上知觉”。


    “阿难,如彼世人聚”集其能“见”之性“于”其“眼,若令”他“急”速闭“合”其眼,其眼一闭那么“暗相现”在其“前”,所以此人即见其前面纯是一片黑暗。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站在他前面,他对此前面人之“六根”也就是因外境之“黯然”而不能辨识,所以那个人的“头”与“足”对他来讲可以说是“相类”似,无法分辨。如果“彼”闭眼之“人以手循”此面前人之身“体外”围触“绕”一匝,“彼虽不”以眼“见”,但对“头”与“足一”摸即能分“辨”何者是头、何者是足;可见,身触与眼见的“知觉”之性“是”相“同”的而且是相通的。世人、世间人都认为能“缘”之“见”必“因”于“明”相,须有明相方能有见,“暗”的时候即“成无见”;但合眼之人对站在他前面的人,虽黯然“不明”睹,看不到,黯然不明睹就是不能有光线,所以,也没有办法看清楚。但是“自”然能“发”觉知,觉性是一样的。“则”可见“诸暗相永不能”令能见之性“昏”黯无觉。所以,由这一点就知道,残障的人也可以学佛,正常的人可以学佛,更要学佛!是不是?所以学佛不论老少,男女老幼都可以学佛,在这里你就看到,觉性都是一样的嘛!(也就是:明与暗皆无碍于能见之性)。因此“根”身与“尘”境“既”已“销”融,不复成碍,“云何”本“觉”妙“明”之性还会“不成圆”满殊“妙”之用呢?


    底下这一段是:离尘无体性就是断灭,岂可为因?这个我们解释过好几次了,识心分别,离尘无自体性;我们真如常住之性、佛性,是离尘有自体性的。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注释】“因地觉心”:于因地中发起觉之初心,也就是,初发菩提心。“欲求常住”:“常住”,就是常住之佛果。此言:欲求无上菩提常住不生不灭之佛果。“要与果位名目相应”:谓于初发心时,其心即须要与果位之名目相应。果位之心名目就是不生不灭之心。所以初发心时,其心须与不生不灭之心相应,所以绝不可以生灭之心来求不生灭之菩提。“庵摩罗识”:义为无垢识,又称白净识。迷位之中,本识名为阿赖耶,佛果位中就号为庵摩罗识,此识善能分别一切诸法,而无染著。所以密教将庵摩罗识立为第九识,此识唯佛独有。“如金刚王”:“金刚”之义为坚固、不可破坏,而能坏他。“若此见听”:“见”,就是能见。“听”,就是能闻。“见听”,就是能见、能闻等六根。“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明暗、动静、通塞”,就是六尘。如果见闻等六根,离于明暗等六尘,毕竟无自体可得。意思就是:依他起的意思,能、所都是依他起,都不可得。阿难在此即指佛在前面所说,根之能见之性若离所见之尘,毕竟无体可得。哪一个眼睛可以离开这个外尘有体性可得?对不对?哪一个人的耳朵可以离开这个外尘,而有听质呢?当然都要用....有能缘心,一定要有假相、外相的尘。只有本性不用,本性不用尘、也不用根,本来就存在,借根寄发、发明。(阿难在此即指佛在前面所说,根之能见之性若离所见之尘,毕竟无体可得)需要有“所见”才能显出“能见”之功。“犹如念心”:“念心”,就是指第六识心。


     997页,“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为什么要以这毕竟断灭的“无体”之法,作为本修因呢?阿难以为既言发心,当是依六识心而发,这个就严重的错误了!因为小乘权教之所谓“心”,只涵盖六识心而已。这是由于小乘之人,以机浅故,如来多不予开示八识的深理。以八识之理甚深微妙,唯菩萨方能堪知见修行。所有佛在《解深密经》当中这么说:“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就是你要认识微细的八识,除非有因缘,而且根器要够,否则我于凡愚不开演。诸位!这个凡“愚”是指什么?凡“愚”是指阿罗汉,连阿罗汉他都没讲到第八意识了,还不是我们所谓的愚痴的人、凡夫愚痴,这个“凡愚”不是凡夫跟愚痴。阿陀那识就是阿赖耶识的别名。“凡愚”是指凡夫与二乘;以二乘人无菩萨之深智,所以称为愚。因此,阿难一闻佛说“发心”,他便以为当然是依六识心而发,然而他又已知六识心为念念生灭,离尘无自体性,所以他把六识心称为是“毕竟断灭”之心:由是之故,他便质问于佛:怎么可以无常断灭的六识心,去求如来常住不生灭的果?这么说来,佛岂不是自语相违?


    【义贯】“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先前所“说言”:汝等决定发菩提心,则于“因地”当中发“觉”之初“心欲求”无上菩提“常住”不生不灭之佛果,其初发心酒需“要与果位”心之“名目相应”(也就是应以不生灭心来求不生灭果。)“世尊,如”佛“果位中”之“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菩提果德当中之“名”目,其“称谓虽”有“别”,然皆同样是“清净圆满,体性坚”固“凝”然,本不动摇,犹“如金刚王”,于世间一切物中,最尊、最胜、最为坚固,“常住不坏”。但是“若此”能“见”、能“听”闻等六根,“离于明、暗、动、静、通、塞”等六尘之相,“毕竟无”自“体”可得,“犹如”前六识之“念心”,若“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世尊却教我们要“将此毕竟断灭”之六识心“以为”本“修因”,而“欲获”得“如来”所证之菩提、涅槃等“七常住果”?所以修学大乘的人,福报够大了,知道有一个八识、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如果是小乘人,只要能、所把它放下,就认为相当有成就了,这个就是偏空涅槃。所以修大乘,直趣成佛之道。


    经文:【“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恡。”】


    999页,【注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见”,指见根之性。若离于明、暗二尘,见根之性毕竟空寂。“如无前尘,念自性灭”:“念”,就是识心之念。如无诸尘现前,则识之能念之自性就灭去。“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我以此理进而思、退而想,前后反复推究,循环不断,微细地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则发觉本来就无我心,以及我的一切心所。“心”为心之本体;“心所”为心之作用,我们在《百法明门论》都讲过了,心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心王就像国王,所就像大臣,国王出去,大臣一定陪着国王出去,心王、心所是不相离的。心为心之本体,心所为心之作用,全称为心所有法,以这些心所之作用是属于心体的,所以称为心所有法。“将谁立因,求无上觉”:既然心、心所法皆是空无,那么要用什么来立为初发心的本修因,以求无上菩提呢?“湛精圆常”:这是指六根为湛然、精明、圆满、常住。1000页,“违越诚言”:“违”,就是违背。“越”,就是过,犯,侵犯。“诚”,就是实。此谓,既说六根圆常,又说离尘无自体性,岂非自语相违,而违背了、超过了诚实之言。“开我蒙恡”:这个“恡(同“吝”)”,是执吝不舍,在这里是指不舍愚见。开导我的昏昧、昏蒙,以及执吝不舍之愚见。


    【义贯】“世尊”,如世尊言,“若离”于“明、暗”等尘,“见”根之性“毕竟空”寂;如来又言,“如无”现“前”之“尘”,则识心之“念”之“自性”即“灭”去。我以此理“进”而思、“退”而想,前后反复“循环”不断,“微细”地“推”究研“求”,则发现“本”来即“无我心”体“及我”之“心所”;然而,若心与心所皆无,则“将谁”来“立”为本修“因”,以“求无上觉”道呢?然而,“如来先”前却“说”六根体本“湛”然“精”明、“圆”满“常”住;如是岂非自语前后相“违”背、超“越诚”实之“言,终成”游“戏”之“论”,不能当真?若如此者,“云何”可以说“如来”是“真实语者”?我实不解,“惟”愿如来“垂”示“大慈,开”导“我”之昏“蒙”执“恡”愚见不舍之心!底下是:击钟验闻性不断。那么我们上个礼拜,大家都回答得很好,都回答得很好,速度又快,所以这一段念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经文:【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注释】“心中徒知颠倒所因”:心中徒然知道颠倒因之所在。意思就是,光是知道,但却不能应用。“真倒现前,实未能识”:但是等到真正的颠倒现前的时候,正要让你、告诉你何者是真正的颠倒,你却弄不清楚,还是颠倒!你却不能识得;例如你种种的疑惑常常不断,这就是真正的颠倒!


    【义贯】“佛告阿难:汝学”偏于“多闻”,不勤修三昧,所以只能断见惑,而思惑却全在,因而“未”能“尽诸漏”。以致你“心中徒”然“知”道“颠倒所”在之“因”,然而你对正理的疑惑常不断生起,此即“真”正之颠“倒现前”,而你“实未能识”得!“恐汝”虽表现得似有“诚心”,然实“犹未”真正“信伏。吾今试将”以“尘俗诸事”作例子,“当除汝”之“疑”。


    经文:【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不闻。”时罗睺罗又击一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又言:“俱闻。”佛问阿难:“汝云何闻?云何不闻?”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我得闻;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闻。”如来又敕罗睺击钟;问阿难言:“汝今声不?”】前面问闻性,现在改成问声音,“声不”就是有没有声音,汝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少选声销,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答言:“无声。”有顷,罗睺更来撞钟;佛又问言:“尔今声不?”阿难、大众俱言:“有声。”佛问阿难:“汝云何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俱白佛言:“钟声若击,则名有声;击久声销,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注释】“音响双绝”:“响”,就是回响,就是回声。此谓,声音和回响都没有了。“少选”:就是须臾之间,一会儿。“有顷”:就是一阵子。【诠论】当佛问说:“汝今闻不?”(你现在有没有听闻?)时,事实上,佛的意思是指有没有“能闻的佛性”在啊?而当佛问:“尔今声不?”(你现在有没有听到声音呢?就是你现在听到有声吗?)此时佛的意思是指“所闻之尘”。所以前面“闻不”是能闻之性,“声不”是指所闻之尘,这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问性,一个是问尘。而阿难等,一律把“所闻”的声尘当作“能闻”之性来答,所以分不清楚“能闻”与“所闻”。能闻是性,所闻是尘。所以佛在下面即详细的解析。


    1005页,经文:【佛语阿难及诸大众:“汝今云何自语矫乱?”大众、阿难俱时问佛:“我今云何名为矫乱?”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惟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注释】“矫乱”:“矫”,就是矫揉、诈,底下这个字念擅(shan四声),“擅”就是强词夺理的意思,占据、强占的意思。或者是妄。妄、讬、强、非其事而居之。所以矫乱之义为:矫曲混乱。“惟闻与声,报答无定”:“无定”,就是混乱之义。此言,我问你们的能闻之性、以及所闻之声,结果你们把能闻以及所闻都搞不清楚,只是乱答,并没有确定的了解。


    翻过来,1006页,经文:【“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说闻无性。”】


    【注释】“汝说‘无闻’”:明明是“没有声音”,你却说是“没有听到”。没有声音跟没有听到差太多了;没有听到?怎么会没有听到呢?是不是?听,一直存在的。阿难以及大众于没有声音的时候,答说:“没有听到。”这是根据一般的“常情”。岂知常情在此却是错误的,是颠倒的!佛意认为:不管外界有没有声音,你都是“有听”!闻性是不变的,一直存在的,只是所听的是“无声”(无声之声)而已!因此,不管是有声也好、无声也好,问你:“有闻否?”就应当回答:“有闻。”唯有在问你:“有没有声音?”时,才可以答:“有声”、或者是“无声”。
所以,上个礼拜,哇!大家都答得很棒,都答得很快,又很快!这个座下的人,菩萨的根器还是很多,就不会像阿难这样答错了。所以上个礼拜大家都答得一百分,晚上要写信告诉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根器是很不错的,(笑)孺子是可以教的,这些佛弟子!所以,尘跟性弄清楚了,我们就会用本性修行,放下这些假相。


    底下,“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如果实在是没有闻性了,就表示能闻之性已经灭去了;若能闻之性真的已经灭去了,这个人便已经死了,因此你的身体便应当如同一块枯木一般。对不对?闻性已经不存在了嘛!“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有、或无”:能知觉有或无,当然是指声尘之有、无:尘有即知有,尘无就是知无。“岂彼闻性为汝有、无”:岂是说你的能闻之性,可以任你叫它有叫它无呢?叫它无就无呢?叫它有就有、叫它无就无呢?也就是,声音我们是可以要令它有,它有;要令它无,它无。但是能闻之性是一直都存在的,不能说你要叫它消失或停止片刻,它就消失或停止,这是办不到的。因为能闻之性一直都在,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听闻,不管有声尘现前,听闻,或者从来没有断过的,不管有没有声尘现前,我们这个听闻是从来没断过,我们的闻性是常住的,修行就是用这个常住不生灭来修的。这对凡夫乃至二乘人来讲,这可以说是一种“崭新的观念”,1008页,因为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道理。所以,我们现在既听闻了如是甚深微妙的道理,就应当好好地去思惟、信解,并把从前的凡情、凡知、凡见、凡解都修正过来,才有可能入于佛知、佛见,且于如来正法得胜解。


     “闻实云无,谁知无者?”:“闻”,闻性。“实”,实在,真实。“云”,就是说,此句是假设说,意思是说:如果能闻之性真的已经不存在的话,那么,能够知道“此闻性已经不存在了”这件事的人,又是谁?因为“能闻之性”就同于“能知之性”、“能觉之性”等,简单讲,“能闻之性”就是心。若能闻之性已经不存在了,表示这个心已经不存在了。既已经心不存在,那么就是无心了,那么,“能闻之性已经不存在”这件事情,也应该没有人能够觉知才对啊;知道不存在,当然就是心还存在。结论:所以不应当说:“我已无闻。”无闻就完了,没有闻性,那你本性消失了,没有心了,这个人跟死人没什么两样了! “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所以,事实上:外在的声尘在你的闻性当中,它自现出有生灭之相,并非你的闻性随着那声尘之生或灭,而现有、或现无。也就是说,你的闻性并不随着声尘而生灭、或有或无;声尘本自有来去、生灭,能闻之性并不随之而来去、起灭,所以闻性并非生灭无常。“汝尚颠倒”:“尚”,就是犹、还是。


     1009页,“惑声为闻”:迷惑而把所闻之声,当作是能闻之性;也就是把所闻当作能闻;所以颠倒----也就是,“认尘为心”之倒!(《圆觉经》说:“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即是此也。)我们现在一切众生都是这样,把外在的六尘投射到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开始打妄想、计着、执着,开始想像过去、现在、未来,我们都把这个当作是自己的心,其实这个是妄心。“何怪昏迷,以常为断”:既然你会认尘为心,认物作己,那么你若进而把常住的心性,当作是断灭的----你若会达到这种昏黯迷惑的地步的话,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怪的了。


    【义贯】“阿难”,当“声”音“销”亡而且也“无”回“响”的时候,这明明是无声,“汝”却“说”是“无闻”(若无闻,就是没有闻性了);那么我“若实无”有“闻”性,才能称无闻,然“闻性”若实“已灭”去,那么你的身体就“同于枯木”一般;没有生气,失去作用了,跟死人没有什么两样!此后若“钟声更击,汝云何”能觉“知”呢?因为你的闻性已经灭去了。又,“知有”或“知无”,“自”然“是”由于“声尘”之“或无、或有”:尘有,即知有;尘无,即知无;“岂”是“彼”能“闻”之“性”能“为”(任)“汝”想令它“有”,它就现有;或者想令它“无”,它就成为无?能“闻”之性若“实云无”存者,则“谁”又是能“知”此闻性已经“无”存在“者”?1010页,(以闻性若不存在,则此身便不应再有任何的知觉。)“是故阿难”,事实上,“声”尘“于闻”性之“中自”现“有生灭”之相,“非为汝”之“闻”性随“声”而“生”、随“声”而“灭”,而“令汝”之“闻性为”暂“有、为”暂“无”。至今“汝尚颠倒,惑”所闻之“声为”能“闻”之性,则“何怪”乎你竟心“昏”智“迷”乃至于“以常”住之性“为断”灭者?是故“终不应言:离诸动、静、闭塞、开通”等诸尘相,“说”能“闻”之性为“无”体“性”,成为断灭;因为闻性实是常住、不生不灭,不因动、静、通、塞等尘相之有无,而随之生灭。


    经文:【“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擣(同“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声鼓,或为撞钟,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于时忽寤,遄知舂音。自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音将为鼓响。”】


    【注释】“重睡人”:就是沈睡之人。“眠熟床枕”:就是熟睡于床枕之上。就是睡得很熟的意思。“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可见即使于睡梦当中,闻性还是不昧。在睡觉,耳朵闻性还是存在。“即于梦时自怪其钟为木石响”:“木”,就是舂米的杵;“石”,就是舂米的臼。他就在梦中觉得很奇怪,为何他家的钟声,会变得跟木石撞击一样的声响?这样的错误分别,是梦中的独头意识取身外之境,自己打造出来的一种妄想,所作的分别,与能闻之性并无关。 “于时忽寤,遄知舂音”:“于时”,在那个时候突然醒过来。“寤(wù)”,醒。“遄(chuán)”,就是立刻。那个时候他忽然醒来,醒来后马上就知道:原来刚才在梦中所听到的鼓声,却是这个舂米之音。因为我们在《讲义》的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说带过去就好。


    1011页,经文:【“阿难,是梦中人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注释】“是梦中人岂忆静摇、开闭、通塞”:“静摇”,就是静止以及动摇,也就是声尘的动静二相。这个是说,这睡梦中的人,他在梦中连自己的身体都忘了,如同死掉一般,怎么还会去忆念外面的诸尘之动、静、开通、闭塞呢?也就是说,他连根身都睡忘了,怎还会去忆念诸尘?也就是说,在睡梦中实在是于内根、外尘都忘了!“饶”就是就算,就算是如此,他还是听得到!根尘都放下了、不存在了,根尘均忘;可是,饶是如此,“饶”就是:就算是这样子,他的闻性还是听得到。可见于睡梦当中,虽然现前根尘并皆暂离,但能闻之性依然清晰觉知----因此可以知道,能闻之性乃至可以不依诸根!所以佛在上文开示阿那律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闻,阿那律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闻,即是此义。所以知道,即使六根全都坏灭了,闻性仍然不灭。我们讲堂以前来了一个居士,那个一睡觉下去,是没有人可以叫得动的,我在他旁边:某某人!叫他某某人,得拿锅铲才翻得动他,睡得跟死人完全一模一样的,还听到什么睡觉时候闻性不灭?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你怎么叫,他都从来不醒的!所以,这个非常严重的,我没有看过一个人睡得跟死人没有什么两样,太严重了,这个也算是一种业!


    底下,“其形虽寐,闻性不昏”:他的形体虽然在睡觉,但他的闻性并不因为他的形体而睡寐而昏昧。“纵汝形销”:这是指死后的意思。纵使在你死后,你的形骸已经销散了。“命光迁谢”:“命”,就是命根。你的命根之光芒也变迁变谢了、谢灭了。“此性云何为汝销灭”:“性”,就是能闻之性。这个能闻之性怎么会随着你的身体之灭,而一起销灭呢?


    【义贯】“阿难,是”睡“梦中”之“人”沈睡得举身都忘了,此时他“岂”会去“忆”念诸尘之“静”止“摇”动、“开闭、通塞”等相呢?(也就是说,你连根身都已经忘怀了,又岂会忆念诸尘?所以梦中人在现前法中,实在是如“根尘偕忘”。)即使是根尘两忘,但他还是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可见“其形”体“虽”在睡“寐”当中(于睡寐中根尘并舍)但他的“闻性”仍然“不昏”昧。所以可以知道,于此可以了解,岂只是人犹活着时候在梦中如是,“纵”使于“汝”死后,“形”骸“销”散,你的“命”根之“光”已经变老“迁谢”了,然“此”能闻之“性云何为”随着“汝”形而俱“销灭”?


    因此在这一段就知道,助念有多么的重要,助念有多么的重要!这一句就告诉你了:全身都快死光了,那个闻性还在!


    【诠论】佛在此举睡时闻性不昏、不忘、不离为例,来表示死时也是一样,因为人睡的时候,1014页,翻过来,除了有识、暖、寿,暖”就是暖气,有这个热气;“寿”就是一定的业力,就是我们的寿命。在以外,识、暖、寿在以外,其他从外表上看,就好象死掉一样。又,通常都认为人在睡时与死时一样,对外在的现象都毫无知觉的,而佛在此提出的例子却指出,即使在如此的状况下,闻性对周遭环境还是一样有知觉!虽然人睡着了,但是闻性并不“睡”;人在休息,闻性并没有休息;闻性不管人在睡时或在醒时,一直都灵明不昧。所以师父为什么说:你要买一台念佛机,好好的念佛,跟着念佛?因为这个闻性太厉害了!一直都在作用着!一直都在没有消失、或忘失。佛举此例,就是要大家知道:人死后也是这种情形:睡的时候根尘偕忘,就是六识不执根尘(只是阿赖耶执持这个根身,所以即使长时睡眠当中,也能令根身不散坏);人虽已入睡,其闻性还是继续在作用。同样的,人死的时候根尘俱舍,而闻性仍是继续再作用下去(只是化为中阴身)----永不休歇,永无止境!身有生灭,闻性不变,闻性不灭!


    经文:【“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注释】“不循所常”:不依循所具之净妙常住。“常光现前”:真常之心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根、尘、识心”就是内之六根、外之六尘、中间的六识心。注意!六根、六尘、六识,统统叫做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叫做空无自性、叫做缘起性,叫做依他起性,在唯识学讲,叫做依他起。所以依他起放下,就是圆成实。“应时”,就立时。“销落”,销融脱落而不再黏于湛然之性。这里的根、尘、识心一十八界,为粗垢。也就是《楞伽经》所讲的心的三种生灭相:“相生、相住、相灭”。诸识有几相,诸识有几种生灭,佛讲的:诸识有二种生灭:相生、相住、相灭;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这是在《楞伽经》讲的,我们下一部要讲的经典。“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粗垢销融之后,心中便剩下纯一湛然之想,这湛然之想是一种极微细的心相,称为“想相”,是为“所想”之相。以最究极、纯一无杂的真如本心而言,这所想的“一湛之相”,也是一种尘垢,只不过此尘垢极为微细。


    “识情”是对上面“想相”而言,想相是所想之相,识情是能想之心,还是能所一对。但此心又带情,也就是带有不舍之情,就是微细法爱。所以综合来讲,不论所想的湛然之相也好,能想此相之识心、以及对此能想、所想的依依不舍之情也好,于精纯之真性而言,都是尘、都是垢。所以,动念即乖。此时以常光所照,一悟此等既为尘,便得立时远离。又,“想相”就是八识相分,“识情”就是八识见分。又,此“想相”以及“识情”,也就是《楞伽经》所说的心的三种“流注相”,也就是:心之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是指极微细之法执。


    诸位!前面的,前面所讲的相生、相住、相灭,前面所讲的,这个也是从心投射出去的。记得!相生、相住、相灭,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二个统统是讲识,不是有外境的,这个千万要记住!前面讲的:相生、相住、相灭;这里讲: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统统是指诸识有几种生灭,心识的生灭有几种,显现在识的,前面就是相;显现在识的这个微细的地方叫做流注。所以,记得!相生、相住、相灭是唯心;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也是唯识,也是唯心,二种都是心。千万不要把它说:相生、相住、相灭是外在的相,那是大错大误了,这个就是没有讲就不知道。“则汝法眼应时清明”:因粗垢、细垢都已经尽了,垢尽明现,因此你本具的法眼便清净明耀。


    【义贯】“以诸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循诸色声”之尘,随“逐”妄“念”而迁“流”辗“转”不休,“曾不开悟”真“性”本“净”、本“妙”真“常”;因而“不循所”具净妙“常”性,反而“逐诸生灭”之尘,“由是”而“生生”世世于六道“杂染”法中迁“流”辗“转”。1017页,第三行,“若”一念回光,“弃”诸“生灭”无常之相,不缘不取,“守”住“于真常”之性,不令外缘,但令回流,久之,真“常”之心“光”即得“现前”,常光一现前,内六“根”、外六“尘”、中间六“识心”等一十八界即时“应时”而皆“销”融脱“落”,简单讲:只要是缘起法的,你就一定要放下;只要是生灭法的,你一定要放下,六根、六尘、六识,统统是缘起法,就是这个道理,它空无自性。(常光一现前,内六“根”、外六“尘”、中间六“识心”等一十八界即时“应时”而皆“销”融脱“落”,)不再黏于湛然之性。当即顿悟心中所“想”之湛然之“相”仍“为”微细之“尘”,能想之“识”以及不舍之“情”也“为”微细之“垢”,此二微细尘垢仍会障蔽真性,如是悟了,是故于此“二”微细心垢(法执)“俱”速即“远离”;粗细二种心垢皆尽,垢尽心明,“则汝”本具之“法眼应时”透彻“清”净“明”耀,若如是者,“云何不成”如来“无上知觉”?


    【诠论】此处经文说:“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这“守于真常”的“守”字诀,就是入道之要、要门,宗门的要道;也就是五祖弘忍大师所慈悲开示的“守心”法门。1018页,五祖在其《最上乘论》当中说:“若解此义,但于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可见这个“守心”一法有多么的重要!五祖又说:“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五祖大师又说:“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迷心者,弃之则堕三涂。故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故论云: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所以“守心”法门好则好,但要起修此法门却有一大困难,就是首先要“识自本心”,也就是先悟了自心本源心地;若不悟本心,即贸然守心,即将守心妙法转成“空心枯坐”,或者是沉空滞寂。因此《楞严经》下文中所说的:“悟而后修,不悟复何修”。这也就是说:若是真修(真正的起修),则必须悟了不生不灭的因地心以后才谈得上修行,以悟了本心以后,才能在自心地上下工夫。所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为什么这样讲?你不认识这一颗本心、本性,你怎么修行?你佛念得很好,等一下一去外面,烦恼又来,只是一件小事,三天三夜睡不着,你不是念佛念得很好吗?对不对?在大殿的时候、在家里的佛堂,用功用得真是好;可是一下座来,离开那个佛堂,就不一样了,工夫是二六时中的。所以,悟了本心、本性,是多么的重要!否则连工夫要下在哪里,都懵然不知哩呢!


    又,此段经文当中“根、尘、识心应时销落”,宗门中常说的“身心俱脱”就是如是境界。又,“想相为尘”的“想相”,是心中仍有湛然之相的心想。本来未到究竟之前,心中常存湛然之想也是好的,是善念、也是净念;但是到此最后、最上境地的时候,连这个微细的清净之念也都成为尘垢。同样的,本来对此湛然的能想之情(“识情”),若能念念锲而不舍,也是好的,是“念根”、“念力”的表现;然而到此境地,连此识情也都是微细执,都成障碍,俱需割舍下来、放下,然后才能令真如本心真正地毫无情执、尘垢、一法不立、一丝不挂,湛然之性,才将全体显露, 出来!


    诸位!我们还有一点点,今天要耽搁大家差不多十分钟的时间,因为它刚好一个段落。解结,解结之元,1020页,有的人已经在收课本了,不要收这么快。(笑)1020页,经文,很快十分钟。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瘧(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注释】“第二义门”:就是前面所说二决定义的第二义:“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世间解结之人”:世间欲解开缠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元”,就是根本,就是结头。如果不知道绳结的根元。“有学声闻”:也就是阿罗汉以下的声闻人。以阿罗汉方名为无学。然而阿罗汉之名为“无学”,也只是在声闻乘当中而已,二乘无学之人,若不得少为足,不住化城,而回小向大,趣求无上菩提,则仍有无量的法门必须学。“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从无始际”,就是无始最初一念妄动以来。“诸无明”,就是“生相无明”,也就是“俱生无明”。 1022页,“名为出家,犹隔日疟”:虽然名为出家求解脱道,即使证了初果,乃至二、三果,也是未得究竟解脱,依然被缚,就有如得隔日疟一样,隔日暂似解脱。《楞严正脉》说,其实不只是“有学声闻”,连“无学阿罗汉”也是这样子:暂似解脱。诚然此言,因为阿罗汉尚未断“变易生死”,未证得无馀依涅槃,只是佛慈悲,令暂止化城,暂得休息,故言如隔日疟。


    【义贯】“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已宣“说”二决定义之“第二义门”;然我“今观世间”欲“解”开缠“结之人”,他“若不知其所结之”根“元”所在,则“我”相“信是人”虽欲解,但是“终不能解”此结。“世尊,我及”此“会中有学”之“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以来,即“与诸”俱生“无明”于三界中,生生世世“俱灭、俱生”,而今“虽”已“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求解脱道,仍“犹”如患“隔日疟”一般,有时暂似解脱,而依然被缚,并未能究竟度脱。“惟愿”如来“大慈,哀愍”我等“沦溺”生死河,愿如来开示我等,“今日”现前之“身心”之中,“云何是结”缚所在?(所结之处到底在哪里?)以及要“从何”处下手方得“名”为究竟“解”脱?如来现在对我等之开示,“亦”可以“令未来”蒙受三界生死“苦难”之“众生”,以奉行如来无上解脱之道,“得免”于“轮回,不”再“落”于“三有”。阿难“作是语已”,他自己本身“普及大众”皆“五体投地”,如“雨”流“泪翘”企“诚”挚,“伫”候“佛如来无上”之“开示”。


    底下是讲:生死之结,在于六根,经文:【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注释】“为出世因”:“出世”,就是解脱、无为、远离世间有为生灭。所以,只要是生灭相,放下,吃好、吃坏都解脱;住好、住坏也解脱,这是真正的幸福。然而得以究竟出离九法界之二种生死者,唯有“一乘”之旨,所以这一句之义是说:为了建立一乘究竟出世之因;或者是,为众生作一乘究竟出世的因缘。“作将来眼”:以及作将来世众生修行大乘之人天眼目。所谓“眼目”,就是指导原则。所以,你在拜佛的时候,记得!记得要顶礼阿难,阿难是启教的圣者啊,没有阿难,你怎么会听到?对不对?今天阿难如果是圣人,一闻就悟,统统悟了,这《楞严经》才讲十页,人家就开悟了,阿弥陀佛!后面我们怎么听啊?对不对?所以,你要顶礼佛祖的时候,一定要顺便顶礼阿难,太感谢他了,太感谢他,还好他不懂!“普佛世界六种震动”:“普”,就是普遍。“普佛世界”,也就是遍及十方佛的世界。“六种震动”,为三种形体之动:“动、起、涌”,以及三种声之动:“震、吼、击”。“六种震动”,于浅义言之,也就是如来神力感动诸佛世界,而成此有相现象之反应。以深密之义言之,则表如来将欲开示之法门,将可解脱六道众生,此为一般之深义;而在本经此处之深义,则为暗示以及预示如来即将开演之六根解脱法门。


    1025页,“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微尘沙数之如来,住其本所化的世界,也就是其本处。“各有宝光……灌如来顶”:“灌顶”之本义为加持以及印可。这个表示释尊欲开示之法,为十方世界诸佛之所共同护念、加持者。又此处言灌如来顶,而不灌别处,也就是表示此法门为顶法,最上之法,也就是所谓“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之大法。佛佛道同嘛!“是诸大众得未曾有”:大众对佛的神力,以及十方如来之神妙感应,得未曾有之叹异。


    1025页,经文:【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诠论】十方诸佛在此开示阿难说:轮回生死的结之根头在于自己的六根,所以要解结,就要从六根下手。又,要证无上菩提,也要从六根下手。这也就是说,六根就是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关键,也是证得无上菩提的关键。就看你怎么用心了。当然,从广义的意义来讲,如释尊在前面所开示的,诸如来于六根、六尘、六识、七大等一一法皆已圆修,而且皆证入无上菩提,只是阿难等人闇(yīn)钝,无法全部修习,所以只拣择一门去用功。因此,须知诸佛在此开示的,就是应机说法,也就是开示适合阿难根机的说法。因为若言解脱与菩提,依理上来讲,则任何一门应可以通达宝所,这一点,以二十五圣自证圆通境界来看便知。后面立刻就会讲到了。所以,以理言之,要得解脱、证菩提,并非只有六根一门,而是这一门最适合阿难,所以诸佛作如是说。又,之所以诸佛异口同音如是开示,而非释尊直接开示的原因,这表示两层意义:一、为令阿难于此法速得信入;因为不只是释尊如是说,十方如来皆如是说,所以阿难更不需疑。二、表示佛佛道同。


    又,若以法相而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实已经包括了众生的身与心两方面,只不过这里的“心”(意根)是指肉团心,是色法,而不是“心识”之心,心识之心是心法。(然而须知,佛法所谓的“肉团心”也不是生理学所说的心脏,而是比心脏更纯净、微细的色法,非肉眼可见;正如“眼根”并非眼睛或眼球一样。)所以六根一旦解脱,就是身心俱解。此于六根门头求解脱、证菩提的原理就是这样子:若六根解脱,则根不缘尘、不取尘;根若不取尘,则识不生,识若不生,则没有虚妄分别:无虚妄分别,则正智现前。又,若根不取尘,则尘不染心,根尘即不黏于湛然之性(所谓“脱黏”),也就是尘垢不覆与心;尘垢不覆于心,则心之本明显露。


    又,虽说六根是解脱的下手处,但真正解脱的,是“心得解脱”,而非六根,1028页,剩下一点点,因为六根是会坏灭的,而心不灭。所以若只是“根”得解脱,而“心”不解脱,那么此一生报尽,六根坏的时候,岂非解脱终竟?来世的六根是新的,岂非复堕缠缚之中?又,根属于色,色法为物,而物本无知,所以若知道“根”得解脱而非“心”解脱----无心,谁知解脱?所以知道我们所谓的“六根解脱”,是指以六根为方便或下手处,而得解脱,并非真正在求六根解脱:最终的目标还是心解脱,而不是在六根。所以,一悟即入如来地,就是这个道理。


    底下讲的是:根尘同源,犹如交芦,最后,经文:【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注释】“根、尘同源”:根与尘为同一个根源,因为:一、同是四大所成。二、同源于八识,同是八识所起;以根、尘唯是一心所现。第三、根尘同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缚、脱无二”:根尘既然同一个源,缚跟脱是一,也就是说:缚则同缚,脱则具脱。“识性虚妄”:“识”,就是指六识。因六识是依根尘而有,所有没有实在性,因此说其性虚妄不实。“由尘发知”:由于六尘而发起六根之知;如果没有觉知的对象(六尘)现前,那么六根也无所知。所以知道根之知要托尘而现。也就是说:能知需赖所知方能立。“因根有相”:“相”,就是六尘相,因为有六根之知,方能显出六尘之相,也就是尘也要有因根而显。此亦即:所知亦需依能知方得立。“相、见无性,同于交芦”:“交芦”,就是一种芦苇、芦草,它与一般的芦草不一样,都是二根盘结相连,二茎相交而并立。“相”,是指六尘相。“见”,是指六根。“六尘之相”以及“六根之见”皆空无自性,没有自体性,都是依他起的缘起性。二者互依而生,如同二茎并立的交芦一般。


     翻过来,1030页,“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就是本性本明之知见。“立知”就是“知”是指根的知见。如果在本性本明之知见上,又立诸根之知,就成为无明之根本,就是头上安头。“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知见”,是指一切知见。“无”,就是非。此言,若如实了知一切“知见”皆“非知见”,也就是说,毕竟无有“知见”可得,这个就是涅槃境界。所谓“无有知见可得”,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无有少法可得”。又,“一切知见皆非知见”,这一句如同《金刚经》所说的义理:所谓知见者,非知见,是名知见。又,此处的“知见”亦可以作如实知见。那样,那一句之义就变成了:“若如实知见‘无有知见可得’,如果你真实的是佛的知见,那么就没有任何的知见,不立任何的观念,执着、分别都不存在,这个就是涅槃净境”。“涅槃”者,不生不灭的境界。“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是中”,是指本性本自涅槃,无有少法可得,无有少知见可立。在这个“本性本自清净”、“一切法本不生”如来知见的无上大涅槃境界之中,怎么还更可容立其他愚见、愚妄知见,例如立根之知见、或立尘之知见、乃至立识之知见呢?最后一点点,


    【义贯】“佛告阿难”:六“根”与六“尘”本“同”一“源”所出,同源于八识,同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故其于束“缚”与解“脱”皆一致“无二”:缚以同缚,脱则同脱。而六“识”之“性虚妄”不实,无自体性,以其依根尘而有,故“犹如空华。阿难,由”于六“尘”才能引“发”六根之“知”,反之,也“因”有六“根”方能显现“有”六尘之“相”,因此可以知道根为托尘而立,尘也是托根而有,所以六尘之“相”以及六根之“见”,两者俱“无”自体“性”,乃互相依傍而生,“同于”二茎并立而生之“交芦”。“是故汝今”若于本性本明之真“知”真“见”上再妄“立”依根尘而有之“知”见,也就是于本明上又要加明以明之,这个就是“即”成为“无明”之“本”(本来已经是明了,你偏偏又要再加上明,这不是无明颠倒之甚是甚么呢?);若了知一切“知见”实“无”知“见”可得,就是无有少法可得,“斯即”就是一切法本不生的无上大“涅槃”的“无漏真净”之境界,“云何”于“是”本自清净的法体之“中更容”立其“他”虚妄之“物”(妄知妄见)?
(未完)







(文章转自  正见录  2019-10-24)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经讲解244:人死时根尘俱舍,而闻性仍是继续再作用下去,助念多么重要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