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经讲解165:我们无量亿劫以来看什么那个见就是生病,没有一天是健康的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5-29 22:56 点击 411 次




楞严经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11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经文[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因为《楞严经》翻译得很简短,一般人实在是看不来,像这样的话这么省略,没有相当的佛学的基础,或者是经教上的通达,实在很难理解他在讲什么。


    注释,[见与见缘,似现前境]:能见之见分与所见之缘(相分),晃如现在目前而为实有之境。差不多一切众生,没有证圣果的,百分之一百都认为境界是实在的,它是很受用的,眼睛可以见、耳朵可以听,这个一点都跑不掉。所以,那种从小到大没有觉悟的智慧心,就是运用执着和知识,那么,这个没有办法进入佛的领域。[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明]之[觉]是妄觉,并非真觉;因为自心本觉,而起一念无明,还欲求觉;以此一念之妄求,反而转真觉为妄觉,而往外求索,故成根本无明。我们现在一切众生都有在作用,只是这个作用是妄心在作用,不是真心。譬如你看一个人,很恨他,这个就是五重圆影,本性没有这种东西,产生心的病态。譬如说你嫉妒一个人,而佛陀说:没有那个人让你嫉妒。或说你想要占有一件事情,佛陀也告诉你:没有东西可以让你占有。我们没有办法如如智照如如理、无生的理,我们一直认为有东西,那问题就出来了,病态的心就出来了,攻击、伤害、毁谤、不满、牢骚、抱怨、贪瞋痴、嫉妒、占有,没有一样不是心中的阴影,就是这样一直产生不必要的心态、不必要的病态;不必要的病态就是真心的圆影。


    此谓,承上句,现似实有的前境,原来实是我自己最初心起妄觉而欲求明之根本无明,因而幻起能见分,而妄见现前实有所缘之相分,如是所造成的眚病,而究其实,这一切能见与所见,并皆没有实体,就是无自性的意思,皆是眚病。这个就是看出来的见病。意思是没有正觉的看一件事情,没有正确看到一件事情的真相,我们看到的,把这个缘起的假相误认为是实体,所以,在这个缘起的假相里面迷惑了,又产生种种不必要的贪瞋痴慢、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恶知见等等,包括你大学的学者,仍然无法跳脱这一些,仍然没有办法跳脱这个知识的领域,就是所谓的所知障,因为他那个是妄觉,不是真觉。


    [觉见即眚]:若觉自己能见,此即是眚病。亦即,此能见实是妄见,而我们就一直以这个妄见为本,就一直看出去,就一直烦恼。而此能觉亦即是妄觉,非真觉——其实是一种病。[觉所觉眚,觉非眚中]:一旦觉了一切所觉者皆是眚病,问题出在红热的眼病,就问题出在无始的见病。则此觉即是真觉,而非仍堕在眚咎之中。所以,平常心是道,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叫做平常心就是道?不必有太多情绪的东西,没有必要,这个都是心灵的负担,别人好坏,跟我们生死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此实见见]:这样便是真实知见了一切能见与所见皆非真,皆是妄见。


    [云何复名觉、闻、知、见]:为什么还把一精明的妙觉明性称为六和合的见、闻、觉、知,且妄认其为真实有此六分别,本来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眼睛就对明暗、耳朵就对动静,没有办法逾越这个范畴。并且认为见闻觉知决定为我心之相?一切众生都是这样,我能看、我能闻,这个就是我的心啊!不晓得这个是妄识、妄分别,能分别的意识心是妄见,所分别的相是缘起、是空,不知道!而实际上,一切能见所见、能闻、能觉、能知併所见、所闻、所觉、所知,皆是一精明体上所起的眚病,能所不断就是眚病,能缘的心、所缘的相,一直误认为确实存在,而不知道这个妄识的执着心,其实是没有实体的,妄识无体、妄识无处、妄识非心,这前面讲过,都无实体。


    [汝今见我及汝……皆即见眚,非见眚者]:所以以你现所见到的我及你自身,以及种种器世间,与十类众生,一切世出世间圣凡依正,都是你的见精之眚病所成就的,眚病就是无始的见病,无量亿劫以来,看什么,那个见就是生病,没有一天是健康的。并非能彻见[一切法皆是眚妄]之真见。[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彼见性是绝对,没有能所,诸位!见性就是没有能所,它是绝对的大智慧、绝对的大解脱、绝对的大自在、绝对的平等、绝对的大慈、绝对的大悲、绝对的无分别、绝对的无相,它没有能所。彼见性乃真精妙明,[真]就是非假,[精]就是纯一无杂,真精妙明,纯一无杂,没有妄,完全真心。所以它的性从来没有跟着见精起眚病,意思是如同虚空,从来不随相转,相不离虚空,虚空不是相,虚空从来不受相的影响,这个就是比喻得最好!所以见性不名为[能见],因为它是绝对,没有能所,因此更无[有所见]:以其不病故,无有能所之分。所以,见性是自体分,清净的心。


    义贯,佛言:能[见]之见分[与]所[见]之[缘](就是相分),晃如近[似]真实[现]在目[前]而为实有之[境]界;其实[元]来是[我]最初心起妄[觉]求[明]之根本无明,这什么意思?就是头上安头,就是知见立知,清净心本来就是绝对的知见,却把它头上安头,叫做知见立知,本觉本来就没有妄,而去加一个明,就变成妄觉,不是真觉。幻起能见而妄[见]现前实有[所缘]之相分,而成[眚]者;是故若[觉]自己能有所[见即]是[眚]病(因真如法界中,实无能见所见)。虽然起了能所之心,但若能以[本觉]妙[明]真[心]去[觉]了能[缘]与所缘二者皆是虚妄,即[非]有[眚]病了(见眚非病)。一旦[觉]了一切[所觉]者皆是[眚]病,则此[觉]即是真觉而[非]复堕在[眚]幻之[中]了。[此]即是真[实]知[见]了一切能[见]与所见皆非真,皆是妄见。若能如是觉了,则[云何复]将本一精明之妙觉明性[名]为六和合之[觉、闻、知、见],为什么讲六和合?因为六根面对这个外面的六尘,叫做六和合,眼睛与明、暗合;耳朵与动、静合,就变成六和合。而更妄认见闻觉知决定为我心之相及外境相?所以,我们内在里面的想像、种种的相和记忆,其实是不可得!


    [是故汝今]现前所[见]到的[我及汝]自身,[并诸]器[世间]及[十类众生],一切世出世间、圣凡依正,[皆即]汝之[见]精之[眚]病所成,而[非]为能彻[见]一切法皆为[眚者。彼]清净[见]性乃[真精]妙明,其[性]从本以来即[非]有[眚]病[者](本性从来不病,不与妄合;其体虽究竟不染不变,却有随缘幻化之用),诸位!这个随缘其实是方便说,虚空从来不随缘,虚空若随缘就变成生灭;虚空不离因缘,但它不是因缘法,虚空如果能够随缘,虚空就变成生灭法;佛性如果可以随缘,佛性就变成生灭。所以,佛性从来不随缘,只是不离因缘,要如是见解,才是佛见。是[故]妙明真性[不名]为能[见],以其实无能所之相。


    经文[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义贯,佛言:[阿难,如彼]一国[众生]由于[同分妄见]之共业所见种种灾象,来[例彼]因眚目而生[妄见],见灯有圆影之[别业一人:一病目]之[人]实[同彼一国]之人,[彼]病目人所[见]之[圆影]乃[眚妄所生],并非即灯或离灯而有实体,抑即见或离见而有实,本无有生。因为一切法无生。而[此]国之众生因[众同分所见]之[不祥]诸相,乃[同]分妄[见]共[业中]所感[瘴]疠[恶]气[所起]之妄相。而此等诸妄相,[俱是无始]无明熏成[见妄所生]之虚影,犹如空华、阳焰。所以,我们看到一切相,映在我们的脑海里面,其实那是影像,没有实体。所以,佛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这个道理。所有相都是记忆的残影,所有的记忆,也是妄识所分别、存在的一个假相。因此我们不能看到缘起的假相叫做幻影,一直影响到我们的生命的真实性,这个是愚痴的人!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必须空到底,空掉一切执着,空去一切的分别,空掉一切的颠倒,令心无所增减,是真正的修行人。


    诠论:人虽有一、多,业亦有同、别;然其为眚见则同。因为一国之人之同分妄见(见到日月星辰灾相),人数多且规模大,牵涉亦广,所以较难了解;而一人病目见灯有圆影,则事件比较单纯,易于了解;然而两者之道理实同。把一个人当作一个国家就对了。因此佛即以一人来喻多人,以[别业妄见]来比喻[共业妄见](同分妄见)。


    经文[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注释,[诸有漏国]:即非清净佛土。[虚妄病缘]:虚妄之见病所缘之相分。此病非实,否则永不得瘥。[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能见与所见和合,而虚妄现出生相,复和合又虚妄现有死灭之相。然实没有生死,亦无和合。譬如说你悟到父母亲未生本来的面目,父母亲没有生我们,我们什么时候生?爸爸、妈妈结婚的产品,就是和合,父母亲结合,这个就是和合,因缘。而我们这个色身也是缘起,我们还没有生出来的时候,什么时候生?说我们今天有死,那只是元素散了而已。我们一辈子,用比较透视的眼光来讲就是说:集少数的元素出生,说我们生;慢慢这个元素增加了、年岁长大了,说我们壮,或者是我们健康,这元素又比较多了,因为吃、喝,新陈代谢;慢慢我们这个元素老化了,起不了作用了,最后这元素散灭了,四大元素散灭了,没有了!从生、老、病、死,都没有真实相。没有真实相就是假相,所以,缘起我们叫做生,缘散我们叫做灭,其实一切法本自无生,今也不灭,要这样如是见解,能够慢慢的理解佛的境界是什么。证悟到一切法无生有什么好处?就完全不随假相转,你转你的、我转我的,我转的是转烦恼成菩提、转识成智、转染成净,我们是这样转,转自心性成无上菩提。众生不是,众生是跟着假相拼命的转!为什么?心从来没有定过,绝对没有,他误认为它是真的。一个人没有是非、恩怨、善恶、对错这种能所的东西,你看他的日子是什么?就真正的找到幸福了,生命真的有着力点了。我们不是拼了老命要追求幸福跟快乐吗?结果,你在这一念的佛性里面,竟然找到了幸福跟快乐;而且这个幸福是真正的幸福、是真正的快乐。


    [诸和合缘及不和合]:[根尘识]三者相应染,名为和合;三不相应,名为不和合。这后面会讲到,三种相应染,还有不相应染。名为不和合,[众同分]为心不相应行法,所以[不和合]即指[同分妄见];而和合缘即指[别业妄见]。师父前面已经讲过了,共业跟别业其实有交叉性、有时空性、有进退性、有复杂性,不是单一的,这样来解释,就知道佛法的广大,佛法甚深,佛教的究竟和圆满;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说佛教是迷信的、佛教是消极的,只有大愚痴的人会这样讲!


    义贯,佛言:这又可进一步来比喻,以[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乃至可例整个[娑婆世界],甚至[并洎十方]之[诸有漏国]土等一切器世间,[及诸众生]等一切有情世间,这一切依正[同是]本[觉]妙[明]本自[无漏]的[妙心]随缘幻起的[见闻觉知虚妄]见[病]所[缘]之相分,唯自心现;诸位!这一句很是重要!为什么叫做唯自心现?就是你动什么念头,就过什么日子,就这么简单,动恶念,你就一定过痛苦的日子;动善念,你就会过快乐的日子,有善果嘛!动佛念,你就一定会成佛,唯心,唯自心现。能见所见[和合]而虚[妄]有[生],众缘[和合]而虚[妄]现有[死]灭之相。简单讲:总归世间就是两个字:生灭,就是无常、就是无自性。[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别业妄见)[及不和合]缘(同分妄见),如是[则复]能[灭除诸]分段、变易[生死]之[因],离幻即觉,离幻就是当下,离幻的当下就是觉,没什么诀窍,就是放下而已,坚持放下的人就是佛!故速能[圆满菩提]本[不生灭]无上大涅槃[性],重获[清净本心],证得[本觉]出缠而得[常住]不动不坏,入法界性。


    第十四节破和合及非和合。经文[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注释,[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觉元],妙觉明元,亦即本性。佛知道阿难虽已离因缘以及自然之计,但仍未脱和合及非和合之执,这不只是阿难,是一切众生,众生不是认为说缘起的因缘和合相,要不然就认为是非和合相,这一定的道理,他没有佛的智慧,绝对没办法脱离和合和非和合的观念。仍在疑惑本性到底是和合而有的呢?还是非和合而有的?[证菩提心和合起者]:因此也以为能证无上菩提的因地之心(亦即如来密因),也是和合而起的。


    义贯,佛言:[阿难,汝虽先]已[悟]了[本觉妙明]其[性非因缘]所生,亦[非]堕无因果之[自然性](已离因缘、自然之计),然[而]你[犹未明]了[如是]不生灭之妙[觉]明[元](本性),既[非和合]而[生、及]非[不和合](仍未脱和合与不和合之执)。[阿难,吾今复以]现[前]所对之[尘]境来[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众生之[妄想],不是用本性。一切众生之妄想而计本性为[和合]而有,认为本性也是从[诸因缘性]和合而生,因[而自]生[疑惑],而更疑能[证]无上[菩提]之因地[心](如来密因)也是由[和合]而[起者]。


    经文[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这个很长,稍微解释、贯通一下,则汝现在的妙净的见精,这个本性,到底是跟明相和?或者是跟暗相来和?或者是跟通相来和?或者是跟塞相来和?如果是跟明相来和,那么,你现在看看这些明相,当明相现前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何处夹杂你的见性?能分辨见性跟明相互相夹杂之处吗?如果我们现在,见性和明相很清楚的可以辩明:这是见性、这是明相,那么,一个能见的——有情的能见见性、一个无情的相,夹杂起来,就变成什么形像呢?若非见者,云何见明?如果不是见性,为何又能够见到明相?如果就是见性,那么,云何见见?因为已经夹杂了的话,如何用夹杂的色见,来见到能见的无形的见性?这是讲不通的!换另外一个角度说:如果见性是圆满,圆满就是无缺,就不需要明相了。所以,必见性来圆满的话,又何处跟明相来和呢?没有必要!如果明相本自就是圆满,也不需要跟任何人和啊,就像佛陀一样圆满,就不需要众生的指导跟开示。若明圆满,不合见和!如果明相本来就圆满,就不需要跟见性来和。见性如果不同于明相,那么夹杂起来,就失本性的见性和明相的名字,因为两种混和在一起;两种混和在一起,就会失去明相和见性的名字、和意义。所以,和明非义,见性跟明相和起来,是没有道理的,见性是见性,明相是明相。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得如是,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若明和者]:若见精为与[明相]杂和者。[当明现前,何处杂见?]:当明相现前时,明相为于何处掺杂在见精之中?[见、相可辨,杂何形像?]:当见明相之时,见精与明相,应仍可分明辨别其各自原来的形像;意思是:见性是见性,明相是明相。这么说来,则两者杂和之后,其形像是个什么样子?(为何至今并未看到?)你看到的见性是见性,明相又是明相。[若非见者,云何见明?]:如果见精与明相杂和之后,所产生的是一个崭新的形像,此新形像中若非仍保有见精原来的形像(即见精本来的形像变不见了;亦即见精不存在——无[能见者]之相),那么如何还有能力见到明相?若非见者,就是见性改变了,又为什么有能力见到明相?这表示说见性并没有改变。[若即见者,云何见见]:若杂和之后所显出来的新形像,即是见精的形像(并没有明相的形像在内——无[所见]之相),如此,则如何能说见到了其所见的明相呢?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如果说[见性]本自圆满,则[见性]之中何处还能与明相和合呢?圆满就不需要,圆满就是无缺,如果是明相圆满工,也是无缺,无缺就不需要跟见性和了。若明相本自圆满,[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若[明相]本自圆满,则不应仍能与见精相和。然而物物本自圆满,否则即不能独立成为一物。[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见精]之本性若一定是异于[明相]之本性,两物杂和之时,则一定会失去见性与明相各自本有的名字,这样才叫做掺杂在一起,而成为一新的物体。但事实不是,见性是见性,明相是明相,非常清楚!说和合不对,说不和合也不对,说和合的话,就变质了;说不和合的话,那怎么看到明相?[杂失明、性,和明非义” ]:若杂和之后,即成一新物,因而便失去了本来的明相与见性,如此则若说杂和之后仍有[明相]存在,便不合道理。因为变了嘛,混和在一起了。(然而我们却现见明相并未曾失去,所以说见精见到明相的时候,为与明相杂和,是不成立的。)并没有变,并不有杂和。


    义贯,佛言:[则汝今者]本[妙]本[净]之[见精,为与明]相[和]?抑[为与暗]相[和]?或[为与通]相[和]?抑[为与塞]相[和]?[若]说见精为与[明]相[和者,且汝观]看[明]相之时,[当明]相[现前],而你看到之时,此时明相是在[何处]掺[杂]在[见]精之中(亦即,明相在哪里与见精杂和?——我们遍寻、好好的观察,既找不到他们究竟在哪里混和,其混和之处所不可得,因此可知并没有和。)又,若杂和之后,[见]精与明[相]本来的形像还是一样分明[可辨](其本来之形像还是在,并无丝毫改变),则两者于[杂]和之后应作[何形像]才对?


    首先两者杂和之后所现出来的形像[若非]再有[见]精的形像存在[者],则[云何]仍能[见]到[明]相?(然而,今实仍能见明相,所以可知见精并未失去,因为它一样可以见到明相,因此可知实无和。)见性是见性,并没有跟明相和。其次,见精与明相杂和之后,所现出来的新形象,假设说这是存在,假设说有杂和这样的情形。[若即]是[见]精[者],如是则明相之形像便不在内,便失去了;既然明相已失,见精[云何]还能[见]到其所[见]的明相呢?意思是说:如果就是见精者,那么就改变了,如是则明相之形像便不在内,便失去了;既然明相已经失去了,那么,见精为什么还能见到其所见的明相?应无所见。然而,实在吾人还是能见到明相,因此可以知道明相并未失去其本来之形像,见性也没失,明相也没失啊!因此可知两者实无和。意思就是没有变化,各安住其本位啊!若[必见]性本自[圆满],圆满就不需要和了,则[何处]还能[和]于[明]相(为什么与明相杂和)?不用,因为本性是圆满。(见性之性若非本自圆满,即不能独立自成一物。)也不对。[若明]相本自[圆满],则[不合](不应)仍能与[见]精[和]。因为它已经圆满了,和什么呢?


    若[见]精之本性[必]定[异]于[明]相之本性,两者[杂]和之时[则]必[失彼]见[性]与[明]相本有之[名字],起变化了,混和在一起就变化了。譬如单身男、女,一结婚组织一个家庭,就起变化了,要生孩子、要面对经济压力、要上班,孩子出生以后,要照顾、教育、养育,就开始忙了,这个叫做混和,混和以后就会起变化;可是,见性跟明相并没有混和啊!而合成一体;既然[杂]和即[失]去[明]相与见[性]之本名,起变化了;一男一女结婚以后,就失去单身了。则杂[和]之后仍有[明]相在,即[非]合于[义]理。(若失本名,即亦失其体相,以有体相即有名,若无名即无体相。然而我们现见明相从来不失,故知明相并未与见精和。)两个都安立本位。所以,说和合不对,说不和合也不对,为什么?不和合如何见明?[彼暗]相[与通]相,[及诸群塞]相等,[亦复如是],不与见精杂和。


    经文[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解释一下,说: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到底是跟明合,还是跟暗合呢?或者是跟通合?或者跟塞合呢?若跟明合者,到暗的时候,这个见性跑掉了,为什么?明相已经灭了,跟明相跑掉了,这个见性就不跟暗合,因为已经跑掉了嘛!为什么还能够见暗?就表示见性并没有跟明跑掉,所以,明暗有来去,见性没有来去。若见暗的时候,不跟暗合,假设你说的这一句成立,那么,反过来很明显的,跟明合的时候,就应当不见明,因为见暗不跟暗合,当然见明就一定不跟明合,跟明合,就一定没有办法见到明,这个逻辑是很简单的,只是反过来而已。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义贯,佛言:[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相[合]?抑[为与暗]相[合]?或[为与通]相[合]?抑[为与塞]相[合]?[若]见精为与[明]相[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经[灭]去,则见精应随明相一同灭去,如是[此见]精因已不存在了故[即不]能再[与诸暗]相[合];然见精若不与暗相合,[云何]还能[见暗]相?不与暗相合,怎么能够看到暗呢?(然而,明去暗来之时,实可见暗,可知见精并不曾随同明相一起灭去:故亦可知见精实未与明相合。)这一句重点就是:尘自生灭,自性不动,就是这个意思。不管你什么明、暗、动、静、香、臭、离、合的触,来去、生灭、增减,其实都是妄,本性没有这个东西,尘自生灭,自性不动,就是这个道理。你[若]转计说[见暗]之[时],见精[不]须[与暗]相[合]即可成见;这么说来,则先前[与明]相[合者],反过来说,[应非]可[见]到[明]相(因为:不合既能见,则合时应不见才对,这个逻辑很简单的。怎么可说:不合时能见,合时亦能见?)没有这个道理。[既]然[不]能[见明]相?[云何]现前见精与[明]相[合]时,确实能[了]别[明]相实[非暗]相呢?与明相合,很清楚就是明相,绝对不是暗,就表示清清楚楚。可知见精并未曾与明相或暗相合。[彼暗]相[与通]相、[及诸群塞]之相,[亦复如是],见精虽能见彼诸相,但并不与彼诸相合。


    所以,见精就如同虚空,不跟种种的缘起假相合,本性从来不妄。讲:真妄和合,这个是为了解说方便。诸位!真妄从来不合,真绝对不是妄,妄绝对不是真。讲:真妄和合,又不是平起平坐,妄的分量等同真,真的分量等同妄,才可以讲真妄和合。等量齐观才可以讲和合。妄只是真的影子,就像第二月,第二月又不是真月,如何跟真月合?这个比喻听得懂吗?所以,真跟妄从来不合,因为妄本来就不是真,所以,不能合,要等量齐观才能和合。譬如男女门当户对,就结婚。那一个人跟鬼怎么结婚?一个有形,一个无形,鬼就像人的影子。两个要等量齐观叫和合,真妄和合,就像结婚一样。那如果说讲真跟妄和合,是学术上为了解释一念无明的开始,这个可以理解祖师大德的用心良苦;但是,究竟的佛意可不是这样子。


    真跟妄可以和合,那还得了?妄你永远除不掉,因为它的量跟真是一样的,它可以合真。它可以合真就是表示:成佛以后,你又会变众生。修行以后,妄没有了,真心显现了,怎么样?又变佛了;变佛以后,因为是和合,又变成众生了。所以,要好好的理解,虚空本来就从来没有跟相合过,相是妄,只要放下妄,就自然发现真,就这样子。相妄性真,就这样子,仅只于此,不能妄上一直讨论。性相其实不二,妄本身不可得,不可得就是真,就这么一回事。不能在妄上一直认为它跟真有没有合,为什么?它是妄,怎么能够跟真合?它不是实体!就像鬼怎么跟人结婚啊?鬼又不是人的实体性。妄本身没有实体,妄本无因,如何跟真合?开悟不开悟,这个是关键。


    一切注解就是这样写,众生也是迷迷糊糊,不知道说这是祖师大德慈悲,为了解释一念不觉,只好这样子开头,而这个开头就是错,也不符合佛意;可是,为了解释方便,无始来的开始,不得不这样解释一念无明;无明本空,哪有一念无明?在凡夫的位置,就必须要慢慢的断,在凡夫的位置叫做有次第,从枝末无明断到根本无明,到最后一念,入金刚地的时候,发现没有无明。所以,本性没有东西可以修;而不修又更糟糕,因为习气断不了!所以,看你要站在哪一个角度说,这个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诠论,世尊为究竟破和合之执,而特将[和]与[合]分开来破:上一段先破[和]相,这一段再破[合]相。[和相]与[合相]分破之后,[和合相]之见即破矣。为什么要分开来?佛陀要让它破得彻底,所以,把两个字分开来破。这里《义贯》把这个[和]跟[合]比喻得非常好!又,[和]相有如近世科学上所说的物理作用,故经文中称[杂和]如将朱砂与麦粉和在一起。而[合]相就有如化学变化的意思一样,就更紧密了。所以,[和]是初步,[合]就没有办法分开了,就更紧密了。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注释,[此妙觉元]:此妙明本觉之元,亦即本性。[与诸缘尘]:与种种的所缘之尘境,如明、暗、通塞等。[及心念虑]:亦即六识心。[非和合耶]:彼此是不相和合的,对吗?虚空能够离开相吗?虚空不是相,但虚空不能离开相。有相才能衬托出虚空。有缘起的生灭,才能衬托出不生不灭。没有缘起的生灭,讲什么不生不灭呢?


    诠论,阿难闻佛在上面破斥和合之计执,于是又转计[法非和合]。不是那一边,就是这一边,众生就是这样子,不是九就是十一,就不会刚好是十,他就是不会刚好是十。这又是二分法的逻辑推论在作祟。所以,一切众生用思惟的意识逻辑心,永远没有办法进入佛的境界。佛法不是玄学、佛法不是逻辑学、佛法不是理则学、佛法不是数学、不是数量观,佛法是超越一切数量的。佛法不是逻辑学,它不可以推论的,直下绝对,绝对,你怎么推论?一加一等于二,本性没有数量啊,没有数量你怎么加?所以,用人类的所有的思惟模式,绝对没有办法进入佛的领域,一定要摆脱这些语言、文字、数量、意识形态、推论。这些意识心,百千万劫绝对没有办法测佛的心境。绝对没办法!所以,世间的学者把佛法当作世间的学问、学术来研究,只能造就学者,不能成就祖师。当然,世间人,大学问家、教授,把佛法当作学问、学术来研究,当然可以厘清一些观念,这个不错,站在这个角度我们认同;但是,站在证量的解脱的角度,我们不认同,佛法它不是学术,佛法是解脱的真实证量,是那个内心里面超脱一切语言、文字,完全不能用语言、文字的。所以,大悟不需要经典的,但是,经典来也无妨,无关于语言、文字的。


    那个居士问我:师父!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有开悟?我就跟他讲:你《楞严经》拿起来,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包括原文、注解,完全没有任何的障碍,你就是真的开悟的人。因为无关于文字,开悟的人,语言、文字没有办法障碍他;可是,没有开悟,他会在停顿某一种观念,他讲到这一边的时候,他的思惟模式已经来到这一边,突然佛转这一边,一下子没办法适应。知道吗?讲到这一边的时候,佛又突然拉过来这一边,他一下子又没有办法适应。众生他依着意识形态,在跟着语言、文字跑,那个追佛,他就不是佛。用意识形态追语言、文字、听经闻法,用意识心来听佛法,你永远没有办法了解佛,因为你永远在追啊!我讲的时候,你落入意识形态的观念;我讲的时候,你又落入推论的观念。这一句话则好要听得懂,那个懂就是意识心,那个不是悟。一下子佛又转到另外一个角度,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这个就是意识心在作祟,没有真正的悟。所以,才会听到这个,似懂非懂,一下子转过来,又没有办法去理解,就是停留在理解的角度,不是真正见性的功夫。


    经文[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注释,[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如果说见精非与明相相融和成一体,则见精与明相之间,一定有一个分界线,可分出彼此来。[在见在明,自何为畔]:在见精与在明相之间,从何处开始是彼此的分界线?[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若在明相的际限(范围)内,必定是没有见精存在的话,那就可知见精与明相两者不相交涉(没有交集)。因为明际当中没有见。[自不知其明相所在]:承上,既然见精与明相不相涉,自然就不知其所见的明相到底在哪里。[畔云何成]?:若见精不知明相在哪里,两者之间又无交集,这样的话,两者之间的分界之边畔,如何能成立?


    义贯,[佛言:汝今又言]妙明本[觉]之元并[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若是[非]与他物[和合者,为非]与[明]相[和]?抑[为非]与[暗]相[和]?或[为非]与[通]相[和]?抑[为非]与[塞]相[和?若]见精为[非]与[明]相融[和]成一体,[则见]精[与明]相之间[必有]个[边畔](分界线)。[汝且谛]实[观]察:到底[何处是明]相的界限?[何处是见]精的界限?[在见]精与[在明]相之间[自何]处开始[为]边[畔?阿难,若]在[明]相的[际]限范围之[中,必]定[无见]性存在[者,则]可知见精与明相两者并[不相及];(既然互不相及,则不可说见精见到了明相;既没见到),[自]然就[不知其]所见之[明相]之[所在],如是则两者间的边[畔云何]得以[成]立?连处都没有,连见着都没有,哪有边畔呢?(若两者间的边畔不能成立,则两者之间即非有边畔;边畔既无,便不能说见精与明相不相融和;必定是相融,所以,虚空容下一切的相,一切的相在虚空当中。因此,说见精与明相不相和,不能成立。)所以,虚空跟诸相不二。[彼暗]相[与通]相,[及诸群塞]之相等,[亦复如是],不得言其不与见精相融和。


    经文[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注释,[则见与明,性、相乖角]:[乖角],乖违如牛之二角。则见精与明相二者,一个属于性,一个属于相,便两相乖违如牛之二角之对立。[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耳根跟明相有什么关系?明相是对眼根的,耳朵是对声尘的,就象耳朵跟光线了不相触,这是非所对之相。犹如耳根与明相,两者丝毫不相触及,互不相干。[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见精与明相既不相触,见精便不可能知道明相在哪里,见精既然连明相的所在都不知道,还怎么去甄别它们两者是相合、还是不相合的呢?(——意思就是:根本不用甄别了!因为既然两不相触,很显然是不相合的!)


    义贯,佛言:[又]此本[妙]之[见精]若[非]与诸尘相[和合者,为非]与[明]相[合]?抑[为非]与[暗]相[合]?或[为非]与[通]相[合]?抑[为非]与[塞]相[合]呢?[若]说见精为[非]能与[明]相融[合]者,[则见]精[与明]相,必如[性]与[相]互相[乖]违如牛之二[角]之对立,永远碰不在一起,这便犹[如耳]根[与明]相一样,两者[了不相触]及,毫无交集,若如是者,则[见]精尚[且不]能[知]道[明相所在]之处,我们[云何]还去[甄]别[明]白二者是[合]或[非合]之[理]?(如是则根本不用甄明了——然而事实上是,明相来时,我们实能知明相之所在,因此若说见精与明相互不相触,是不能成立的;可见见精与明相是有相触,两者既有相触,则说见精与明相为不相融合,是不通的;故知,见精与明相非不相合。)[彼暗]相[与通]相,[及诸群塞]之相,[亦复如是],非不与见精融合。


    这个,今天就到一个段落。底下就是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还有七大。为什么这一段这么重要呢?诸位!开不开悟就看这一段,五阴在二乘人来讲,是污垢的、是杂染的、是痛苦的;在佛的境界就不是这样子了,即五阴身就是佛的身,这个大乘的精神,就完全跟二乘人不一样了,就是说,二乘人破一切的执着;而佛陀刚好转识成智,就是:五阴就是本性的作用。五阴从[色],色法就是生灭,色即是生灭、色就是无常、色就是缘起、色就是空,空就是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佛性。[受]就是生灭,生灭就是无常,无常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空就是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佛性。[想]就是生灭,生灭就是无常,无常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佛性。[行]就是生灭,生灭就是无常,无常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佛性。[识]就是生灭,生灭就是无常,无常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佛性。色、受、想、行、识,即生灭当体即空,就是不生不灭。所以,大乘的精神,是要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入佛的正见;二乘人是厌恶它、是远离它,也观不净观、烧观、虫观、脓烂观、死观,不要贪爱。佛陀说:这是为了破除我们的执着,才作如是说。当我们学习大乘的,就可不是这样子的了,[色]是佛性,在一切缘起法展现;[受]是佛性,我们让众生感受到佛;[想]是佛性,让我想尽办法,众生的思想里面,他有佛;[行]是佛性,让众生体会到,一切身口意就是佛,刹那生灭,就是空、就是佛;[识]是佛性,让这些生灭的意识心,转化成智慧的如来藏性。


    五阴就是道场,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五阴就是作佛事,即五阴身就是如来身,回归当下,承认、认同你就是佛,我们内心里面有尊贵的佛性,要珍惜你现在,不要鄙视自己,不要看轻自己。所以,如果你要自杀的时候,内心里面告诉自己:与其你要去死,不如把你的生命贡献给佛祖,因为你也是佛!观念转变一下,不要太自卑:我不行啦,我根器太差了!师父!您在讲什么,我都听不来,我怎么会是佛?是的!因为你是未来佛,听不懂是正常人,听得懂是骗人的!要是听得懂,你还来?这个不太可能。怎么可能听得懂,是不是?


    好,我们今天的段落功德圆满。


跟师父念: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向佛三问讯


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注:“楞严经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学习竟,明天开始学习“楞严经 五阴本如本藏 妙真如性”)




(文章转自  正见录  2019-08-24)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经讲解165:我们无量亿劫以来看什么那个见就是生病,没有一天是健康的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