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惟觉长老开示:六祖坛经定慧品四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10-15 05:56 点击 586 次


  六祖坛经定慧品
  
  (一)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闇。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这一品是讲定慧。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定、慧,所谓“悲智双运,定慧等持”。“悲智双运”,悲是慈悲,智是智慧。有慈悲没有智慧,会产生爱见大悲,心不得解脱;有智慧而无慈悲,无法圆融地度众生,所以一定要悲智双运。“定慧等持”,有定、有慧,佛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上落实、生根;如果只有定、没有慧,就没办法广开方便、恒顺众生,没办法断除烦恼,所以要定慧等持,才能真正达到自利与利他。 
  
  小乘的教理和大乘顿悟自心的教理有深浅的不同,有层次的差别。小乘的教理,认为戒、定、慧次第相生,所谓戒、定、慧三无漏学,先持戒清净,由于持戒清净产生定,有定才能启发智慧,由智慧起观照,进而断烦恼,才能超凡入圣。《六祖坛经》定慧品所讲的定慧,则是不假次第──即戒、即定、即慧,慧中有定,定中有慧,定慧不二。 
  
  禅宗说,悟了这念心,心即是道。“道”是指这念菩提心,“道”具足定、慧,所以定慧不二的这念心本来就具足定、慧,而且包含戒,称之为道共戒。“禅者,佛之心”,禅就是三昧,三昧即是正定,正定就是具足定与慧,如果不是定慧具足,则易落入枯定,乃至邪定。定是指如如不动的这念心体,称为“寂”;慧是这念心在定中时时刻刻都清楚、明白、作主,也称为“照”。禅宗所谓的寂照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寂照一如。所以寂就是定,是如如不动的这念心,是心之体;照是慧,也是心之用。这念心有体、有用,如果只是寂然不动,没有照、没有慧,这念心就如同木头、石头一般,产生不出作用,还是不完善,所以这念心不但不攀缘、不颠倒,而且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清楚、明白、作主,又能寂然不动,这念心就称为无上菩提妙明真心;若从禅定来说,这就是定、就是慧。 
  
  定慧本是一体,不是两个;可是在修行的次第上,先要持戒清净,戒行具足才能产生智慧,有智慧才知道返照,才能漏尽自己的烦恼,渐修和顿悟的差别就在这里。虽然都是讲这念心,一个是把定慧分开来讲,一个是合并起来讲。对于下根、中根、上根的人,必须将心性的道理分开来解释,可是对上上根机的人就不需要分开解释,直接讲心性、直接讲禅,禅就是定慧具足。 
  
  在唐宣宗时,有一位荐福弘辩禅师。唐宣宗问荐福弘辩禅师:“什么是戒定慧?”禅师答:“防非止恶谓之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解释得更为清楚。 
  
  什么是戒?大略来说,防非止恶就是戒。“非”就是不如法的事,杀、盗、淫是“非”,五逆十恶是“非”,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是“非”。防非,就是防止自己不要犯这些过失,停止这些恶业;心不起贪、瞋、痴,口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身体不做杀、盗、淫之事,这就是防非止恶,这就是戒。 
  
  什么是定?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就是定。“涉”是接触,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心不攀缘,不被六尘境界所染污、牵连,不随外面的境界产生缘虑、执取。看到好的,心不染着、不贪爱,这就是定;听到别人赞叹自己,不生欢喜心,这就是定;看到坏的,心不烦恼,这就是定。如果看到好的,心生欢喜,心就在动了,哪还有定呢?听到不好的声音,觉得自己很委屈、很烦恼,这是没有定。 
  
  《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又讲:“无住生心”。六根对六尘境界不攀缘,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这虽然是一种定境,但是不一定有智慧。不想,就是不起念头;如果没有念头,却觉得无聊,甚至打瞌睡,这非但没有智慧,也没有定。“无住生心”,生心就是智慧,这是本具的智慧,不同于世间所学的知识。知识是由经验累积而来,或是从看书、学习所获得;能看、能学的这念心清楚、明白,能分辨书中的知见是正、是邪,知道是正知见而去学习,这就属于智慧。 
  
  “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无论是出世间法、世间法,想要有所成就,都必须了解心与境。这念心起的是善念?是恶念?是杂念?是无念?外面的环境是顺境?是逆境?是善境?是恶境?是染污的境界?是出世间的境界?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念头是什么,也不知道外面的环境是什么,就是迷迷糊糊的众生,迷心又迷境,不但自己的心迷惑颠倒,对于外面的境界也是迷惑颠倒。 
  
  修行不但要有戒、有定,更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要知道外面是什么境界,心与境都能鉴别,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都能明明白白。譬如,大众在听法的是心,师父现在在说法是境,要知道自己现在这念心在哪里:现在是在听法、还是在打妄想?是起善念或是恶念?“我现在在听经闻法,怎么打这么多的妄想?”既然在听法,就要把过去所有的是是非非、一切放不下的都要放下,再也不打妄想,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现在就是专心听经闻法。 
  
  专注在听经闻法的就是自己的心,这念心要时时刻刻作主。师父说法,乃至于说法所在的这个讲堂就是境。一个是听经的心,一个是闻法的境,只有这两个境界,其他的都不要想,再想就是妄想。现在明白了,就老老实实听法,清清楚楚地用耳根听进去,听进去以后再去思惟。
  
  有心、有境,就是相对的境界,即使这时的心与境都是善、是清净的,但是有心、有境还是相对,最后要把能听的这念心与所听的境归一,这就是慧。这些是告诉我们什么是戒、定、慧,这个道理对于修行很有帮助,明白这些道理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二)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这一段解释什么是定、什么是慧。如果以渐修来讲,戒是戒、定是定、慧是慧,三者可以独立说明。而这里就不需要分开,定慧归纳成一个,这就是禅宗所讲的“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定慧。 
  
  六祖大师开示大众:“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我现在所讲的这个法门,是心法,是不二法门,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这个心法、这个不二法门,是以什么为方便呢?以定慧为方便,以定慧为根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听法的大众!这念心不要迷失、不要迷惑,不要认为定是定、慧是慧,也不要认为是先定而后慧,或是先慧而后定。“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慧是一体,不是两个,是不能分开的,所以禅宗称之为不二法门。为什么是不二法门?因为“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一念不生,这就是定。一念不生就是慧之体,不要以为定当中另外还有个体;除了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以外,什么都找不到。悟了这念心,一切都在这念心当中,不但定慧在这念心,无量功德、神通妙用都在这念心,因为这念心就是本体、就是根本,这念心有体、有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说明,在佛经里称为体大、相大、用大。例如现在所使用的灯,灯有光,光从什么地方发出来?是从灯管、灯泡,灯管、灯泡就是相;电源通过灯管里的钨丝而产生光,所以灯的体就是电源;灯光有照明的作用,这就是用。所以电源是体,灯管是相,光是用。人也有体、相、用,心为根本,心性为体。人的身体有女众相、男众相,这个由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组合成的身体,称之为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相。除了相以外,人如果没有体、没有用,就成了物质,所以人有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这就是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件事物都有体、相、用。这是藉由体和用来说明定慧这念心。 
  
  定是慧之体,定就是不动的这念心,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动,这就是体;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这就是自己的心体,心体也就是定之体。但是,如果这念心不动,不就成了木头?对于世间法、出世间法都不能产生作用,这个体也就没什么可贵了。所以体当中最宝贵的还有慧,慧是用。这念心不但不动,而且不动的这念心想看就能看、想听就能听;看到好的不生欢喜心,看到坏的不起烦恼心,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用。所以体当中有用,用又不离体。 
  
  耳根也是一样,听到有人赞叹自己,不生欢喜心;听到有人毁谤自己,不起烦恼。心不动,这就是体。可是,什么人毁谤、什么人赞叹,自己都知道,知道而不生取舍,这就是清净的作用。舌根也一样,知道所吃的东西是什么味道,这是“知”;能分辨哪个是酸、哪个是甜、哪个是辣、哪个是咸,哪个味美、哪个不好吃,这就是智慧。一般人也有这种智慧,可是没有定。贪着味道,觉得好吃,就拚命吃;认为不好吃,就心生烦恼,这念心没有定,贪着酸甜苦辣,就是染污、不清净的用。所以要再进一步,知道什么好吃,但是不贪吃;知道什么不好吃,但也不起烦恼,这就是慧当中有定,定当中有慧,定慧一体。如果把定慧分开了,定是定、慧是慧,以吃东西来讲,如果不生分别,什么味道都不知道了,今天吃的是什么菜?不知道;味道是酸的、咸的?不知道──因为只有定没有慧。禅宗所说的定慧是一个,明白了这个道理,这念心在日常生活上就是在起作用,所以处处都是道场,时时刻刻都是佛法。
  
  “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这就是菩提妙明真心。明白了这个道理,时时刻刻都在定慧当中,打坐如此,走路也如此,乃至睡觉也是如此,穿衣吃饭、行住坐卧、大小便溺都是如此,这就是禅宗祖师所说的:“穿衣吃饭、行住坐卧、挑柴运水,都是神通妙用。”为什么?因为定慧不二的这念心时时刻刻都现前,这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这个法门就称之为顿悟法门、圆顿法门。这要自己去体悟才能通达,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时时刻刻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我们在禅七时经常讲中道实相,中道实相就是定慧等持、定慧不二的这念心。
  
  (三)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
  
  诸学道人,包括了在家、出家,新学、久学,乃至于贤位菩萨、登地菩萨。“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如果说是先定而后慧,这也不能说不对,可是就落入阶梯了,属于渐次修行。就像读书一样,先从幼稚园毕业,然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是一种次第。六祖大师这里所讲的是心地法门,直指这念心,契悟菩提心是没有次第的;如果是修戒、修定、修慧,然后再发菩提心,就属于渐修法门。契悟菩提心不需要经过这些层次,所以称为诸佛的心印。这个法门就是佛经所说的:“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凡夫心就是无上菩提心,只要从现在开始不起烦恼就是,一切都是现成,一切都具足,这就是顿教法门,否则就属于渐修法门。 
  
  “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如果有“先持好戒才能得定,得定以后才能发慧”这种见解,这是法有二相,这个法就不是无上法门,不是不二法门,也不是佛的心法,不是无上菩提妙明真心。因为法有二相,有能、有所,有心、有境,有定、有慧,成了相对法,成了世间法,属于生灭法,有两个相,有生、有灭。悟到定慧不二这念心是不生不灭法,没有生就没有灭,这个法就没有二相。以下再解释什么是法有二相。
  
  “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口在说好话,心却是起恶念,口善心恶,心口不一,心口相违,这就是二法、二相。同样地,只是嘴上说定、说慧,徒托空言,没有身体力行,终究不能与定慧相应,定是定、慧是慧,定慧不能等持。如果是心口一致,心里所想和口所说、身体所做的都是善法,内外一如,这才是定慧均等。譬如,内心知道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心不应起贪、瞋、痴,身不做杀、盗、淫之事,行之于日常生活,确确实实都能做到,在言行上都能实践,这就是内外一如,定慧均等。否则,定慧不能均等,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却始终做不到,空有慧而没有定,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狂慧”。又如,很多人谈开悟的境界,说得好像是真开悟似的,可是观察他的言行,却还不如一个凡夫,贪、瞋、痴,杀、盗、淫,人我是非一大堆,这就是心口不相应。真开悟的人是表里如一,定慧等持。
  
  (四)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自悟修行,要自己去悟,悟什么?悟到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定,不是时时刻刻地想:“佛经里说百千三昧,我将来也要修个三昧。”这么想,是把修行放在未来。现在要自悟修行,悟到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就是定,不是另外再去修个定;这念心清楚、明白、作主,这就是慧。自悟,悟到第六意识不动。憨山大师说,修行本来就很简单,就是意根不动。这个法门就是告诉我们不动意根,不动意根就是定,意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慧,还是这念心!明白了,烦恼就是菩提。 
  
  每个凡夫众生都有意念、都有意识、都有意根,可是凡夫众生在意根上攀缘、取舍,所以就完全不一样了。自悟,就是悟到师父说法、大众听法这念心是本具的,不要再去求。虽然是本具,从现在开始,这念心要能在打坐的时候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一念不生才是。所以在打禅七的时候,师父经常告诉大众:“就是这个!”到底是哪一个?听法的这念心、听法的这个、说话的这个、吃饭的这个、喝茶的这个、走路的这个,始终就是这一念,就是这个!悟,就是悟这个,不是另外看到个什么,或是作了一个好梦,那不是悟。 
  
  无明慧经禅师有一首偈,讲得很清楚:“无始劫来只这个,今日依然又这个。复将这个了那个,这个那个同安乐。”这就是自悟。师父说到这里,大众确确实实对于这念心已经没有一点怀疑,达到百分之百的信心,这就是悟了;但是,虽然悟了,只是理上悟,事上还没有真正做到,只要六根一触境,这念心又不在了。所以要继续不断地“复将这个了那个”,这念心要觉察,要观照、觉照,这就是修行;要察而无察,照而无照。这念心如果照不住了,就要诵经、念佛、持咒、持戒、忏悔、修六波罗蜜,虽然是诵经、念佛、持咒、持戒、忏悔,但是修而无修;修一切善法,心不执着,这就是修而无修。念佛,没有能念之心,没有所念之佛,能念之心归还原点,达到无修、无证、无言、无说,就是真正悟道的修行人。修而无修,念而无念,行而无行,就是般若。所以,自悟就是悟到当前这念心是本具的;就像五祖大师为六祖讲《金刚经》时,六祖才真正地开悟,悟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悟到这个道理。 
  
  悟了以后才是真修;没有悟道,道是什么、道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修?悟了道,才真正进入修道位。但是,不要执着有能修、有所修,虽然是修,要“修无修修”;虽然是行六波罗蜜,要“行无行行”。早晚课诵还是照做,白天还是普度众生、建设道场、弘扬佛法,这都是修行,修了之后不执着有能修、所修。如果执着自己有多大的福报、功德,持戒是多么地严谨,别人都不如自己,这就是法有二相;不但有二相,而且还有四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能做到修无修修、念无念念、言无言言、行无行行,这就是法无二相,是真正的大修行人,因为修了之后不执着有能修、所修。例如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却说:“我没有说一句佛法。”这就是没有能修、没有所修;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佛说:“没有度一个众生。”始终是法无二相,不离开当念。当念是什么?定慧一如、内外一如的这念心。 
  
  所以悟了以后还要修、还要行、还要保任。如果不保任,所悟的只是理,悟到理但没有透过事上薰修,是站不住、站不长的;表面上好像悟了,可是境界一现前,却又作不了主。这念心要能作主,保持正念,定慧等持,这就是出世间法。《六祖坛经》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就在于此。从现在起,时时刻刻保持正见,就是出世,就是自悟修行。 
  
  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还须在这念心上站得住、站得长。有人认为:悟到这念心,平常心就是道,不需要再修了。可是烦恼一现前,平常心却起不了作用,为什么?因为不是真正明白自悟、自修。悟了理之后,还要将所悟的理落实在日常生活上,“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要站得住、站得长,一切不假外求,这就是修行。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总有个方便,但是也可以不假方便,就是一念到底,一念万年,万年一念。什么意思呢?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一天、两天、三天、一百天,乃至于一年、十年、二十年,都是这念心,真正这么用功,就是如来住世。
  
  悟,就是这样悟,这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这就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慧不二的这念心不能分开,这就是“自悟修行,不在于诤”。所有一切言说都是方便,还诤什么呢?没有悟到这个道理就难免有所诤,诤人我是非,诤高低上下,与迷惑的众生没有差别。凡事都要断胜负,要大家肯定自己,要分个人我、是非、高低,要争一口气,这都是众生境界。如果真正明白“自悟修行”,虽然在修,不执着修;希望道业有成,但是成功了也不起慢心,即使失败了也不烦恼,为什么?不执着有胜负。虽然没有胜负心,还是希望能成功,没有成功也不烦恼,失败了也不气馁,始终不离开这念心性。什么心性?定慧不二这念心,始终是“法无二相”,这就是“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定慧不二这念心就是一乘任运,任运是用,一乘是体,有体、有用,体不妨碍用,用不离开体。
  
  (五)
  
  众生只知道“用”而不了解“体”。师父告诉大众要一念不生,起心、动念都是妄念,执着这个道理,无为法又成了有为法。为什么?因为不知道体当中还有作用。每个人悟的层次不同,有人悟到体,有人悟到用。过去的祖师大德眼一眨、手一举、脚一蹬,都能开悟。悟到什么?悟到心之用——原来这念心能有这个作用,就依据这个作用来返照能作用的心体。不了解的人就执着:祖师一眨眼、一挤眉就是道;我一眨眼、一挤眉,也是道。其实,这只是悟到用,并没有悟到体;这个用属于生灭法,只是祖师告诉我们的一个入处,目的是藉由用来返照能作用的体。什么是悟到体?例如,惠明当初想要夺取祖衣,六祖大师见惠明追上来,就把祖衣放在石头上,自己隐蔽在树林里。惠明看到祖衣时很高兴,上前去拿却拿不动,这时才知道祖衣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取得的,没有契悟佛心,拿到祖衣也没有用;祖衣是有德、有道的人才可以得,没有德、没有道的人,不能得祖衣。惠明悟了这个理以后,马上就说:“行者!我是来求法的,不是来夺衣的。”于是六祖大师从林中出来,盘坐在石头上。惠明请求六祖为他说法,六祖大师问:“你求什么法?”惠明说:“我在五祖座下很久了,还不知道自己这念心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请大善知识为我指点。”六祖大师就告诉他:“这念心不思善、不思恶,这个时候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心之体。也就是说,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在平时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可是现在不但不起恶念,善念也不能起,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不起善念、不起恶念,当下不动的这念心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自己。所以六祖大师指示惠明从体上去认识自己,从一念不生这个地方来认识自己。 
  
  但是,根机不够成熟的人,可能又在这个地方产生执着,以为什么善法都不用修了,取空、落入断见。所以看佛经或听佛法,要明白有些道理是告诉我们从“体”来认识自己,有些是从“用”来认识自己。我们的眼睛能看,是谁在看?耳朵能听,是谁在听?都是这念心在“体”上所起的作用,这是从“用”来认识自己。已经认识了自己,知道是谁在起心动念,最后还要归到没有起心动念的这个地方,就是心之“体”,所以体不碍用。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这就是用;用了以后,世尊说他没有讲一句佛法,无人、无我、无众生,是把起作用的这念心归还原点、回归心体。所以,六祖大师告诉我们,内外一如就是定慧等持,这就是体。
  
  起善念、修善行,这是从体所起的作用。起了作用之后,如果执着修善法的功德,起善念的这个心又成了生灭,就离开了体。但是,如果只执着体,什么善法都不修,甚至于嫉妒、排斥别人起善念、修善法,说他们所修的属于生灭法,说他们不知道究竟修行的法门。所以,没有悟到这念心的人,说空他就执着空,成了断见;说有他就执着有,成了生灭。真正开悟的人,悟到定慧不二这念心,说空也对、说有也对,一切都是圆融无碍,一切都是自在,就如祖师大德所说:“挑柴运水都是神通妙用。”既然挑柴运水都是神通妙用,那么诵经、持咒、修善当然也是神通妙用。
  
  (六)
  
  有的人因为不了解而产生偏见,认为只有打坐才能一念不生,做其他事都是障碍,这种想法就落一边了。打坐,是要回归到心体,在体上用功;平日诵经、持咒、修善、断恶、做种种法事,这是在用上实践,用了以后不执着这个用,这念心又归回原点。用不能离开体,离开体就成了生灭。从这个道理来契悟,于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都能圆融无碍,是实实在在、活活泼泼的佛法,否则就落入一边,始终是法执。所以,如果认为打坐才是在修禅,除了打坐,其他都不是修禅、不是修定,这个观念要修改。为什么?这只是从打坐上认识禅;认为体不动、口和心也不动就是禅。虽然是不动,可是却迷失了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这念心要清楚、明白,要有定也要有慧,要在这念心上契悟定慧不二之理。打坐是这念心,走路也是这念心,穿衣吃饭、痾屎拉尿还是这念心,这念心哪里有二相呢?无二之相即是实相。实相当中没有行住坐卧、穿衣吃饭,可是也不离开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这才是真正的契悟,否则就执着一个静境,认为打坐才是定,走路、听经、修善都不是定,产生了法执。 
  
  明白了定慧不二这念心,打坐是如此,走路也是如此,穿衣吃饭、行住坐卧还是如此,时时刻刻都是道,就不妨碍打坐,也不妨碍修善,动静闲忙都是修行。日常作务是在动中磨炼自心,打坐是在静中养成,是最好的助缘,使这念心在静中有定慧,在动中也有定慧,称之为“一行三昧”。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在树林里打坐,正巧维摩诘居士路过,就问:“舍利弗尊者,你在这里做什么?”“我在静坐。”“静坐,修什么功夫?”“我在修定。”这属于小乘行者所修的戒、定、慧。维摩诘就趁这个机会讲演大乘法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定慧法门。维摩诘对舍利弗说:“你认为打坐就是定,难道不打坐就不是定了吗?”舍利弗问:“如何才是真正的修定呢?”维摩诘回答:“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当中,真正不动身口意,是名宴坐。” 
  
  在三界中,什么才是真正最高的定?行住坐卧不动身口意就是最高的定,不动身口意就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这念心就是定、就是慧,所以定慧是一个,不是两个,没有先后。定慧不是修出来的,是本具的;只要不打妄想就是定,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处处作主就是慧,定慧不二这念心就是无上菩提妙明真心。这念心行住坐卧都存在,不是修来的,如果是修才能得到定慧,定慧就成了生灭,因为有得必有失。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检讨自己在日常生活上是不是总要争个胜负?总是在言语上争个高下?如果有争强好胜的心,就表示有我、法二执,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存在,就是迷惑的众生,没办法超凡入圣。 
  
  想要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在心性上契悟,悟到不生不灭的心就入了圣位。悟到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就是圣,不是另外去找个圣。虽然悟到定慧不二这念心是圣,还要能时时刻刻保养这念心,要站得住、站得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悟到这念心是见到初一的月亮,有了一线曙光;继续保养这念心,使这念心时时刻刻存在,就属于修道位,是真修行;一直保养到这念心行住坐卧、顺境逆境、动静闲忙都现前,十天、半月、一年、两年、十年,这念心都存在,就真正是如来住世了。所以,从开始悟到这念心,到最后成无上正等正觉,功夫完全现前了,还是这念心,没有两个心,古人说:“万里途程,不离初步。”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真正悟到这念心,时时刻刻寂照一如、定慧等持,哪还会有争胜负、争先后的念头。凡事总要争人我是非,总要讲个清楚明白,讲不清楚、不明白,就耿耿于怀,这是众生境界──“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始终是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存在,我执和法执存在,就是凡夫众生。想要超凡入圣,第一步要先破我执,然后破法执。如果不了解这些道理,不但不能破我法二执,甚至徒增我法二执,继续增长执着,不离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始终是颠倒众生、六道凡夫。
  
  (七)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六祖大师为了使大众进一步了解定和慧的道理,再举最常见的灯光来譬喻定和慧;“犹如灯光”,定慧就像灯光。过去用的是油灯,油灯包含灯盏、灯罩,里面还要有油、灯草,才能构成灯,用火柴点燃灯心就能产生光,所以说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暗”,如果没有灯盏、没有油、没有灯草,就无法产生光,是一团黑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灯和光是一个,没有灯,光从何来?不能凭空生出光来,所以没有灯就没有光,光离不开灯,灯也离不开光。光能照破黑暗,就像智慧之光能照破贪、瞋、痴的作用一样。虽然光能照破黑暗,但是必须要依据灯才能产生光亮;虽然慧光可以照破愚痴、黑暗、无明,也必须要有定,所以灯譬喻定,有定才有慧,有慧才有定。 
  
  同样地,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动,这就好比是灯,只有灯、没有光,也不能照破黑暗;如果这念心只是不动、只保持一念不生,就像一盏没有光的灯,不能照破黑暗,不能产生全体大用。所以,必须定慧等持,这念心如如不动就是定,除了如如不动还能清楚、明白,知道心的种种作用,这就是慧。有定无慧不能照破无明,不是诸佛心印;定慧不二这念心才是诸佛的心印。 
  
  悟到这个道理,就是在理上开悟。理上开悟了,还要在事上磨炼,看看自己这念心是不是真正的不动。打坐的时候可以不动,六根对外面六尘时可能就会动了,所以古人说:“要得真不动,动中亦不动。”为了使这念心达到不动的境界,所以藉打坐磨炼自己,知道心念不动是怎么一回事,是很清楚、很明白、很安定的境界。要达到真正的不动,在日常生活上遇到任何境界这念心都不攀缘,意都不颠倒,看到好的不欢喜,看到坏的也不烦恼,心里知道是好、是坏,这就是智慧,所以佛经上说:“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善能分别诸法相是心之用,于第一义而不动是心之体。 
  
  禅宗最重视的是契悟定慧不二这念心,这念心就是如来的境界,就是菩提心。其他的宗教也讲定,在修法上也有感应,也有神通妙用,因为修定到达相当的境界就会产生神通妙用,可是这当中并没有真正的智慧,与大乘佛法所说定慧不二这念心相去甚远。大乘经典中,佛常诃斥声闻、缘觉二乘圣者是焦芽败种,因为二乘行者只悟到偏空,没有悟到菩提心。悟到偏空只是一种定境,不了解这念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智慧心。由于小乘圣者没有悟到这个道理,认为生死轮回是实有,所以还要入涅盘。如果悟到这念心,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定慧不二、内外一如,这就是“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 
  
  大众要了解,《六祖坛经》所讲的是无上乘的法门。明白了佛祖的心要,就知道佛所说的法是为了对应各种根性的众生,应病予药,所以开演出各种不同的法门。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执一非他;悟到了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就不会执着自己的法门而排斥其他的宗派。定慧不二的这念心是十方诸佛的心印,真正契悟了就能圆成佛道,所以称之为不二法门。“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这念心就是元,是心源,如同水的源头;这念心是宇宙的根源,悟到这念心就是悟到诸法实相,就称之为法王。 
  
  六祖大师用灯和光来譬喻这念心有定、有慧,使大众更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心性,不但要有灯,而且还要有光。光从哪里来?从灯产生。我们的灯在哪里?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入、十八界,这都是灯,所以不入四大、不离四大,不入五蕴、不离五蕴,不即不离、不出不入。离开自己的四大另外去找光,是找不到的;离开了五蕴色身,要另外觅得法身是不可能的;离开烦恼心而求菩提心,是求不到的。所以,烦恼即菩提,过去起贪、瞋、痴的这念心现在不起贪、瞋、痴,贪、瞋、痴就转变成光。贪、瞋、痴是从地、水、火、风、受、想、行、识产生的,这四大五蕴之身就是灯。明白了灯和光是一个,不是两个,就明白众生心、众生身是很可贵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因为每一位都有不生不灭的这念心存在。 
  
  “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灯是光之体表示定,光是灯之用表示慧。每个人都有一盏灯,都有智慧光,但是自己不了解这盏灯和光,因此整个心都是黑暗的。明白了本自具足的心灯和心光,能产生什么作用?“千年暗室,一灯即破”,这就是寂照的这念心。
  
  “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它的名称虽然不同,一个称为灯,一个称为光;一个是定,一个是慧;虽说是定、慧,寂、照,其实是一个,没办法分开的。就像灯和光能分开吗?分不开。所以定和慧也是分不开,本来就是一个,体和用就是一个,没有差别。定慧不是在外,而是在这念心当中。时时刻刻作主,站得住、站得长,在这个道理上去契悟、去用功,这一生就能成就如来的知见,乃至于继续不断地用功,就能成就如来的功德,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
  
  (八)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佛法对于戒定慧的解释,分为大乘和小乘,两种解释有深浅的不同。小乘强调先持戒,做到戒行清净再修定,修定而后发慧,慧成就后即断除一切烦恼,这属于渐次修证。《六祖坛经》则是讲这念心即戒、即定、即慧,戒定慧就是这念心。如天台宗所讲的“三止三观”和“一心三观”,三止三观属于渐次修法,一心三观即是当下这念心具足空、假、中三观的道理。依次第说明戒、定、慧,是为了令大众更容易了解其中的道理,明白以后再综合起来讲,两者殊途同归。“定慧品”即是综合起来讲,戒中有定、定中有戒,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所讲的就是顿悟自心之理,这念心当中具足戒定慧,具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功德,没有先后、渐次之别。悟到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即是无上菩提妙明真心。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这一段是解释“一行三昧”,三昧就是正定。《楞严经》里提到二十五圆通,其中二十五位圣者分别以不同的法门入道,最后都达到三昧。但是,由于因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所呈现的定慧也不一样,端视自己以何心念起修。如果是以生灭心起修,所得的三昧必然有差别,必非究竟;如果依不生灭的心性起修,就是一行三昧。所以,一行三昧是依不生不灭的这念心性起修,当然是具足定与慧。
  
  六祖大师对大众开示:“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善知识”是相对邪知识、恶知识而言,知见不正者称为邪知识,知见中毒者是恶知识。“知识”是一种通称。知,每个人都有灵知灵觉;识,每个人都有意识。当时在座闻法的大众过去已经听了很多佛法、看了许多佛经,当然不是邪知识,也不是恶知识,所以称在座的大众为“善知识”。 
  
  “于一切处”是指在一切处所,无论是善、恶、动、静、明、暗、美、丑、大、小,任何空间都一样。动是如此,静也是如此;在都市如此,在山林也是如此;在道场是如此,在灯红酒绿的地方还是如此;在逆境如此,在顺境也是如此。我们无论在任何地方都离不开空间,所以“一切处”包括所有一切空间在内,包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地方、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不是道场,凡是能到的地方就是“一切处”。不论在什么地方,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上殿共修,在一切处都要常行一直心。 
  
  “一直心”,是没有第二念,就是专注;不但专注,还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慧。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听经的时候就专注听经,没有第二念,这就是一直心。悟了这念心,任何地方都可以修,不是只有在讲堂、在禅堂、在道场里才可以修行,日常的行住坐卧当中,处处皆是修行的机会与处所。每个人都离不开行住坐卧,所以做任何事、在任何地方都要常行一直心。 
  
  一般人都知道“直心是道场”,但是不一定了解“直心”的意义。心直,还要清楚、明白、作主,如《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才是真正的一直心。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走路、打坐、吃饭、睡觉……这念心都要存在、都能作主,这就是一直心,作不了主就不是。穿衣、吃饭都能作主,穿衣、吃饭的当下就是神通妙用。不要小看一直心,一直心就是如来心。打坐时一念不生,达到中道实相,就是一直心。 
  
  修行学佛,无论出家、在家都是在这念心上用功,从初初开始一直到最后,还是不离这念心。首先这念心要觉悟,“觉”很重要,修行最重要的就是灵知灵觉。每个人都有灵知灵觉,但是一般人的心都是想东想西、患得患失,如此就是失去觉悟心。现代社会上的人常讲要“活在当下”,什么是当下?当下就是一直心。一直心,不但是无念——无妄念、无杂念,而且还要清楚、明白、作主。如果这念心不能作主、不能清楚明白,一直心就成了木头。明白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上任何场所都可以修行,就是保持一直心,人在哪里,心在哪里,这是最实在的心境。 
  
  常行一直心,要常而不间断,经常都是如此,过去、现在、未来都要保持这念直心。禅七时告诉大众“任心自在,坚住正念”,就是这个道理。心要自在,“自在”是自己这念心要存在,如果不自在,这念心就像个石头、木头,就不是道。任心自在是这念心不假丝毫造作,换句话说,是第六意识不起心、不动念、不颠倒,这念心不但不动,而且还要清楚、明白、作主,这就是“常行一直心”。大众或许都悟到这个道理,可是要达到行住坐卧都是一直心就不简单了,因此古人说:“悟道容易修道难”。一直心是自己的世界,常行一直心是自己的本份、是自己的事,所以《六祖坛经》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华严经》讲:“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静菩提果。”这句话讲的就是“常行一直心”。众生的心有人我是非、财色名食睡,处处和人计较,念念迁流,根本没有直心。即便是善人、好人,那还不是直心。要达到直心,就要觉察、觉照,这仍属于方便,等到完全没有妄想、昏沉,一直心现前,就达到《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
  
  常行一直心就是一行三昧。行,一个是心行,一个是口行,一个是身行。心,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能做到心行,身与口也就能做到;心做不到,身与口当然也做不到。常行一直心就是道,道是本具的,不是修来的。譬如,修观行时观想一个境界,修日轮观就是观想太阳,观想成就了,就属于修来的。因为这是心想所生,所以是生灭法、生灭心。观佛像、观日轮、水想观、火想观、空想观,这都是观行,观行是假观。想了以后还要归于无想,当体即空,如如不动,了了常知,这才是一直心。
  
  (九)
  
  虎溪大师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观空是空想观,观有是假有,不论观什么,不外乎是“空”或“有”,空、有都是境界。修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心”与“境”,也就是禅宗所讲的“宾”与“主”。“主”是能观之“心”,“宾”是所观之“境”。“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不要执着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这念心要能时时刻刻作主、时时刻刻注意。“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进入了实相,完全达到纯一直心,这个境界即为如来境界、不生不灭的境界。 
  
  憨山大师也讲:“以有入空,四大俱融;以空入有,有则不朽。空有两忘,适同金刚。”适同金刚就是一直心。在修行当中,空、有都是方便,修这些方便法的目的是在对治烦恼,使自己摄心、收心。“以有入空”,观想佛像、观想香炉都是假想观,这是“有”;先观假有,然后再将所观的境界观空,契悟到空的境界,这是第一步。如果不知道第二步、第三步,就会误以为“空”是究竟。有些研究般若思想的人,认为佛法所讲的就是一切毕竟空,而不了解毕竟空是不执着、是无住。“般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实相般若不是空,而是一直心,一直心就是一实相,是如来涅盘妙心,要通达这些道理才不会走错路、走远路。
  
  修空观的目的是破执着,契悟了空,入了空定,还要不住于空当中。如果是契悟了我空、破了我执,但却执着空,这就好比是走路只走了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未走完。所以“以空入有”就更进一步,空观修成就,再进一步行假有,“有则不朽”,这个“有”不是一般人所执着的“有”,而是“妙有”,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所以说“有则不朽”。再进一步,不住空、不住有,当下归于中道实相,就入了金刚喻定。这些道理是修禅定、修观行的一种层次,最后则是契悟到纯一直心。 
  
  “净名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净名经》就是《维摩诘经》。这里引用《维摩诘经》,证明纯一直心的功用。“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不论身处何处,时时安住直心就时时在道场中,不要另外找净土,当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的这念心就是道场、就是净土,所以古人说:“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
  
  既然直心是道场,为什么还要建外面的道场?外面的道场是一种方便,如果没有外面的道场,就没有空间研究佛法,没有这个方便也很难契入究竟。所以藉外面的道场彰显自心的道场,外面的道场庄严,自心也能庄严;外面的道场清净,自心也能清净。这是藉境练心、藉境印心,这都是一种方便。六祖大师所讲的是直截了当的法门,明白地告诉我们当下这个真道场、真净土。要想契入无生道场、无为道场、寂灭道场、菩提道场,必须直心;要想生净土,不用东求西找,就是时时刻刻返照自心,反省检讨自己这念心是不是直心?能化除一切邪见烦恼,即归于直心。
  
  (十)
  
  “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
  
  六祖大师惟恐大众产生误会,所以再进一步解释什么是“一直心”。“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谄就是献媚,对人趋炎附势称为谄;掩盖真实情况称为曲,蒙上欺下也是曲。在日常生活中,这念心要正直、要公正、要平等,这念心不要谄曲、不要掩饰。检讨自己这念心,不谄、不曲就是直心;化掉烦恼、去除邪见,这念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净土,不须另外去找净土、找直心。
  
  “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口所说的,心也要做到,如果心做不到仍是毫无用处。古人说:“说到做不到,是名不到道。”说戒、说定、说慧、说渐、说顿,说得天花乱坠,心却不相应,不修戒定慧,没有契悟到菩提心,对修行没有帮助。虽然自己尚未做到,也可以告诉大众这个法门的益处,深切地发惭愧心,真正从这个方向去努力,就能有无量的福报、无量的功德。如果是嘴上说,心里却想:“我是薄地凡夫,要做得到是很不容易的事,……我讲一讲就好,等以后再慢慢去做。”这么想就迷失了自己的菩提心。所以,一方面要说法普度众生,二方面要藉说法的因缘自己返照,在度众生当中完成自利,从有言再归于无言。说而不行,只知道理而不去实践,根本毫无意义。所以,弘扬佛法,一方面是弘扬,另一方面自己也要从这个方向去努力,做一分得一分。 
  
  “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何谓“一切法”?杯子是法,凳子也是法,一部经、一本书也是法,一粒饭、一盘菜也是法,日常的行住坐卧、生活言行,乃至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是法,所以称为一切法。起心动念也是法,起一个善念是一法,起一个恶念也是一法。念头不断地生灭、生灭,这属于生灭法;外面一切现象界有生、有灭,也称为生灭法;人有生、有死,也是生灭法。这里所说的“法”,不是讲空、不是名相,而是包含生活言行的点点滴滴,一个念头、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是一法,念一句佛号是一法,念一百句、一千句、一万句也是法,精进用功是法,懈怠也是法。佛法中有法性与法相之说,这里所讲的一切法是指法相。 
  
  儒家说“不居功,不诿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就是不执着。无论在任何时间、空间,面对一切有为法、无为法,这念心始终是一直心,即做即了,这就是“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能够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做了以后不执着自己付出多少,顺境、逆境都不执着,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众生与佛、菩萨的境界差别就在于执着与不执着,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自言没有讲一句佛法,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却说自己没有度一个众生,这就是不执着。不执着就是不居功,做任何事都提得起、放得下,心始终是平静、光明,如《金刚经》所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一切善法,修了以后不执着,才能与般若相应,通达佛的智慧。
  
  有些人以为不执着就表示什么都不用做了,为何还要诵经、启建法会?诵经、启建法会是善法,能使福德增胜、长养慈悲心,然而,行一切善法以后不可产生执着。所以,“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行一切善法以后就像未做时的心念一般,心还是平平静静、安安稳稳,还是一直心。
  
  (十一)
  
  “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迷而未觉的人,执着自己所学的法门、执着人我、执着法相为实有,只研究名相,却没有心行。名相可以研究,但是研究之后要不执着名相,才能契入一行三昧。如果执着坐在这里不动、不倒单、什么都不想就是一行三昧,反而会障道,因为心有所执,道就不现前。六祖大师更进一步解释:如果说常坐不动、无思无想就是一行三昧,那不就和无情识的木头、石头、草木没什么差别,木头、石头能成道吗?有这种见解,不但与道不相应,而且还是障道因缘。因为产生邪见、产生执着、产生法执和我执。所以,除了不起心动念以外,还要清楚、明白、作主。不但打坐如此,走路也是如此,行住坐卧都是如此。
  
  认为打坐时不起心、不动念是直心,这只讲对了一部分,因为除了不起心、不动念,还要清楚、明白、作主,这才是一行三昧的境界。明白了这个道理,打坐也是道,走路也是道,穿衣吃饭皆是道,因为打坐是清清楚楚、如如不动、处处作主,走路也是清清楚楚、如如不动、处处作主,乃至于功夫养成了,睡觉的时候也是如如不动、清清楚楚,也是了了分明、处处作主,如此才是真正的直心,打坐是直心,走路也是直心,穿衣吃饭、行住坐卧都是直心。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道须通流”,道就是指这念心,这念心要像流水一样畅流、畅通,这念心不要住在任何定点、任何法上。心水没有染着、无所住,才能通达无碍,否则就成了死水。什么是死水?对境、对物、对事、对于一切情境,一旦这念心有了任何执着,心水就成了死水,古人说“死水不藏龙”,死水起不了大作用。所以打坐时虽然一念不生,但也不妨碍日常生活上起心动念,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善念、都不执着,心水就流通、自在。 
  
  在日常生活上,时时刻刻起善念,时时刻刻宣扬佛法,时时刻刻建道场、普度众生,这就是道在通流。这念心就是道,这念心不住任何一处,静也静得、动也动得,就能如流水一般通畅无碍。凡夫众生是动得静不得,执着静境的修行人则是静得动不得,这都是障碍,无法与道相应。真正的道要通流,这念心不住法、不住于任何境界才能通流,否则就成了滞流。想过去,就住在过去的心境;想现在,就住在现在的心境;想未来,就住在未来的心境,这些都是有所住。乃至于想到好事就生欢喜,想到坏事情就起无明、生烦恼,这也是因为心住于法的缘故。如果能做到知道是善也不会欢喜,知道是恶也不起烦恼,这念心始终无挂碍,悠闲自在、寂然不动,始终保持这个心境,才能真正达到通流的境界。
  
  “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心如果住在任何一个点,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如同作茧自缚。有些人会想:“诵经是住在经上,持咒是住在咒上,持戒是住在戒上,难道诵经、修善都不对吗?”其实不然,只要了解“心无所住”的道理,就不会有挂碍。因为众生达不到这个境界,所以佛就开方便法,教大众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就是将心安住在道理上,这是方便法。等到心没有杂念、没有妄念,能够时时作主,就不需要再念,如《四十二章经》所说的“念无念念”,从有念归于无念,这就真正得自在,所以“住”在善法或理上,只是一种前方便。 
  
  《六祖坛经》是顿悟自心的法门,如果不了解顿悟与渐修的差别,就易曲解其中的道理,甚至产生疑惑:“先前佛告诉我们要住于善法,现在为什么又说无住?连善法都不能住,岂不是前后矛盾吗?”要知道,佛陀所讲的“住于善法”是为了度化下根、中根、上根的人,这里讲“无住”是为度上上根机者所开示的顿悟之法。由于下根、中根、上根的人经过先前很久的薰习,现在听到这个法门才能像上上根的人一样契悟这个道理。了解这层意义,修任何法门就没有障碍,这念心才能真正通流。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因为每个人心的染污有轻、有重,执着有深、有浅,所以佛讲种种法门,目的都是为了使众生去除执着、解脱滞缚,也就是先破我执,再破法执。如果不了解这个道理,只知道不动,身体不动、口不动、心不动,坐在这里就像个木头一样,与道毫不相干。 
  
  打坐时,除了调身,更重要的还要调心。古德说:“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禅宗祖师说:“要得真不动,动中亦不动。”如果要使这念心达到一尘不染的境界,不但打坐时要做到不动,走路时也要能做到;不但在走路时能做到,睡觉时也要能做到;不但行住坐卧都能做到无所住,在十字街头、灯红酒绿的场所也要能做到,这就是真正达到不动的境界,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十二)
  
  “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这里以舍利弗尊者在林中静坐遭维摩诘居士诃斥的公案,说明常坐不动并非一行三昧。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在树林里打坐,维摩诘居士从林中路过,就问:“舍利弗!你在这里做什么?”舍利弗尊者答:“我在打坐。”那时舍利弗尊者修的是小乘法,心住在所修的法门上。维摩诘问:“你怎么打坐?”舍利弗知道维摩诘是金粟如来转世,怕自己回答之后遭维摩诘诃斥,所以不回答。于是维摩诘居士说:“我告诉你一个真正打坐的方法,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这与<定慧品>所讲的“直心是道场”是同样的道理。 
  
  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这个世界是欲界,欲就是希求、欲望,世间人除了有睡眠、饮食等欲求,还有男女之欲、名利财色之欲,因此这念心不容易定下来。如果自己有这些欲念,当下就是欲界众生。出家众为了脱生死,出离红尘家,宴坐清净道场,这是一种方便。世间人六根对六尘,所接触的多是名利财色,常被尘劳所缚;修行人虽已离开染污的尘境,若执着清净的环境,也是一种欲执,“执”就是贪爱。所以,即使身在清净的环境中,也不可产生贪爱之心。 
  
  色界众生没有欲染,但有色质之碍。外在一切有形有相之物都属于“色”法,庄严的佛像、清净的道场都是色法,如果对这些境界产生贪爱,有执着色相的心,就是色界众生。对于喜好的境界有所执着,贪爱种种色相,就是色界的众生。 
  
  无色界众生虽已远离欲界及色界众生的贪着,但是执着空的境界,将心识住于空定中。即使生到无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还是在三界当中,等到八万大劫的寿命结束,仍要受轮回之苦。如果能进一步修四谛,体证苦、空、无常、无我之理,就能出离三界。 
  
  想要离开三界,现在这念心就可以离,离不是逃避,不是逃到任何一个地方,真正的离是要从这念心出离。所以维摩诘居士告诉舍利弗尊者脱离三界的方法,并不是打坐修定,而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什么是顿悟自心?于三界内不动身口意就是真正的宴坐。所以打坐时不要怕吵闹,对任何事都不要有取舍之心,不动身口意、一念不生,欲界、色界、无色界都不染着,这就是真正的宴坐,与永嘉大师所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的道理相同。真正明白了,就知道维摩诘居士所讲的不动是真正的不动,不但是打坐不动,动中这念心也能自在、也是不动,这就是一行三昧,也就是禅宗祖师所说的:“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在日常生活上依然是修一切善、断一切恶,继续不断地精进用功,但是不执着自己对道场有多大的贡献、做了多少功德。所以,同样是精进用功,只是不执着而已。大家要了解,不执着不是不做事,而是做了以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这念心始终宴然不动,虽然不动,心还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常知、处处作主。讲来讲去都是这念心,横说竖说始终是不离当念。
  
  (十三)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六祖大师提示大众,有些人教授打坐的方式是看心观静,教人身体不动、心念不起,从这里下功夫。很多愚迷众生不了解真正的禅定,执着这个观念,反而愈修愈颠倒。如此教导别人,便会产生极大的错误。所以不要执着看心观静,不要以为心念不起不动就能契悟无上菩提。
  
  看心,心在哪里?心没有形相,怎么看呢?看心就是觉照,就是注意自己的心念,看看自己这念心是生、是灭?是动、是静?是善念、是恶念?看心、观心、反照,这都是方便,注意让自己的心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这还是一种方便。因为一看就有能看、所看,心就成了相对。所以看心的目的是在注意自己、提醒自己不要打妄想,一打妄想立刻知道,赶紧刹车。如果于修习的过程中产生执着,就会出问题。例如,以前有一位居士修观音法门,认为“观音”就是要听自己身体内的声音,甚至一盲引众盲,另一位居士听了他的说法,也跟着这么听,久而久之就经常听到身体里面有声音,脑子里一直有声音跟着自己跑,睡也睡不着,走路、做事都成了障碍。后来师父告诉他,不要继续听那些声音,要坚住正念、任心自在,因为有能听、所听,都是执着,这念能听的心存在就好。 
  
  看心,看就是观,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注意,注意自己不要打妄想,妄想来了不理它,自己要能作主,觉性要存在,心只起善念、不起恶念,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这就是看心。有些人在打坐时感觉心很清净、很安定,就自以为入定了,希望一直把心念住在这个境界当中。这种想法是对于静境产生贪着,一旦听到外面有一点声音就会起烦恼,乃至于觉得别人都不用功、都在妨碍自己修道。这是执着静境的副作用,心已经执着静的境界,落入静尘当中。 
  
  社会上多数的人几乎从早到晚都在动的境界中,没有种种五光十色的刺激时,就觉得很空虚、无聊,这就是动得静不得。修行人如果知见偏差,对静境产生执着,则是静得动不得,当静境散了,烦恼还是存在,仍然是迷失本心。凡夫众生不是住在动的尘劳境界中找刺激,就是住在静境,动境、静境都是尘劳境界,执着动静二尘,心永远得不到解脱。 
  
  打坐时观心又观静,不起心动念,这样用功就能悟道吗?六祖大师破斥这与无上菩提心相违背,无上菩提心是绝对的心境,这念心了了分明,也就是无住生心。所以从无住生心、从了了分明来看,这个方法当然是不对,这只是修行的一种方便法。《六祖坛经》所讲的法门是直截了当,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之法。《楞严经》中“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所阐述的也是这个道理。 
  
  古人说:“要得真不动,动中亦不动。”真正的不动不起,不但是打坐的时候不动,顺境、逆境也不动,面对外面种种境界,心中没有任何取舍,这才是不动。不起,就是不起心,不起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不起杀、盗、淫之心。不动不起就是安住在不动、安住在定当中,但是若想要用这种方法契悟无上菩提,就会走远路。因为有法执,执着不动、执着不起、执着观静,这还有能观、所观。真正的不动,不但打坐时一念不生,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这念心都能自在,只起善念、不起恶念,看到好的不起贪念,遭人毁谤也不生烦恼,真正达到八风吹不动,这才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不二这念心就是一行三昧。不了解这些道理,要想达到一行三昧的境界是不容易的。观心看静尚有能观、所观,不动不起只是一个定境,这当中没有慧、没有觉照的功夫,如此用功无法契入无上道,不能达到一行三昧的境界。 
  
  “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在迷的众生、愚昧的人无法契悟这个道理,不知道如何达到一行三昧、如何契悟直心,却执着方便法门为实有,因此走了远路,乃至于执着一些光影境界,这就成了颠倒。现在从看心观静、不动不起这个方向去用功的人很多,也有人执着身体要打坐,而不知道心要安住于何处,这就如禅宗祖师所说的“磨砖不能成镜”,执着身体打坐却不在心地上用功,根本不可能契悟无上菩提。但是,如果因此认为修行不需要打坐,这也是错误。打坐是方便法,因为走路容易疲劳、心容易散乱,睡眠时觉性又容易沉下去、入到梦境中,所以藉打坐来契悟无上菩提心。佛经及祖师大德法语中不乏赞叹静坐之文,如:“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六祖坛经》也提示大众,契悟这念心需要助道因缘,而打坐就是方便入道的法门。 
  
  如何在这念心上用功?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没有妄想、没有昏沉,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直到清净心现前,一念相应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念清净心求也求不到、想也想不出来,化掉烦恼、破掉执着即是,就这么简单。同样都在修道,却有很多人不知道从这念心上去修,而是对所修的法产生执着,不但执着法,甚至误解法,所以六祖大师说“如此者众”。 
  
  “如是相教,故知大错。”将错误的方法传授他人,不但自己犯错,受教的人也被误导,错上加错,是为大错。现在我们明白了,修行应该怎么修?“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所谓“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这才是真正在打坐、真正在心地上用功。 
  
  修观行要依次第而修,“境为妙假观为空”,为了安住自心,必须先观想一个清净的境界,由于想出来的境界是假有,还须将假有的境界回归原点,所以要观空;但是观空以后,执着空、住在空当中也不对。“境观双忘便是中”,能观的这念心、所观的假有以及空都要忘掉,不要执着,到了虚空粉碎,最后只有觉照存在。“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有能照、所照,就有前、后、内、外等种种分别,现在达到一念不生、纯一直心,就是一行三昧,所以到最后还是归于中道实相。 
  
  憨山大师所说“以有入空,四大俱融”也是同样的道理,先由方便法门入手,从有而后入空,领悟地水火风四大相融。进一步还要不执空、不执有,所谓“以空入有,有则不朽。空有两忘,适同金刚”,始终不离当念,这一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处处作主,直至“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这就是一行三昧的境界。
  
  修行,一种是顿悟,一种是渐修。真正悟到这个道理,安住在这个道理上用功,这就是禅宗祖师所说的“保养圣胎”。如果是从教理上用功,就要修戒、修定、修慧,修种种方便法门。可视自己的根基,配合外在的环境因缘,选择渐修或顿悟法门。如果对于一念不生的境界有所契悟,打坐时就用一念不生的法门。如果做不到一念不生,打坐时还有瞌睡、妄想、无明、烦恼,心始终静不下来、定不下来,就必须修加行,修四正勤等方便法门,例如诵经、持咒、早晚课诵,使自己善念时时现前,所以渐修和顿悟二者不相妨碍。
  
  (十四)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
  
  这一段是讲顿悟法门,“我此法门”是指“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其中有渐修法门、有顿悟法门。渐修法门,是藉由诵经、背经、持咒、修六波罗蜜……从闻慧、思慧、修慧上用功。这里是讲顿悟法门,强调不思、无念。心达到无念的境界,没有男相、女相、在家相、出家相……没有任何形相。这念心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始终存在。这就是心之体。顿悟法门是佛法最上乘的法门,所谈的都是心性,是顿悟自心的法门,也就是禅宗所说的不二法门,又称为“教外别传”。
  
  阅读佛经或听闻佛法,都要先了解这部经是大乘或小乘?是渐修法门或是顿悟法门?否则就无法会通。例如:佛法有八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都提到“念”,但这里为什么却“立无念为宗”?因为这是大乘法门,直显无为法。由于一般人不容易契悟到无念、无相、无住的心体,心没有依靠,假使强调无念,就容易偏执一边,所以佛陀慈悲开“有念”的方便法——诵经、持咒、念佛、念法、念僧……,目的是让这念心先靠在善法上,到最后善法也不执着,就能达到“无念”。
  
  《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要达到无为法,先要确立体、宗、本三个方向,以什么为体?以什么为宗?以什么为本?“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从上以来”,指从过去到现在。从过去到现在,六祖大师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说法,第一就是“先立无念为宗”,这个法门是以无念为宗趣、宗旨,就是大众听法的这念心要达到无念境界。所谓“无念”,不但是无恶念,连善念也不起。起善念属于“假观善”,契悟缘起性空属于“真空善”,不执着假有,也不执着真空,归于心体是“中道实相善”。中道实相是最高的善法,所以,无念才是根本。无念,就是佛经所说“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可思、可议,皆属有念。
  
  禅宗法门是佛的心法,佛的心是无念境界。要契入佛的心要,第一步先要了解一切思维、推测,都属于有念;有念,就无法契入佛的境界。众生心猿意马,念念都在攀缘,这就是有念。如果不起心动念,就会迷迷糊糊,就会打瞌睡、觉得无聊,这并不是无念。无念也不是像木头、石头一样,不但不起心动念,而且觉性要存在,这念心无妄念、无杂念,了了分明。所以,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也就是所谓“起心即错,动念即乖”。
  
  顿悟自心的法门先要明白什么是无念,先要契入无念。有念是众生,无念即是如来。大众听法的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没有恶念、没有善念,看看当下这念心在哪里,这才是最重要的。
  
  (十五)
  
  这念心有“体”、有“用”。“体”就像水的源头,找到源头就“用”无穷尽。所以,悟到心体──心之本体、心之体性,是最重要的。心体,就是心的源头。 
  
  哲学的领域也讲到体、相、用,佛法也是藉由体、相、用来说明心性。心体是无相、是空性,虽然是无相、空性,但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作用。起恶念,是染污的作用;起善念,是清净的作用。当这念心完全不起作用,而且清楚、明白、不动、作主,就是心之体。 
  
  “体”是体性、本体,“体”是空性。世间上的一切境界、一切事物,无论是有情、无情,到最后都归于空性。虚空是空,所有物质世界的体性也是空性。心体也是空,空性是相同的。空性之体相同,但是作用不同。有“体”才有“用”,心的作用是无远弗届的,不受高山、海洋……种种有形物质的阻碍。例如,与亲友身处两地,当你朝思暮想地关心他的生活、健康、安危,思念到极点,对方就能感应到,这就是心之用。 
  
  禅宗法门讲“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是直趋宝所,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地告诉大众:“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是什么境界?无念的这个心,就是无相的心之体。 
  
  人有种种相貌、四肢五官、男相、女相、美相、丑相、高矮、胖瘦……这些都是相。心性是无相。要契悟心体,就必须离相;有任何执着,都无法契悟心体。小乘藉由修“析空观”悟到空性,大乘更进一步,空也不执着。不住于空,就契悟到菩提心体。要想见到空性、见到菩提心体,都要离相,所以说要破除我执;除了破除我执之外,还要破除法执,空也不执着,虚空粉碎,就能悟到心性之体,才能明心见性。 
  
  不论修小乘或大乘,都要破相。破相,不是烧掉身体,而是用智慧来返照、观照。思惟是有念,由有念归于无念、归于心体,就开悟了。悟有深有浅,有时是悟到心的作用,有时是悟到心之体,有时是悟到心的作用与心体同时存在,有时是悟到心作用以后又归还心体。 
  
  当初惠明上座对六祖大师说:“我不是为了求祖衣而来,我是为了求法。我在五祖座下学了很久,但始终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六祖大师说:“你想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现在听我说,不思善、不思恶的当下,就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这念清楚明白、了了分明的心,这就是自己,也就是每个人的本心本性,又称为菩提心、心性之体。惠明上座听到这个道理,当下就契悟到心体、见到佛心。无念、无相、无住的这念心,就是心体、就是佛心。 
  
  王阳明也悟到心体,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曰格物。”王阳明所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与六祖大师开示惠明上座“不思善、不思恶”的道理,是一样的。有很多人误解了“无善无恶心之体”的意义,认为这念心无善、无恶,岂不是天下大乱?事实上,“无善无恶”是告诉我们心性的本来面目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两边。善恶、是非、好坏……都是相对法,因此,要从“不思善、不思恶”这里去认识真实的自己。
  
  (十六)
  
  社会上有些人误解了禅宗顿悟法门,不了解无论是善念、恶念都是有念,有念就是生灭,有念就是众生。因为心里有众多的念头生灭,所以称之为“众生”。想坏的事是生灭,想好的事也是生灭;想坏的事是作恶梦,想好的事是作好梦。无论是恶梦、好梦,到头来终归于无、终归于空,都是生灭的。所以,禅宗顿悟自心的法门告诉我们要不作梦,佛就是不作梦的人。这念心能到达无念、无相,当下就能契入如来境界。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每个人的心都有作用,检讨自己的心是起好的念头,还是坏的念头?起好的念头是好的作用,是福报、功德;起坏的念头,这念心就是黑暗,将来就感地狱、畜生、饿鬼的果报。所以,一切都取决于自己这念心。不起贪心、瞋心、痴心、无明,就不会堕入三涂恶道。这念心起善念,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十善,乃至修种种善法,将来就是人间、天上的果报。更进一步,念佛、念法、念僧、修六波罗蜜,修一切善法而不执着一切善,到达无念、无相,就真正契入心体,当下就是解脱,当下就是净土。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心体与心的作用是每个人都有的。起善念、起恶念都是生灭,但是,一般人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却是懵懵懂懂、浑浑噩噩的境界,为什么呢?因为心没有觉照、不能作主。所以第三步很重要,“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曰格物”,这念心时时刻刻要起觉照,只起善念,不起恶念,也就是佛法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也是这个道理,良知良能时时刻刻现前,革除心中的物欲,改革自己的习气,也就是“心灵改革”。儒家认为“格物致知”,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是最高的境界;在佛法来讲,这只是修行、修道的过程。良知良能是一种觉照、觉察,更重要的是最后必须要归于心体。儒家只知道“无善无恶心之体”,却不知道这念心究竟在哪里。
  
  佛法有契悟心体的层次和方法,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如何返照才能契悟无念、无相、无住的心体?无念不妨碍有念,有知才知道有念,不知怎么会知道有念?所以,王阳明是从“知”字下手,最后悟到心体。知是“有念”,是心的作用。起好作用、除去坏作用,都是心之用。有念而不执着,当下就是无念,就归于“无善无恶”的心体。无念的这个心是清楚、明白、不动,这就是体。认识了心体,心就能不住在任何境界上。
  
  (十七)
  
  “无住为本”,一般人认为的“住”,是身体住在旅馆、山洞、高楼大厦或茅蓬……。这里所说的“无住”,是指心不执着任何一个境界。想到过去,心就住在过去的境界。想到过去的成功、过去一帆风顺,现在是一无所有,觉得很悲哀,这就是心住在过去和现在。想到未来,心就住在未来,希望未来做一番大事业、发大财,有大名声、大权势……想来想去,未来也只是一个希望,也是一场梦。或是想到现在一切都不顺利,哪里有未来?愈想愈伤心,愈想愈悲哀,这些都属于众生境界。
  
  不想过去、不想未来、不想现在,三际不住,离开了过去、现在、未来,就超越了时间。不住在时间,不住在空间,也就是不住在色声香味触的境界,任何善恶、是非、美丑、得失……一切境界都放下,就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时间、空间,就契悟了实相。
  
  佛法是绝对的智慧,开悟了,就能了解什么是“无念”,什么是“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现在虽然没有开悟,如果根据“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三个方向来考验自心、安住自心,也就等同开悟。因此,六祖大师接下来就解释“无相、无住、无念”的道理。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什么是“无相”?人有眼耳鼻舌身意,眼所见、耳所闻,衣食住行、行住坐卧,都没办法离开“相”。眼睛所见到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事事物物,都是相。一个境界就是一个相,是心与境相互作用的显现。要如何离开这些相?要“于相而离相”,在有相当中,将人与人之间的事、人与物之间的事处理好,处理好之后不执着,这就是“离相”。离相,并不是离开世间,而是不执着一切相。无念就离相,无念就是无相。
  
  与“离相”相对的就是“着相”。例如:认为自己从早忙到晚,日以继夜地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别人都不如我精进、不如我有道心、功德不如我大……有这种想法就是“着相”。要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藉由大众的善因、善缘,才能成就一切善法、功德;如果没有大众的发心,事情也无法圆满。《梵网经》云:“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很多事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所能成就的,功德成就了,要有“功德归三宝,好事给大众”的观念,这就是离相的方法。离相,就是不执着,并不是不要善法、功德。勤修善法而不执着善法,有了过失不推给他人,不居功、不诿过,大乘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从这里去体悟。
  
  (十八)
  
  不了解“于相离相”的道理,就容易起烦恼,容易看什么都不顺眼。祖师常说,不要逃境安心。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对现实,在假名、假相、假有当中“宴坐水月道场”,修一切善、断一切恶,然后,于一切法、一切境界都不执着,修一切善法又不执着善法,当下就离相了。
  
  悟到缘起性空的道理,也是离相的方法。一切法都是缘起、都是性空,功德也是缘起、也是性空。虽然是缘起性空,但是离开缘起法就没有佛法。因缘和合才能修建道场、才有讲堂,因缘和合才能打禅七,因缘和合才能出家,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切都是大众的功德。既然是因缘和合,就是缘起、性空;既然是缘起性空,还执着什么呢?这样思惟就能离相。
  
  不仅是外在的事物,自己的身体也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也是因缘和合,不要执着。执着四大假合为实有,就有我相、人相、众生相。真正明白四大是缘起、是性空,当下就离相了,不必等到死了以后才离相,不必等物质毁坏以后才离相。等到假合之相坏灭才离相,是属于众生境界;菩萨离相是“于相”当中“离相”,虽然有相,但是菩萨不认为“相”是烦恼、障碍。菩萨不执着于相,当下就离相。
  
  离相,就能见到“无念”的心体,就能认识心体。如果执着相,时时刻刻都在攀缘,就见不到心体。社会上很多人执着相貌的美丑,认为自己相貌不好,就去找外科医生整形、美容,产生很多副作用,花了很多钱却给自己增加烦恼;或是看到别人相貌好,想尽办法去追求、占有。但是,再美的相还是会衰老,所以佛法讲“无相”,教导众生不要执着相,实在有很深的道理。
  
  离相,也不是指远离不好的地方。例如,有些人认为台湾不好,就到大陆去;认为大陆也不好,就到加拿大去……跑遍了世界,没有一个地方好,因为始终离不开相。世间上的相都是假相,是众生的共业,称为五浊恶世。业没有消,不论走到任何地方,都离不开五浊恶世。只有从这念心离相,才能得到解脱。破除对假名、假相、假有的执着,并非离开假名、假相、假有,只是不执着,不执着就是离相。离了相,就能认识自己无念、无住的心性。所以,“无相者,于相而离相”,从早到晚,还是食衣住行、行一切善,只是不执着这一切,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就能契悟心体,悟到心体才是最高的境界。
  
  古人开悟之后说:“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过去没有离相,没有见到自己无念、无住、无为的心性,这念心始终有内外、美丑、取舍、得失……种种相对的境界,心随着外面的境界流转,是“人逐法”,心始终定不下来;现在开悟了,悟到无念、无住、无相、无为的这念心,超越了时间、空间,这念心归于实相了,对于心内、心外的境界,自己都能作主、都能掌控,是“法逐人”。所以,无念、无相、无住的心,是自己的根本,是自己的真生命,是法身慧命。
  
  (十九)
  
  “无念者,于念而无念。”在日常生活当中,一般人不可能不起心、不动念,在有念当中不执着就是“无念”。《四十二章经》云:“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念佛,不执着这句佛号,当下归于无念;诵经,不执着所诵的经,就能见到自己的无字真经,就能得解脱。所以,“无念”是究竟、是根本。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却说自己没有说一句佛法,因为最后都归于无念、无住、无相的心体。
  
  “无住者,人之本性。”儒家对于人之本性有各种解释──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性本善,由于受到外境的引诱,心就被染污了;荀子主张“性恶”,认为人的本性是恶,心里充满贪、瞋、痴。一般人所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依据荀子的“性恶”之说。人的本性是善、是恶,都讲得通。“人性本善”的主张是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善良的本性,有了过失,就要检讨、反省、改进,才不违背自己的本性;荀子讲“性恶”,是了解人心容易有恶念,因此,自己要去除恶念,改过迁善,最后归于善的境界。
  
  佛法更进一步,主张人的本性是“无住”,不住善、不住恶,过去、现在、未来都不住,这是心之体,是我们的真生命,这才是人的本性。这念心到达“无住”的境界,就是如来。《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就是指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成佛不难,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不需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这是指顿悟法门;修行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则是渐修。所以,讲经说法要看对方的根机,对方是渐修的根机,就讲渐修法门;如果对方的渐修功夫很高了,就告诉他无住、无念、无相的顿悟法门,使他更上一层楼,达到最高的善法──中道实相善。
  
  “无住者,人之本性”,就是指人人都有佛性,人人本具空性、觉性,佛法称之为“菩提妙明真心”。在因地当中依本心起修,最后契入心体。这念心达到不生不灭,不住过去、不住现在、不住未来,始终了了分明,时间、空间、秽土、净土……乃至十方世界,都在这念心当中。
  
  (二十)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渐修法门,从有念入门,用善念取代恶念,念佛、念法、念僧,诵经、持咒……念念都是善法。顿悟法门强调当下这念心具足定慧,定当中有慧,慧当中有定,定慧不二。如何契悟?藉由听闻道理,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最后契悟实相。实相,即戒、即定、即慧。因此,这里所说的定慧,并非渐修法门所说的“因戒得定,因定发慧”,而是契悟当下这念菩提心、清净心、无为心的顿悟法门。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从这一段就可以知道,何谓渐修、顿悟?何谓凡、圣?都是以当下这念心来区别。
  
  众生念念之中都是恶念,起贪瞋痴,造杀盗淫,将来的果报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修行学佛的人,绝对不会起这种恶念,所念的都是善法、都是佛法。“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一般众生念念之间都是财、色、名、食、睡……种种染污的境界;出家修行则是念念修建道场、度众生、成无上道,念念都是善法、都是清净的。同样是“念”,却有善、恶、染、净之别。善念就是人天果报,恶念就是三涂恶道,净念就是净土。“不思”就是不想;“前境”,指当前六根对六尘,色、声、香、味、触,善、恶、美、丑等种种境界。“不思前境”,不但不起恶念,善念也不起。譬如,看到佛像,便想礼拜、供养,这是净念,这就是由善念再提升到净念。净土宗讲“净念相继”,藉由念佛,让佛号念念相继,财、色、名、食、睡、善、恶……任何境界都不思量。此处更进一步,连净念都不想。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一般人认为宗教不外乎是劝人修善,这是从表面上来看。并且,每个宗教的善恶标准都有一些差别。凡夫众生容易起恶念、打妄想,生种种烦恼,自己作不了主,没有办法刹车,进、退、坐、立都不是,始终烦恼一大堆。心得不到解脱,就称为“系缚”。因此,佛开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让我们把心靠到善法上,称为“系念”,这些都是方便法门。
  
  六祖大师讲“无住”,无住心就是根本,这念心不住在任何境界上。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无论是世、出世间法,不管是念佛、念法,都是前念、今念、后念……始终没完没了,所以说“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系缚”就是生死,就是生灭。不管念什么,心始终得不到解脱,如同一匹马被绳子捆绑。因此,出家虽然离开恶法,拚命追求无上道,却又被无上道的观念、法门所系缚,又是一重执着,无法心开意解。所以《六祖坛经》讲得很清楚:“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修行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就没有办法契入无上菩提。
  
  这里直截了当告诉我们什么都不要念,不要经过当中的转折、方便;如果做不到,也不妨碍修方便法门。修方便法门,不执着方便,烦恼调伏以后,能所俱空,这念心又归于无念,就得解脱。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念,就是想念。想到过去、现在、未来,就住在过去、现在、未来。住,心安住在一个地方,这是一种方便。众生不知道无念即是佛,无念就是无住。这里告诉我们什么都不要住,不但恶念不住,善念也不住──住在恶念,将来一定堕入恶道;住在善念,将来生至人间、天上,仍是生灭的果报。不住于善、恶,如此用功,就能契悟到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就是无住,什么都不住,当下这念心如如不动。这念心本来就是不动,因此,不动亦不住;假使再住在一个不动,就不是真正不动的境界。住在任何地方,就有一个形象出现,就是烦恼、就是生死;假使不住任何境界,就没有意识的形象,什么人都找不到你,连阎王、小鬼都找不到你。所以,无住是根本。 
  
  (二十一)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乃是赞叹大众是诸善上人的意思,提醒大众在这里听法是不容易的。“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要达到无住的境界,就必须离一切相。怎么离?在这念心上来离,而不是逃避或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无论是台湾、美国、天堂,染、净,世间相、出世间相,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外在的一切都是相,逃也逃不了。如果离开台湾到美国,美国还是个相;离开世界到天堂,天堂还是一个相,还是没有离相。所谓“离相”,不是用身体去离,而是心要远离,心不生取舍分别。《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道外面所有一切境界都是虚妄的,不攀缘、不执着,看到和没看到一样,就是不理它、不管它。眼、耳、鼻、舌、身、意,超越外面的时间、空间,达到无住的境界,有这种智慧,就真正能离一切相。
  
  “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这念心离相,则“法体清净”,就能达到心清净而无染着。假使不知道离相的道理,就容易见境生心,起心动念就是有相。例如:师父告诉大众要远离外面的尘境,到禅堂打坐得到清净的境界,连这种清净的境界也不能执着,因为清净的境界属于一种静相,离开了动产生静的境界,静的境界也不能执着;连静的境界都不能执着,其他不是静的境界,更不能执着,所以《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外离一切相”,世间的一切森罗万象,都是相。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有为法、无为法。只要有相,都是法,包括法性、法相。何谓“离”?心不取着、心不染着,即是离,并不是离开世间。如果真正做到六根不攀缘,当下这念心就是“法体清净”,当下这念心就是清净法身之体性。体性是绝对的、本具的清净,所以,心是“以无相为体”。
  
  有些人听到无念、无相的道理,就以为可以什么都不必做,光是坐在这里就可以了。但是,坐在这里不知道用功,打妄想、打瞌睡、起无明、生烦恼,一样没有办法达到无相的境界,所以就必须修一切善、断一切恶,静中养成、动中磨炼,时时刻刻以方便法门来对治。穿衣吃饭、行住坐卧、待人接物、早晚课诵、建道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些都是有相,做了这些事情而不执着就是无相,从有为法归于无为法,从有相归于无相。所以“佛法不离世间法”,不执着世间法,当下就是无相。这念心时时刻刻都安住在当下无念、无住、无为、无相的境界,即是以“无相为体”。
  
  一切有相的境界都会毁坏,我们身体的四肢五官,乃至外在一切地、水、火、风,都属于有相;假使执着有相为实有,当这些东西毁坏后,人要安住在哪里?佛陀很慈悲,告诉我们一个永垂不朽的空间和世界,让我们得以安身立命,这个世界就是无相。
  
  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想任何境界,只有当下清楚明白的心。这念心本来就是清楚明白,所以不执着清楚明白,这念心就是体。王阳明也悟到“无善无恶心之体”的道理,因为善和恶都是相,想到好的境界是相,讨厌坏的境界还是相,干脆什么都不要想。因此,“无善无恶”,善恶都是虚妄的。不想善与恶的境界,当下这念心不动,这念心就是体,就是清净法身佛,就是自己的真生命,在这里安住、保任,就是修道位,明白这个道理才算是悟道。 
  
  (二十二)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恐怕大众昏沉、打瞌睡,再一次提醒大众注意。无念只是不攀缘,不攀善缘、恶缘,但并不是指这念心像枯木死灰,像石头、木头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假使像这样修无念,连一个念头都没有了,称为无想定。无想定修成功,生到无想天,五百大劫的寿命过了以后,又将随业流转。古德云:“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有些人以为百思不想,就可以成为无心道人。但是,百思不想时,这念心在哪里?所以,这念心还要能够作主,这是最重要的。“完全空掉这念心”,或是认为“百物不思”即是道,都是隔靴搔痒,不是真正的道。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看到一切境界,只要心不染着就好。譬如:看到杯子,知道是个杯子,好的不贪,坏的也不起烦恼,这念灵知灵觉始终存在,这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善、恶、世间、出世间,一切境界都不染,也就是禅宗所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的道理。“魔”代表的是恐怖的、不好的境界;“佛”代表的是欢喜的、好的境界。这两种境界现前时,这念心都不染着。看到好的起贪心,心生欢喜,即是染;看到恐怖的境界,心生烦恼,这也是染。如果看到好的,知道是好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照它一下,照了以后无能照、无所照;看到坏的也是一样,心无染着。“染”,就是挂碍,就是攀缘。心无染,对于任何境界都不生挂碍、都不攀缘,这念心要清楚明白、要作主,这就是正念,就是灵觉、正觉。进一步,达到更细微的境界,就是灵明妙觉,还是指不染着的这念心。很多人修行讲空,以为什么都不要了,这是错误的观念,并没有悟到自性菩提。
  
  “心不染,曰无念”,无念就是无杂念、无妄念、无染念。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动、处处作主、正念常存,就是无念。无念就是如来,无念无不念,一切念头都在无念当中。
  
  “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自念”就是于自己本心本性上,没有攀缘心、颠倒心。“常离诸境”,顺境、逆境、染境、净境、善境、恶境都要离,时时刻刻离开诸境。离,不是离开这个世界,只是心中无染着,看到外面的境界,不生取舍、憎爱,这就是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所以,禅修、打坐就是要练这念心。打坐的时候,万缘放下,看到好的不欢喜、看到坏的不讨厌,这念心始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得住、站得长,如此就是“不于境上生心”。明白这个道理,处处都是佛法。
  
  “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所以,不是坐在这里迷迷糊糊,什么都不管、不想,必须要能作主。一切都不想、不管,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不想、不管的这念心还要清楚、明白、作主,这就是净念、正念。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灭掉所有的念头,这念心就好像死了一样。“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由于无念、无想、无住只是一种定境而已,定力一散掉,马上就随业流转,就是“别处受生”。“学道者思之”,时时刻刻都要三思、要谨慎,不可错用这念心。时时刻刻要有这种观念,要有正知正见,这念心要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要做就做、要睡就睡、要走就走,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起了善念也不执着善念,就是“念无念念”。净土宗修念佛,念佛之后要念而无念,达到无念的境界;无念而念,因此亦不妨碍有念,始终这念心要得自在。
  
  “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假使不知道无上菩提的道理,不了解祖师意,自己错了,可以自己负责,但是,如果又将这些不正确的知见传给别人,乃至于劝别人和你一样,这样子不但是自迷,不能见道,还引导他人也堕入恶道,一盲引众盲,毁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有念就是众生、就是生灭;无念不是灭绝,无念是无杂念、无妄念,了了分明,不攀缘、不颠倒,而且要有正知正见。这样子就是以“无念为宗”。 
  
  (二十三)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六祖大师恐怕大众对于无念还是不了解,所以进一步解释,有些人光是口说见性,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见性。许多研究佛法的人,也知道“见性成佛”、“直心是道场”、“人人都有佛性”这些道理,但是,说是说,在迷的众生“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看到外面的境界,有取舍、生是非,说好、说坏,受外面的境界所干扰。见境生心,产生执着、烦恼,乃至于起邪知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不但是邪见,一切六根对六尘的妄想,都从能见之心与所见之境产生,因为“自性本无一法可得”,本心本性什么都没有,本来没有一法可得,如六祖大师悟道时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悟到这念心安不上任何一法,本来无一物,什么都没有。
  
  “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假使说自己看见、听到什么东西,妄说别人的吉凶祸福,“即是尘劳邪见”。现在社会上也有一些人,会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表现自己道行的高深、智慧的高明,仿佛自己有天眼通,看得到别人的吉凶祸福,这种人自己没有得到正知正见,没有得到正法眼藏,所产生出来的见解都是邪而不正,使他人产生妄想、尘劳、怀疑。别人一听到未来是吉,心里就很高兴;假使未来将有大祸临头,则心生忧愁、烦恼、恐怖、妄想。所以,妄说他人祸福的人,就是邪知邪见的人。
  
  “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所以,为了避免产生邪见,藉由说他人的吉凶祸福来夸大、膨胀自己,就要时时刻刻安住在无念上,才是真正的解脱、真正的正念,真正的出世法门、无上法门。打坐也是如此,时时刻刻安住在正念、无念上,就是这个法门的宗趣、宗旨。
  
  “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进一步分析、说明“无”和“念”二字。无念,就是没有能、所之心;有能有所、有执着就是二相。“无者,无二相”,所谓“法无二相”,法就是指心法,是无上菩提法,这无上菩提法是绝对的,没有男、女、美、丑,世间、出世等二相。“无诸尘劳之心”,这念心远离尘劳妄想──无攀缘、无颠倒、无杂念、无妄想。
  
  所谓“尘劳”,“尘”就是外在色、声、香、味、触、法等尘境;“劳”就是劳顿、疲惫、劳苦,因尘而发劳。由于六根对六尘,心生攀缘、取舍,慢慢地六根产生执着,就会疲惫。我们可以试试看,眼根看外面的境界,不管看什么,一直不断地看,渐渐地眼睛就会产生疲劳,这就是所谓的“尘劳”;耳根也是一样,听任何声音,听久了以后也会发劳。因为外境是尘,六尘刺激六根,六根慢慢变得不清净,就成了慢性中毒。《老子》亦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五色会让眼睛瞎掉,五音会让耳朵聋掉……这是尘劳的关系。有尘劳之心,就是有二相;没有尘劳之心,就没有二相。自己检讨看看,这念心有没有二相?有能观之心、所观之境,就是二相,能所相对,心就成了对立,一定会疲惫不堪。所以,六根要想得解脱,就必须无住、无念。
  
  “念者,念真如本性”,念念分明,真如就是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就是觉性、佛性、空性。真如就是真空,觉性就是妙有。真空当中又能生妙有,妙有不离开觉性,觉性又是真空,称之为真空妙有,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心要清楚明白,安住在觉性、空性上,安住在真空妙有上。
  
  “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心有体、相、用三大。这念觉性、真如之体,随着六根接触外面的色、声、香、味、触而产生作用。这里只讲到体和用。一念不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体,如同水的源头;这念心还有作用,无念不妨碍有念。所谓“如来者,无所从来”就是体;“如来者,乘如实道而来”就是用。悟有深、浅,不但要悟到体,还必须悟到用。听经闻法、修善断恶、弘扬佛法……这些就是心的作用。这些作用是从真空、本性当中产生出来的,假使没有真空、没有本心本性,也没有这些作用。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这念心在眼睛称为见,在耳朵称为闻……在眼、耳、鼻、舌、身、意上产生作用,从真如、本心本性当中起念。假使这念心性没有了,眼、耳、鼻、舌、身就只是物质,像植物人一样不起作用。因为有真如自性,有真空、有觉性,才会起念,不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能够起念,所以“非眼、耳、鼻、舌能念”。那么,这个要动就动、要静就静的是谁?就是能作主的这念心,这就是真如、就是觉性。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真如若无”,假使真空、真如、觉性、神识乃至于第七识、第八识、所有意识,全部都离开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就随之而坏。人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众生迷失本心,只知道色身,而不知道心性。波罗提尊者曾对异见王讲善明心性的道理,异见王问:“这念心在哪里?”波罗提尊者回答:“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明白这念心,自己能够作主,就称之为佛性,否则即称为精魂,随业流转。 
  
  (二十四)
  
  儒家也有这种说法,《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即真如之体;“谓之中”,所以中道实相就是真如。“发而皆中节”,起心动念即真如之用。明白了心有体、有用,就是真正的菩萨行,就是如来住世。
  
  喜怒哀乐,属于众生境界。尚未起心动念的时候,当下这念心在哪里?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没有妄想、昏沉,这就是真如之体。如果喜怒哀乐未发,却在这里打瞌睡、无聊,这也不是真如之体。所以,不但不起心、不动念,这念心还要清楚明白、还能作主,这才是真如之体。
  
  “发而皆中节”,这念心可以喜,也可以怒,起心动念都“中节”。什么叫作“中节”?例如,有人来侵犯道场,就要学金刚力士、学韦驮菩萨,降伏魔道、护持正法,这就是心的作用,喜怒恰到好处,这就是中节。现在正是修建道场的时节因缘,就必须要起心动念,具足一切善缘,劝大家共同来发心,早日完工,利乐有情,这样就是中节。禅七时,告诉大众:“通身放下,一念不生,不但恶念不起,连善念也不起,了了分明、处处作主,这就是体。”体,就是安身立命的地方,是无穷尽的,称之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清净法身佛。有体,就有用;有了用,不着用相。用了以后要归还于体,否则就成了生灭,成了众生境界。
  
  《庄子》也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此即真如之体。可见,不但是佛法讲体,儒家也讲体,佛法则讲得更清楚、更明白。“至人”就是圣者,学问、慈悲心、定力、智慧,以及其对心性的契悟,都达到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止于至善”。“用心若镜”,圣人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没有任何尘垢,时时刻刻都是光光明明、照天照地。心的体性也是如此,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就如同镜子一样。
  
  “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此即真如之用。“应”,六根应对万事万物,无论是待人接物、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乃至于看到世界上的善善恶恶、灯红酒绿种种境界,都“应而不藏”,心中不留一点痕迹,不躲躲藏藏。众生好的也藏,坏的也藏。“应而不藏”,随缘应物,如禅宗祖师所说“如明镜当台”,这念心犹如明镜一样光明,一照到万事万物,汉来汉现,胡来胡现,全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日常生活中要明察秋毫,善法、恶法,乃至世间法、出世法,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最后到达“不藏”的境界,不留一点痕迹,如“雁过寒潭不留影”。雁子从空中飞过,经过水潭时,能够清楚地看到潭中的倒影,等到雁飞过以后,看不到潭中有任何影子,指境界过去之后,不在心中留下丝毫痕迹,也就是禅宗祖师所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道理,这就是体。
  
  “不将不迎”,不预设立场,既不排斥、也不欢迎,和《中庸》所说“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道理相同。“应而不藏”,日理万机,心中始终不留一点痕迹。明白这个道理,就是真正的菩萨行。《易经》中的〈系辞〉篇提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此为真如之体;“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真如之用。这段话告诉我们不要执着,真正达到无思、无虑、无为的境界,这念心寂然不动,一念不生,就是心之体。明白这念心有体、有用,还有深浅之别,佛法必须去实践,实践了体和用,这一生就能超凡入圣。 
  
  (二十五)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六祖大师恐怕大众还不明白,于是以大乘经典来作结论。刚才谈无念、无住,恐怕大众又执着无念。执着无念,则无念又成为一重障碍,所以说“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这就是禅七时师父经常提示大众的“任心自在,坚住正念”。道究竟在哪里?道无所不在,周遍一切处,道就是空……这些仍旧只是形容词而已,真正的道不离见闻觉知。
  
  “六根虽有见闻觉知”,每个人都有见闻觉知;假使没有见闻觉知,这个人就成了木头,成为麻木不仁的人。如何在见闻觉知上用功?“不染万境”即是。这念心始终不染万境,外面所有善恶、是非、美丑,一切境界都不染着,如经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凡夫心不起染污,就是佛心;染污了就不是。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功夫,就是时时刻刻使六根不染污、不落境界。
  
  禅宗祖师将六根比喻为牛,必须使这头牛不落入草莽。色、声、香、味、触等境界,就是草。一旦落入境界,就是“落草”,就得轮回六道,这头牛就得受宰割,这就是生死的根本。
  
  道不离见闻觉知,也不是见闻觉知。所以,修行就是在见闻觉知上来契悟。《华严经》云:“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就是指这念心无染着,而且连空也不着,禅宗所讲的就是这个最高的境界。许多人以为佛法就是空,并不是完全不对,只对了一部份;空也不执着,才是如来的境界。见闻觉知是空还是有?说空、说有都可以,空有一如,空有无碍,空有不二。见闻觉知就是觉性,亦即《楞严经》所说:“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所以,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知”和“智慧”。知就是觉性,就是绝对的智慧心,这念绝对的智慧心始终都要存在。
  
  人人都有见闻觉知,可是众生的见闻觉知会造恶业,所以众生的见闻觉知不清净。见闻觉知产生分别、取舍,就成了相对的境界。所以,必须契悟到没有取舍的这念心。进一步,要时时刻刻检讨见闻觉知,保持清净而不染污、不落草、能作主,如此就是不染万境,真如本性常得自在、解脱、无碍。
  
  明白了“不染万境”的道理,眼睛要看就看、不看就不看,看了以后不作看想。众生做不到,看了以后念念不舍,只找好的看,看到好的便想占有,看到坏的心生厌恶。同样是一个“见”,却有迷、悟之别,作用完全不一样。觉悟了,见闻觉知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白、愈来愈细,真正达到最高境界──六根归一,明察秋毫,就是菩萨境界。众生见是见、闻是闻、觉是觉、知是知,六根各不相干,所以是“背觉合尘”;觉悟的人时时刻刻见闻觉知都能清楚明白、都能返照自心,是“背尘合觉”,也就是不染万境,心常得自在。 
  
  (二十六)
  
  何谓“自在”?遇到任何境界,始终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可以测验自己,假使外面一有声音,会不会转头去看一眼、听一下?外面闹哄哄的,是否能够静得下来?众生不得自在,看到好的东西,就要去贪。例如,喜欢喝酒的人,不让他喝酒,喉咙就会发痒,想办法要弄到酒喝,所以不得自在;看到别人花天酒地,自己也要去花天酒地。受外境所引诱,就得不到自在。修行人时时刻刻心不染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要动就动、要静就静。看到善事,一定去做;坏事,绝对不做。做了善事以后,心无染着,即得自在,这是达到自在的第一步。
  
  第二步,六根归一,六根互用,六根得自在。进一步再用功,成就如来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千百亿化身随缘应化,生死自在,所以自在也有深、浅。要达到最终的自在,必须先从眼、耳、鼻、舌、身、意下手,六根不染万境,净化见闻觉知。假使做不到,就不可能六根归一、六根互用,乃至得到三身的果报。没有前前,就没有后后。没有前面的因,绝对没有后面的果,求也求不到。
  
  “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经,指《维摩诘经》,亦称《净名经》。“于第一义而不动”,第一义就是菩提涅盘,这念心始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就是定慧,就是无念、无住、无相。这是说明归于本心本性,使真性自在无碍的道理。所谓“不动”,古德云:“要得真不动,动中亦不动。”不但打坐时不动,走路也能保持不动心。因此,不动的功夫也有深浅的差别,先藉由打坐养成不动的心,进一步,在动当中保持不动。六根在行住坐卧当中不攀缘,看到好的、坏的境界,知道好坏,好的不贪、坏的不嫌,这也是不动。
  
  修四禅八定,达到空无边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最高境界,一样只是定,而没有智慧、觉性。等到八万大劫过后,定散掉了,又随业流转。因为修四禅八定的人,只知道“静中不动”,而不知道“动中亦不动”,也不知道“能善分别诸法相”。
  
  “能善分别诸法相”,就是以智慧检讨、反省自己心中有没有贪心、瞋心、痴心。若有,马上照破,照破以后,无能照、无所照,又归于寂然不动。这一段告诉我们,从无相、无住、无念下手,最后就能真正契悟菩提妙明真心。 
  
  (二十七)
  
  过去,有一位名叫暹道者的修行人,修行三十多年。有一天,忽然悟到这念菩提妙明真心,悟到道是本具的,说了四句话:“三十余年四海间,亲师择友未曾闲,今朝得到无心地,却被无心趁出山。”“三十余年四海间”,修行三十多年,为了求道,东西南北到处跑。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跑,而是“亲师择友未曾闲”,为了访明师、择益友,花了三十多年四处奔波,从来没有闲过。“今朝得到无心地”,忽然间悟到无心才是最重要的。一般人认为无心就是什么都不想,这只是对了一部分;倘若悟到无心法、无生法,却又执着无心也不对。古德云:“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六祖大师亦云:“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不着有、不着无的这念心,才是现成的。
  
  “今朝得到无心地,却被无心趁出山”,证到无心,也不要执着,明白本来就是无心,只要无杂念、无妄念,当下这念心就是,这念心什么也比不上。无心不碍有心用,有心用时亦无心。契悟无心,也不妨碍心的作用,并不是完全不起心、不动念,像石头一样。
  
  《续指月录》有一则公案,无念深有禅师也悟到无念的道理。他说:“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倚,始悔从前错用功。”“四十余年不住功”,四十多年来不断地用功。“穷来穷去转无踪”,一直参“念佛的人是谁”。“而今穷到无依倚”,最后才明白能转的这念心无需依靠,不需要依靠任何东西──不依东西南北、明暗、动静、过去、现在、未来……魔也好,佛也好,一切都不依。不依,就是无住。始终这样专注地用功,四十多年之后才悟道,悟到什么呢?“始悔从前错用功”,过去始终是东寻西找,而不知道能找的这念心,当下即是。
  
  以前有一位尼师,穿一双芒鞋在外行脚几十年,也是悟到无心的道理。他说:“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一生修行走了几十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一切都是现成的。吕洞宾见到黄龙祖师后,也悟到过去错用心:“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所以,无论是正法也好、外道也好、修仙也好,最后还是要悟到无念、无住、无想的本心才是道。
  
  本章所讲的定慧,不是先定而后慧、先慧而后定,不是有次第的定慧,而是定慧一如,这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渐修,是渐次修行,最后才悟道;顿悟,则是悟到一切现成,明白道本自具足,就在见闻觉知。从过去到现在,众生的见闻觉知始终在妄想当中,所以不妨碍渐修,修了种种法门之后归还于无修,就是圆融,就是顿渐一如,否则就会执一非他。明白这个道理了,时时刻刻不离当念,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最后“修而无修,念而无念”,善、恶两亡,善也不可得、恶也不可得。善恶皆不可得,这念心究竟在哪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的心就是。悟到这个道理,修行就能四两拨千斤,就能得自在,否则就是执一非他。
  

  这一章对于修行人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今生绝对不会走错路,更不会走远路。


(文章转自中国佛教网佛经原文之般若文海)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惟觉长老开示:六祖坛经定慧品四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