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佛缘人生
佛学心语
龙泉学堂 | 苦乐人生 第88天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5-20 14:31 点击 605 次


第12讲  怎样发心修行-5




    但是如果我们是下品根器的人,如果要去修上士道,那么我们上品的这种意乐不容易发起来。但是呢?我们又不容易照下品的法类去实践,那麻烦就比较大,所以在道次第里头引导我们上士发心,但是真正实践起来是共下士开始。那么我们如果不是这样子去认识、去用功,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一种状况呢?我们虽然说大乘发心,我们不行大乘之道,就是我们发的心跟我们所做的事情、行为,不配套,不配套的话,也就是我们的这些行为、修行,不能来支撑我们的发心,由此引发出来的就是,对于修行成佛、发心成佛,不能联系起来。


    什么叫做发心?什么叫做修行?两个不能衔接起来,那什么叫作发心?我们要很正确、很完整、很系统地来认识它的内涵,它就能够开出三藏十二部。那么所有的修行,它也就是从我们的现前开始,然后去实践。去实践,根据什么去实践?经教,根据我们自己对教理的认可,也就是我们发心的本身,已经里头有很多生死内涵的了解、把握,至少呢,自己在理论上,对发心的要义比较清楚。


    那么我们如果不了解发心的内涵,但是我们也说,我们要发菩提心,要成就佛果,当然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也是能够作为圆满佛果的因和资粮,这是肯定的。但是原因在哪里呢?问题在哪里呢?就是我们在理论上面没有搞清楚,你就没有办法去励力,励力而行,就是你没有办法去用力,用不上劲,使不上力,就是自己在哪一点方面去用力,去着力,立足点,下手处在哪里?不清楚。不清楚的话,那么我们的愿望,我们的最初的发心,以及跟现在的发心,和我们平常当中的,日常的生活当中的具体行为,以及具体行为所要达到的一个效果或目的,所有的这些是脱节的。


    可能我们第一天接触佛法,第一次听到佛法,我们真正是就发心要成佛,但是在第一次以后,第一天以后,两年、三年、四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那么你那种发心成佛的心,可能还不如第一次听到佛法的时候那种发心,这就意味着自己的这种发心的程度在退温了,在退失了,甚至没有了。因为你在退失,在减弱,自然而然我们没有那种力量去行持,没有那种力量去实践,去修行了。


    所以我们用功、修心,学习道次第,究竟我们怎么来认识?怎么来实践?怎么来学?怎么来修?通常我们要生起共下士道的这个量,都不是很短时间内能够达到。我们在共下士道的这些法类的量都生不起来,甚至一个量都生不起来,那么我们上士道的量,怎么能够生得起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其次呢?如果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用一生的时间,也有可能下士道的量都生不起来,那我们还学不学佛法?是不是?就是说,不要说成佛了,那我们在现世能不能生起下士道的量?如果生不起下士道的量,那怎么办?算不算学修有成就?我们要不要发心呢?





(文章转自龙泉学堂 2018-05-03)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龙泉学堂 | 苦乐人生 第88天

打印 | 关闭